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友“郭老太太”问壹问君 我有40万元闲钱,不想存银行,也不想投资黄金。听说和田玉和翡翠都很保值,我从春节起跑了上百家玉器店,到底买玉好还是翡翠好,能给个建议吗? …[全文]
中国是“玉石之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六、七千年前中国的先人们就开始开发利用玉石,从远古时期的“巫玉”发展到“官玉”,乃至演变到“民玉”,无不蕴藏着深刻的中国传统的哲学思…[全文]
雍正斗彩福寿纹盘 斗彩瓷创烧于明宣德年间,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结合的一种瓷器装饰品种。“斗彩”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清中期的《南窑笔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全文]
董其昌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位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人物,追随者不计其数。从明末到清初很长的一个时期里,书画艺术一直笼罩在董其昌的影响之下,甚至像傅山、朱耷等个性强烈的书画家,早年也曾学过董其昌书法。董其昌书法还受到康熙皇帝的热捧,遂使董书和学董之…[全文]
画有四难:画人难画手,画兽难画狗,画花难画叶,画树难画柳。这是前人在创作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但是究竟难在哪里? 画人难画手。人的面目不一定比手容易画,但大家对面目特别注意,连小孩子画的人,面目都不会错。手的姿势变化很多,五指的具体组…[全文]
2014年上半年“功甫帖”成为热门词汇,媒体上各路专家围绕该藏品的真伪展开激辩。但对于普通收藏爱好者来说,这些专家的文章太过高深,看都看不懂,更别说学习借鉴了。其实,鉴定古代的字画艺术有很多方式,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一字二画三印章”。若想看…[全文]
康熙帝书法造诣很深,一生摹写和颁赐臣下的书法作品很多。在其个人爱好的背后,康熙帝的书法活动也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统治艺术。 从小喜好书法 康熙帝从小喜好书法,但真正开始练习时已是20多岁。康熙十年(1671年)开经筵日讲(汉…[全文]
徽商是明清经济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群体。徽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徽州山多地少,人口众多,穷则思变,于是徽州人外出经商,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远近闻名。大多数徽商思想超前,眼光长远,有浓厚的人文历史情趣。 徽商的“徽”即徽州,也就是现在的黄…[全文]
书法是汉民族经过数千年的积累,逐渐积淀、形成、完善的民族艺术,其历史渊薮决定了书法在未来的继承与发展中应当始终具有其相对清晰的发展轨迹。中国书法与其他国家、民族的“书法”虽然有共同之处,有一定的关联,但中国书法是沿着本民族的传统延续下来的,…[全文]
笔法。康有为在《广艺舟方楫》中说:“学书有序,必先能执笔。古往今来,书家执笔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有拨镫、握管、撮管、单钩、凤眼等多种执笔法。常用的有两种,三指执笔法和五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就是在写字时只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执笔。著名书法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