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心意——任大庆文人画意象研究
2015-01-08 16:57:49 来源:中国爱艺网 已浏览次
大二那年认识了任老师,当时是学报编辑,还真把自己当回事的去采访一批在南艺叫得出来的艺术家。第一次见到任老师笔下的高山流水、枫林小溪、飞鸟惊鸿、高士隐者,顿时觉得清风吹在了脸上 ,乐在了心里。
任老师当时还住在宿舍,斗室之间概括起来就两样东西——书和画。我暗自想,画家的生活真单调啊。坐下了一聊我才知道,眼前的任老师不仅仅会踢球、武术还会弹吉他,真是多才多艺,但是为了艺术,他把这些都一一舍弃了,专注于山水之中,这就仿佛是及其绚丽之后归与平淡,及其繁复后归于简单,造就这样的大开大合不仅需要千万钧的气魄,更需要自己艺术道路无比的果敢。
时间都去哪了?万千力量化作绕指柔,在任老师的画中我发现了他这么多年来寻寻觅觅的脚步——从古意的文人画中师法天地章人伦,在充满散澹、灵性,却不失稳重的画卷中我发现了一轮轮明月皎皎,我发现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扁舟,我发现了那隐士目光透彻的可以穿越历史的尘埃去浩淼的宇宙中寻找过去和未来的答案……看任老师画时间久了,我渐渐的从好似满园春色如许中抽离出了几个我很难忘的意向,在这列出与方家们探讨。
月亮,在《翠岭秋月隐古贤》一图中,贤者不见踪迹,却留下了扁舟草屋,只有明月一轮挂在天上,让人不禁忆起“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诗句,任老师笔下的月亮却和往常的月亮不一样,中国古代的月亮往往冰冷“冷月葬花魂”、“夫心月孤圆”、“冷月当空、无所依持、无所分别”到后来的清代戴熙总结的“一丸冷月”都是举不胜举的例子,观之,让人透体清凉,但是任老师的月亮却更近一层,月亮是朋友,有了皎洁的圆月,隐士满心欢喜,自然不必再在尘世中往来,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有时天空中的一弯新月初上,画中人赶路正忙,这时的月亮用她温柔的力量为画中人照耀出一条道路,虽然任老师笔下的道路往往曲折,却能“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所以任老师笔下的月亮已经不是过去的冷月,而是一个观画者或者是画中人的朋友,这样的月亮如果不说是赋予感情的,那起码也是有着体温的。
隐士,自从陶渊明整出个桃花源,几千年的文人在里面就没有少陶醉过,文人雅士往往抵不过铜板三声,怎么办?当隐士,白居易说“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可见当隐士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杜甫说“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可见只要政治开明、人间美好,隐士不仅仅可以出现在尘世之中,而且可以过得很快活,由此我认为任老师的笔下的隐士至少有三种意义,一个是代表了作者对于尘世的态度,隐士们有的面朝水面平静安然,把身后的繁华忘却,有的凭海临风看那相亲相近水中鸥,这是对生活的美好祝福的诚挚心愿。表现了面对当下社会,作为传承千年文脉的画家也不可能没有触动,在一进一退中寻找着微妙的平衡。第二个是画中代表中国的文人隐士文化,最后一个,也是最精妙的一层含义,是观众的替身,任老师费尽心血营造了春色如许,不只是为了让人走马观花,最好不过自然是让观众带入其中体会到作者作画时的心象。
以上三点也可以解释任老师笔下的人为什么大都侧面,且五官不是十分分明的问题,作者是希望观画者能将自己的心绪填补进去,另外,在任老师的中国画世界中观众需要更多的是用心而不是用眼睛去感受,每每两者触碰到一起的时候,也是作者与观众内心沟通的时候。
鸟,任老师笔下的鸟往往不是独只,它们或成排扶云而上,或灵动几只随风飘摇,或前后呼应成群结队,鸟的存在,不仅使得画构图具备了运动感,更让画具备了灵性,为什么鸟如此重要?其实鸟在文人情怀中一直是密不可分的意向,杜甫说“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或是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又如表现欢欣时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要是遇到悲伤鸟的“灾祸”也首当其冲——“千山鸟飞绝”。任老师笔下的鸟寄托了归隐田园的思绪“羁鸟恋旧林”,鸟飞跃的方向和隐士行走的方向一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鸟飞回山林,表现着万物和谐画家置身大自然中的那份自在、闲逸。鸟是自由、也是对尘世中丑恶的厌倦。
树 毋庸讳言,任老师笔下的树木受到倪瓒影响,除了白描,任老师采用了大量的皴法,让树木在笔下更显出风骨结构,从树木的种类上说任老师更多描绘了松树、柏树、柳树,一个个来分析——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被誉为是正气凌然的高杰之士。往往松柏喜欢生长在高山巨石之间,从而古代文人常常自比青松来寄托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追求,如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能与任老师笔下松柏产生共鸣的人,一定也是内心有着一方净土的人。
另外,柳树又称为了一种意向,在风水学中,柳树属阴,可以代表女性,所以古代青楼的门口往往都有一棵柳树,意思是佳丽请你留下,柳树一株难免缠绵悱恻,离愁别绪,百转千回——“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株柳树,代表着作者对于尘世生活的依依不舍,柳树也温暖着旅行中的隐士的内心,在天地玄黄中默默的散发着温柔的光辉。
