宋徽宗对绘画题款诗性叙事的影响 历史地看,宋代绘画题款集中发生在宋徽宗身上的确是个特例,他首次把诗性文字大段地题在画心上,并开启了在画面上题诗的局面。如其在《芙蓉锦鸡图》中,将诗句“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鹭”题…[全文]
多看多问做足功课 就每一位书画家的艺术成长历程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学习期、成熟期、巅峰期和衰退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点。从艺术品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书画作伪的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既有作伪者自书自画冒充而成的;又有作伪者以旧作改头换…[全文]
石涛对于墨法的运用是其作品的亮点,打开石涛的作品首先是满幅的水墨气氛给观者带来一种清新的感觉,显然石涛在墨法上一定有他过人之处。石涛在其一生中大多生活在气候湿润的南方,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吸水性强的生宣纸在南方空气湿润的条件下也自然保存了一定…[全文]
大二那年认识了任老师,当时是学报编辑,还真把自己当回事的去采访一批在南艺叫得出来的艺术家。第一次见到任老师笔下的高山流水、枫林小溪、飞鸟惊鸿、高士隐者,顿时觉得清风吹在了脸上 ,乐在了心里。 任老师当时还住在宿舍,斗室之间概括起来就…[全文]
随着国内书画拍卖行情的快速升温,特别是古书画作品跨入 “亿元时代”,各种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的书画造假伎俩也相继出现。尤其是近一两年,一种以 “高仿真书画印刷品充真”的造假手法在市场中屡见不鲜,许多印刷品已纷纷涌进大拍,以 “书画印刷品充真”…[全文]
《唐风图》现存有三本,分别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以辽宁少博物馆收藏的南宋马和之版最为出色。《唐风图》取材于《诗经》毛氏传本,12幅图画分别描绘了《诗经·唐风》中《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全文]
古代文人最常用的毛笔一直居于文房四宝之首,如今逐渐成为人们收藏和鉴赏的古玩。 今人鉴笔以收藏为主,赏毫更赏管。笔毫堪以圆润为美,而古时毛笔之制重在毫,而毫则易毁,如今多为笔管遗留,所以,时下毛笔收藏和鉴赏的重点,还是那些装饰意味浓厚…[全文]
据嘉德拍卖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嘉德秋拍成交额达23.97亿元,较12年上涨37%左右。而2014年秋拍,仅第一阶段成交额就高达16.75亿元,秋拍全阶段成交额突破25亿元。数据表明,我国书画市场还在持续发酵。 中国汉字书法…[全文]
虽说“纸寿千年,绢保八百”,但书画藏品如果保存不善,只怕数十年的风霜都难以经受。以下五问,是书画藏品保存方面常有的困惑。 裱还是不裱 书画收藏的目的之一便是欣赏,而书画裱后才有更好的欣赏效果。但如果收藏者所存书画的量很大,一…[全文]
一、什么是书法的古意? 1、所谓“古意”指的是作品所包含的、统一在作者创作当时特有节奏(也就是我以前所说的“志”—“诗言志”的“志”。参见拙论怀素自叙帖)基础上的“生命节奏量”、“个人信息量”(也就是所谓的“气量”)的多少。换句话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