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目前在玉器的识伪中如果您没有仪器进行有效的测试,但是利用我们掌握的科技文化知识,利用客观科学的理论分析,完全有能力对玉器的真与伪进行有效的识别。 1、历代玉器被广…[全文]
和田玉的籽玉已经是少之又少,可以说已经没有了,而市场上专营籽玉的商店却越来越多。 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玉自新石器时代绵延7000多年经久不衰,玉早已深深融合在中…[全文]
《故宫博物院藏清宫南府升平署戏本》昨日新书首发,11498册清代老戏本揭秘,一批已失传的剧目甚至是戏曲种类,在沉寂一个世纪后有望重返舞台。 故宫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全文]
为得见鲁迅手稿真迹,全国多位“鲁研大咖”昨天下午齐聚绍兴鲁迅纪念馆,举行了一场鲁迅手稿与《古小说钩沉》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郁、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全文]
越窑青瓷荷叶带托茶盏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始见“越窑”之名,但越窑是我国古代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全文]
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范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文人的参与更是使紫砂身价倍增,在这些紫砂壶中,紫砂壶身上的诗词书画、文学篆刻,既是装饰层次的提升,也是文…[全文]
古代陶瓷作为一种器物,不同的造型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或用于实用,或用于陈设欣赏,或作为明器随葬。陶瓷器一经生产出来,它就需要被运输和销售,进而被使用、损坏、丢弃或埋藏、随…[全文]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藏书的传统。家置几册古书,不仅能显示出儒雅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而且还能创增一定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如今的太平盛世,收藏之风日渐趋浓,更是激发了人们对古…[全文]
(兰州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通过避国讳论述古人避讳在考定书刻的时间断限,确定版本的刊刻年代以及鉴定古籍版本的真伪和版本的刊刻演…[全文]
说道古籍善本书收藏的方法,涉及收藏书友都会知道一二,但是很多藏友没有一个系统的意识,导致收藏古籍善本时显得有些茫然无知,甚至完全跟风。 在嘉德、保利、中国书店、博…[全文]
如果说,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或者更准确地说,在新旧石器时代交替并存时期,玉器主要是作为一种“玉石不分”的生产工具和武器,那么到了新石期时代中晚期,玉器因自身特质而受人们格外喜…[全文]
般若智光,大居士,业界著名高古玉收藏大家,对高古玉研究造诣颇深而誉满国内藏界,是一位玉德高尚,德高望重的玉器鉴赏收藏大师。他关于对古玉的鉴、赏、识、藏的观点和看法对藏玉界有…[全文]
昨天,中国美术学院古书画鉴藏与修复国际研讨会在杭州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民艺博物馆开幕。 做采访功课时,看到一个报道,说1987年上海博物馆的裱画师邱锦仙,受时任大卫德…[全文]
《溪山行旅图》是最能体现北宋画家范宽绘画风格的千古名作。站在巨轴前,高山仰止之感油然而生。作者用巨碑式构图开创了宋代全景式山水画的高峰。 整幅画绢本水墨,以浅淡色…[全文]
现在年轻人喊热时总被老人教育道:“想当年我们还没空调呢,不是照样过来了。”老人言之有理,想当年古人连电扇都没有,却依然熬过了无数个夏日。那么古人都喜欢在哪里避暑纳凉呢,看看…[全文]
明中叶以后,唐宋饮茶之风再次在宜兴士大夫中兴盛,于是,集壶艺、诗词、书画、篆刻于一体的紫砂壶文化就随之应运而生,成为茶文化的标志。 紫砂陶原料被誉为“五色土”,主…[全文]
其实,很多复杂的问题,都会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只是找答案不难,难得是心行如一。 “多看少买”被众玩家奉为真理,可又有几人压得住激情,耐得住寂寞?如果我们加以一些方法,是…[全文]
宜兴紫砂壶千变万化,大到高达几米,容水几吨的巨无霸,小到指甲盖一样的小不点,跨越幅度是其他茶具不能相比的,关于紫砂壶容量大小问题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通常正常情况…[全文]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漩涡纹双耳彩陶壶,高25.6厘米,口径9.6厘米,腹径21厘米,底径8.8厘米,重量为1.13公斤,1975年从永靖县盐集乡金泉遗址征收,属于一级文物,…[全文]
双体陶罐为夹细砂黄陶,口径11.3厘米,底径8.4厘米,高19厘米,侈口呈喇叭状,直颈、斜平肩,腹部为袋形双体,中裆相连,下腹壁向内曲收为假圈足,形体好像两只小兽相向而立,…[全文]
1982年,我去秦安大地湾遗址发掘路过天水时,见到了市文化局新近收进的一件球形彩陶器。该器后来在《考古》杂志上作了报道,可惜照片的质量不好,完全不能彰显其精美。这件彩陶器是…[全文]
在明清时期瓷器有一部分是朝廷在控制,官方有专门的官窑厂,比如说在江西景德镇就设有烧制宫中御瓷的御窑厂。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景德镇的窑厂是扎起明洪武二年建造的,刚开始是官窑后…[全文]
线圆壶属于紫砂壶中的筋纹类器型,被业界誉为此类器型中的经典代表。壶身用两泥片合制作成扁球状,口部与半球状盖相切,壶底简洁,桥梁钮与盖浑然一体,整个壶在扁圆中求韵味。中置一腰带线提携全壶神韵,腰线带方、角圆,变化中求统一,将制作中的泥痕藏于其…[全文]
我国制造茶具的历史十分悠久。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到了唐代,陆羽《茶经》中将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用的器具称为茶器,宋代又将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 …[全文]
安徽巢湖北山头一号汉墓发掘于1997年12月,汉墓因规格等级高、出土器物丰富珍贵而称著于世,是安徽地区近几十年来发现的最重要的汉墓材料之一。出土的玉器多为精巧别致、纹饰生动…[全文]
书画鉴定主要是根据什么呢?我把它归纳为五项,一个按,首先打开一件作品,看的是写在张上还是画在绢子或者是绫子上的,这是要判别一个作品的材质,材质是有时代性的。东晋的纸和隋唐的…[全文]
李可染,原名李永顺,曾用别号三企,画室名“师牛堂”。1907年出生于江苏徐州一个平民之家,1989年卒于北京寓所,享年83岁。他擅画山水、人物、牛,曾师于齐白石、黄宾虹、徐…[全文]
长期以来,中国书画一直被认为是投资风险相对较小,而且较其它投资方式也最容易稳定获利的投资标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书画行情飙升,天价频出,不少人纷纷想在这个市场里分得一杯羹。…[全文]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暗绿的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叶细末的黄褐色细点,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雅致。茶…[全文]
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景致大都离不开梅、兰、竹、菊“四君子”,既能寄予抒怀之志,又能显现自我的品行情操,暗含着理想化的人生图景,优雅而惬意。郑燮多画兰、竹、石,也画松菊,其…[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