说到这,我要揭开另一个任老师画中的秘密——为什么任老师画中没有女性?是啊,女人如水,女人如柳、女人如月,女人如天,母性的温暖和博大,已经用天地盛起,用水木浸染,用明月象征了。在这样的画卷中,男人往往处于一个浅吟低唱的角色,而女性的天地和草木往往十分茂盛,她们在用自己郁郁葱葱的独特语言浅吟低唱出一个个温暖男性内心的强烈乐音。
诚然,本人认为,任老师笔下的树木还有很多拓展的空间,比如“一叶落而知秋”的梧桐、比如“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的芭蕉等等。
船 在任老师的笔下,船大多是扁舟,古人对船的吟咏不可谓不丰硕——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杜甫《夔州歌》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心若风。”这孤帆、舟都是渡过、越过、超过的工具。
据说弘忍要送南宗惠能法师过江,临行前弘忍法师说“我来渡你吧。”这就是船的终极含义,ON THE WAY,在路上,无论是水路还是旱路,船都走向是艺术家内心中那个理想世界的工具,它代表着艺术家对理想的无尽接近,显然,不可能完全得到,只能在行走中探寻和召唤。所以任老师笔下的船有的是停靠的这个时候可以代表作者的浅吟低唱,而船在渡江可以思考为作者的思绪飘动。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这是志向的意思,仁这里是内心的修养,前三句是说人要志存高远,有基本道德的观念,并且能有一定的内心修养,(在这个基础上)达到六艺并行的状态。
君子六艺是说“礼乐射御书数”,这个地方,游不是游戏,在繁体字中专门指的是游泳的游,意思是徜徉在六艺之中。
要解释游于艺和任老师画的关系,我们还是要再对上面的话解释一下,如果不志存高远(只看眼前)那未免会有写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会给自己和周围人带来厌烦,没有道德的底线,人生也是没有意义的,这种人的下场往往失之以悲惨,沦为孤家寡人。依于仁是说内心涵养,是能够像杨绛先生一样百岁之际阔谈生死、避寿而居的内心修养,我们一般人不用做的那么高,但是起码要有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不要被某个潮流轻易的裹挟走,放弃自己内心的世界,做到了这些的人往往会像个容器装满了各种道道,显得迂腐,这时候就要像游泳一样把六艺一样样的贯穿起来,把简单的东西说复杂是本事,更大的本事是给人做减法,传达出来的意思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
扁舟就是这样的一个道具,它为画面增添了一份谐趣,开口笑的扁舟可以承载明贤大炽,也可以承载渔乡野佬,只要有船的地方,就是有远方的地方,而远方代表着希望和未来,已经可以憧憬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在有了船的画面后,画面形成了一个由雅入俗,又由俗变雅的渠道,从而让高高在上人群感受到了地气的温度,让地面上的百姓也感受到了诗和哲学。
另外,任老师画中的山水也在古意中也有所发展。
意象虽好,但是组合不当就是橘子和枳的关系了,画家发现了好多意象,组合不当也会造成负面效应,著名的库里肖夫实验说的就是1+1>2的故事,汉字因为组合而辉煌了千年,电影因为组合而变成了一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那么任老师画的组合呢?
经过我的研究,任老师画的组合应该分为以下几种可能——
·互文组合,千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说的就是这样的互相渗透的互文手法,飞鸟和扁舟都有代表自由和未来的含义,不同的是扁舟还有作者当下对哲学和人生的看法,而飞鸟则更多的代表了自由和闲逸。两者表达了一个意义。
·叠复组合,隐士和月亮,因为隐士要前行,要寻找,所以路途多舛,而月亮则在温柔着隐士的内心,两者加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独自的感慨,一种行走的不易,一种现实的磕碰,一种女性温柔的关怀,一种哀而不怨和一种淡淡的悲伤……
·矛盾组合,大与小是矛盾,强壮与瘦弱也是矛盾,任老师《心斋》一画,小船浅浅的探出了头,仿佛被吓到一样,后面的高山好像要压下了砸坏前面的小船小屋,但是画面依旧和谐的共存着,在矛盾中,我们可以体会,隐士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气魄,海明威说过,你可以毁灭我,但是不能打败我!这就是中国版的《老人与海》,它很好的诠释了绝地逢生的含义。
最后再来略论一下,任老师的作品鉴定问题,真如画龙画虎难画睛的论述一样,我们对于任老师的画的鉴定,还是要从神韵出发,有的人能够模仿到个别意象,但是却模仿不出任老师心境,所以一看满盘皆输,倘问若某人也能模仿至此心境呢?我答,那他也不用造假了,估计这样的灵魂做的画可能会为各位方家所珍。简述一下鉴赏任老师画作的心得——
1 看是否有文气,文气非一日之功,必须经过日日读书,时时动手,夜夜揣摩方可得之,单凭手上功夫很难乱真。
2 意象,以上基本上囊括了任老师画的大多数意象,如果有新的意象出现,且不符合搭配出表现作者精神原则的,则基本可以视为伪作。
3 笔法,任老师浸淫中国画技法多年,画卷对于技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如果技法上出错,更是不必多论。
结语
意向层层叠叠的组合起来,加上任老师平时对哲学的思考,成为了浑然天成的画卷,意象就变为作者心中流淌出的诚挚心意,这份心意,虽不如烈酒浓厚,却若绿茶一杯,纵问其味何如?一曰爱、二曰虚、三曰清、四曰诚、五曰信、六曰专、七曰耐、八曰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