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中印刷品的鉴别
2015-01-07 17:23:54 来源:中国爱艺网 已浏览次
书画印刷品,历史不算悠久,从珂罗版印刷到如今的数码时代,不过100年的时间,但却颠覆了传统的鉴定方法。在艺术市场上,书画印刷品成了最让人头痛的一类赝品。珂罗版印刷,算是书画印刷的雏形,尚谈不上仿真的程度,它适合印刷书画类书籍,但相比过去仅有文字的著录,有图的珂罗版,是印刷史上一次革命性的飞跃。
1940年以后,朵云轩、荣宝斋的“木版水印”,已经有了几分乱真的功能,一些经典的木版水印作品,如荣宝斋复制的《韩熙载夜宴图》,与真迹非常接近。但这种复制,费时费力,而且勾描、刻板都需要手艺极为精湛的师傅才能完成,这样的复制品,数量有限,价格也不菲,而且当时复制的一些经典作品大都被文博机构收藏,并且都加了复制的标识,流到市场以假乱真的机会非常小。而一些普通的木版水印作品,仿真的程度要大打折扣。
日本二玄社的书画复制,真正开启了高科技书画印刷的先河。与木版水印单纯的手工操作不同,二玄社的印刷,利用了高清晰的原大拍摄,电脑分色、制版等技术手段,可以批量生产,而且这也使复制技术的日益精进变得可能,因为科技总是在不断发展,而精湛的手工技艺却渐次式微。
这些年,随着数码技术的出现,在拍摄环节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激光制版、电脑分色的技术也更加先进,同时,印刷的新技术不断出现,尤其是印刷油墨的改进,使复制作品更加接近原作,以致让许多人觉得真假难辨。
其实,印刷品无论如何也难以达到与手工书写、画画完全一样的效果,各种印刷方式各有长短,如果能够熟悉其中的门路,也许对于书画印刷品就不会那样“谈虎色变”了。
木版水印最大的优势是印刷所用的材质可以与原作基本一样。首先,不论纸、绢,都不需要任何处理,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仿制对象来灵活选择,其次,墨与色也可以与仿制的对象完全一样。这在仿制当世书画家作品时尤其有优势,我们现在看1950年以来印刷的齐白石、徐悲鸿等人的作品,纸、色、墨与原作完全一样,有些仿制品装裱精良,经过半个世纪的时间冲刷,略显古色古香,这样的作品从材质到外观都很容易迷惑人。
木版水印永远难以解决的难题是墨气较死。普通的水印作品墨色非常单一,浓淡的层次很难体现,枯笔的那些飞白表现得很不自然。另外,线条边缘整齐的刻痕与手工书写时水墨自然渗透晕散的效果也很不一样。即使是类似《韩熙载夜宴图》这样精致的复制品,墨气也不够鲜活自然,只要近距离观看,就会发现这一问题。此外,木版水印适合印刷小尺幅作品,或者可以拼接的长卷,至于高头大轴就难以应对。
二玄社复制书画,由于采用了特制的相机拍摄,基本上就不受尺幅大小的影响,一些大幅作品也印得非常精彩。因为是原大拍摄,能十分清晰还原原作的笔墨神韵,一些细微处如线条的牵丝、两笔搭接处形成的深浅不同的墨痕,都很逼真。但二玄社的复制品只宜远观而不能近玩,由于印刷的纸绢都需要特殊处理,经过处理的纸绢变得特别柔软,已经失去纸绢的本来特质,用手触摸,很容易感觉得到。另外,印刷品特有的“网点”也无法消除,细看一些线条,就会发现一些微小的颗粒,枯笔处看得特别明显。
在数码技术出现之前,二玄社的书画复制代表了书画印刷的最高水准。进入新世纪后,用数字扫描代替了相机的拍摄,制版、分色的技术也更加先进,微喷工艺的出现,使书画印刷中难以消除的“网点”变得若有若无,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现出原形。于是有人惊呼,认为书画复制已经与原作真假难辨。其实未必。甄别手工绘品与印刷品应该从细部着眼:首先看墨附在纸上的效果,印刷品墨痕都较虚浮,墨色单一有异样;而手工绘本的墨痕有堆积感,线条边缘可以看到笔墨入纸的渗透效果,即便一笔之内也有因书写节奏不同而呈现的墨色变化,笔画搭界的地方重叠的痕迹很明显,皴擦之处可以看到纸面起毛的状态。另外,纸张、墨色的老化程度,印泥的色泽,装裱的样式,墨色透背的程度等等都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印刷品与手工绘本的区别。有一种复制,一半印刷一半手绘,是造假中最高明的手段,常常能逃过仪器的检测,但仔细辨认还是看得出的。
总之,印刷与手绘,要想完全一样那是不太可能的。一些细小的差别要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才能发现,因此,书画作品一定要上手查看,有时触觉甚至嗅觉都能帮助我们作正确的判断。对于那些昏暗灯光下镜框里的作品要格外小心,一层玻璃往往就挡住了鉴赏家几十年炼就的眼光。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