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匜是一种盥洗用具。中国是礼仪之邦,很早就形成了一整套礼仪制度,同时也规定了一整套礼仪用具,盥洗用具是归类在礼器名下的,因此匜也应归入到礼器类目之中。匜这种用具是什么时候开始…[全文]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二人被美术界并列在一起,足见黄宾虹的艺术功力…[全文]
图1金代双鱼镜 图2金代双龙镜 图3金代柳毅传书镜 据考古可知,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铜镜,出土于齐家文化时期的墓葬中,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全文]
玉,石之美也。中国人自古尚玉,正所谓“君无故,玉不去身”。从古至今,玉被各个时代的人们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寓意。在战国时期,玉更被视作“美德”的象征,诸子百家崇玉、王孙贵族爱玉…[全文]
2011年夏天,一位年轻网友在山西省博物院“夏商踪迹”展厅里惊异地发现——商代青铜器鸮卣外形酷似网络游戏里“愤怒的小鸟”,于是将图片发到网上,被网友疯转,网友称鸮卣是最“萌…[全文]
壶圆口,口边微外侈,长颈自上而下渐阔,扁圆式腹,椭圆形浅圈足。通体青花为饰,壶口及颈部绘卷草纹和缠枝莲纹各一周。腹部为青花留白海水龙纹,一条矫健威猛的白龙在苍茫无际的大海中…[全文]
“高古”是人们对陈老莲绘画的共识,但他并不是高出世表,也不是不及人事,更不是通过古来排斥今,不近人情,正相反,他的高古,是通过荒古寂历中的叙述,来彰显人最为切近的生命故事。…[全文]
中国的古瓷,星光灿烂,泛若银河。河水滔滔,浮出天瓢。然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耳;弱水一瓢,吾只取龙泉耳。 龙泉在浙江西南,东晋时为龙渊乡,唐乾元二年始置龙泉县,是瓯江上…[全文]
春秋双兽首衔环青铜鉴 春秋中晚期青铜簠 我国青铜器的铸造历史源远流长,绚丽璀璨,精美绝伦,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历年来在国内各地出土的无数历代青…[全文]
这件“清代三层紫砂暖砚”,得于上海城隍庙“珍宝馆”如实先生处。 此砚通高8.7厘米,长10.9厘米,宽8.3厘米。 呈长方形钵式造型,四腹略鼓,底为边足。砚体分…[全文]
中国古代皇权社会,所有的臣民划分为四个大类:士、农、工、商。其中“士”排四民之首,表明他们的社会地位较高。因为“士”是一个有文化的群体,既能帮助君王管理国家,也在社会中担当…[全文]
清雍正青花苜蓿纹盘 清雍正青花苜蓿纹盘(直径15.6cm),敞口浅盘,盘形周正。盘心及外壁以双青花线勾勒苜蓿花纹,线内留白不填色,即所谓的铁线描技法,枝蔓翻卷,绰约生…[全文]
山东博物馆古籍藏量丰富,善本比例较高,包括唐代敦煌写经、宋元珍本、明清抄稿本等珍稀藏品,仅入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就达503部。近年来,又有20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全文]
画面开阔,羊态传神 《四羊图》为南宋画家陈居中所画。小幅,绢本淡彩,纵22.5厘米,横24厘米,藏故宫博物院。 诗人王阮在《题四羊图》诗中赞曰:“嗟予得见双眼明…[全文]
《秋庭婴戏图》为宋代苏汉臣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作品描绘了秋天时节两姐弟于庭院中游戏玩乐的温馨场面。画家采用了三角形构图,在背景部分安排了一块高耸入天的笋状奇…[全文]
历史上的介休,地处太原、河东、西河三郡的交界地区,是沟通三晋南北及汾州以至陕北交通的枢纽,有丰富的水源和森林煤炭资源,农业、手工业相当发达,商业经济也十分繁荣,是山西境内较…[全文]
那么纸币收藏有何优势呢? 一、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代表着国家的主权和世界形象。人民币的货币信用是中国的国家信用体现,包括地缘政治、经济实力、国家意志、外…[全文]
近年来,随着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很多收藏爱好者纷纷投身藏品市场,钱币收藏市场也随之日渐走俏,且价格一路上扬,钱币收藏大军也不断壮大。大清银元因其特殊的因其较易入手,艺术价…[全文]
近期,有着内地艺术品拍卖风向标之称的香港秋拍率先擂鼓,先后出现张大千《桃源图》、吴冠中《荷塘》和崔如琢《秋风摇翠》三幅成交过亿港元的拍品,其中后两件当代书画家的作品单幅成交…[全文]
汝、官、哥、类汝釉瓷器釉质上有杂质的情况常见,杂质是一种缺陷,从理论上讲,没有杂质的汝、官、哥、类汝釉瓷器釉质是不存在的,当然汝、官、哥、类汝釉瓷器可以通过技术、材料、烧造…[全文]
由于收藏价值高,增值快,古瓷器收藏一直被藏家所青睐。改革开放以来,古瓷器更是受到投资者的热捧。投资热增大了古瓷器的升值空间,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几十年时间,…[全文]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文化叫做清廉文化。虽然名利富贵使许多官吏趋之若鹜,但也有一些精神高洁之士把清正廉洁当成做官之根本,以至于在古玩器物之上,经常有以清廉为标榜的主题,正…[全文]
2011年夏天,一位年轻网友在山西省博物院“夏商踪迹”展厅里惊异地发现——商代青铜器鸮卣外形酷似网络游戏里“愤怒的小鸟”,于是将图片发到网上,被网友疯转,网友称鸮卣是最“萌”的文物,成了当之无愧的“大网红”。而这种现代、新潮的解读文物方式,…[全文]
黑釉马 1981年洛阳龙门安菩墓出土。高73厘米。马双眼炯炯,双耳后抿,引颈剪鬃,颈后部一绺马鬃下垂,体态雄健,短尾上翘,四蹄抓地,依稀倔犟地将要飞奔启程。下半身施黑…[全文]
邾友父鬲 邾国是今天山东省境内的一个先秦古国,故址在今邹城市、枣庄市境内。邾,文献中又称之为“邾娄”,战国之后称邹。“邾娄”为春秋以前的古读音,连读后就读为“邹”了。…[全文]
在隋唐两宋时期,由于大运河通济渠段的开通,淮北柳孜成为当时沟通中国南北经济的重镇和货物集散地。在隋唐大运河出土的众多精美的隋唐至金元时期的瓷器与残片中,有一种被誉为“饶玉”…[全文]
金朝(1115—1234)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政权。公元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于翌年在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并于11…[全文]
1983年4月15日,合肥市一位市民向合肥市文物管理处捐献了一件造型奇特的文物——一个大陶罐的上端被五个小陶罐紧紧簇拥,这种陶罐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见所未见。经过专家鉴定,…[全文]
清同治粉彩描金筒式盖罐,通高11.7厘米,直径9.8厘米。罐身画面描绘的是《西厢记》“长亭送别”的故事片段。故事背景是:因崔夫人悔婚,经普救寺长老劝说,征西大元帅杜确无形的压力……迫使崔夫人最终作出了让步,约定张生想要迎娶莺莺,必须进京赶考…[全文]
官窑瓷器自问世后即很名贵,历代多有仿制,仿品可分四种情况:一是宋龙泉窑仿;二是明清官窑仿;三是清末民国仿;四是现代新仿。 宋龙泉窑所仿官窑瓷器采用垫饼或支圈烧,没有支…[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