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一大特征,在浙江省德清县,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大型制玉作坊遗址中初鸣遗址,为研究当时的制玉工艺和玉矿来源提供了重要依据。它同时也是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时期规模最大的制玉作坊遗址群。 中初鸣遗址位于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位于闻名中外的良渚古城的东北方向。2017年至201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博物馆对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和确认了多处遗址点。每处遗...
邓波清(左二)在九层神庙修复现场听取项目情况汇报 3月20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经商参赞张帆等人陪同下,视察援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现场。 邓波清副署长实地察看项目进展,听取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情况汇报,了解项目工期、项目范围、修复原则、文物建筑震损情况、震损木构件补配和坍塌部位预安装的情况,对项目整体修复工作表示肯定。
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清江生物群,日前由中国西北大学研究团队在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发现。 据了解,该发现将为早期动物起源与演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提高人类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科学认识。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悬案”,在不到地球历史百分之一的时间里,诞生了绝大多数动物门类,曾令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的达尔文感到困惑。 自1909年以来,...
“我本自由——刘绍荟从艺六十周年艺术展”20日在北京开幕。主办方供图摄 “我本自由——刘绍荟从艺六十周年艺术展”20日在清华大学开幕。画家刘绍荟将此次展览展出的白描作品《热带雨林》长卷和重彩作品《生命之痕》捐赠给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刘绍荟,号园泽,1940年8月29日生于四川綦江,1960年考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当时以张仃、张光宇、庞薰琹、郑可、祝大年、吴冠中、袁运甫等老...
3月15日,“我们的执着——2019新市中学南蘋版画社学员作品展”在德清县博物馆开展,展出版画社学员精美木刻版画作品60余件。本次展览是德清县博物馆创新推出展厅场地预约制度以来,社会单位通过预约并成功获批举办的首个展览。 展厅场地免费预约制度,是一项旨在向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个人提供免费展览扶持的举措。2019年1月,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德清县博物馆将位于一楼的展线长60米、面积40...
完成平移后的清河老站房与建设中的京张高铁清河站相邻 近日,作为京张铁路目前唯一迁移保护的历史建筑,113年历史的清河车站站房,分期完成了360多米的平移工程。在清河站房百余年的历史中,詹天佑曾在此勘测、孙中山曾在此下车视察……随着老站停办客运业务,沿用多年的站房随之荒废,但在有识之士的努力之下,老站房未来将与京张高铁的清河站比肩而立、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700吨重老站房 分期完...
墨竹始于北宋的文同,在文同和苏轼的倡导下,墨竹成为了象征君子刚正不阿、坚贞不拔的符号。于是画墨竹的风气在宋元以后逐步盛行开来,从赵孟頫到柯九思,从李衎到吴镇,以至于明代王绂、夏昶等均以文同为宗师。而清代郑板桥承其衣钵,以自然为师,写“胸中之竹”,让墨竹在文人画系统里更加具有代表性。而明清两代,不光有夏昶、郑板桥画竹,还有许多文人墨客倾心于墨竹。 前不久,“清风徐来——馆藏明清竹绘画展”在山东...
明年,紫禁城将迎来600岁诞辰纪念。故宫博物院4日透露,将推出数十项优质展览,展现六百岁紫禁城的魅力。 这些展览将在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文华殿、武英殿、东西六宫、神武门等处展出,其中,备受追捧的《韩熙载夜宴图》和《清明上河图》则将于2020年再次与观众见面。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 ——《清明上河图》亮相,会否再引“故宫跑”? 在...
修缮中的清江渡南岸路廊。黄瀚 摄 日前,清江渡南岸路廊重修工程顺利通过乐清市级验收。 清江渡南岸路廊位于清江镇渡头村,坐落于现存完整的“清江老街”北街口,面朝清江。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民国七年重建。占地面积46平方米,坐东朝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南北设拱门。路廊处于温台往来必经之地,为行人憩脚待渡之用。路廊西侧设有清江渡茶寮碑。 该路廊是反映清江镇历史变迁的重要代表性文物,200...
西周时期地处湖北境内的曾国,在传世文献中鲜有记载,但在随枣走廊考古中却频频发现曾国的遗址遗迹。曾国历史也被称为“挖出来的历史”。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等专家学者,依据有关曾国和邻国楚国的最新考古资料及出土文献,结合传世文献深入研究,在最新学术专著中揭开一个个曾、楚之谜。 近年来,围绕曾侯乙墓及曾国考古引发了众多学术热点课题,我省考古界开展主动考古,取得一系列重大收获。叶家山、文...
位于歙县一座被隐匿在徽州深山花海中的古村,因村似鱼型,以种植花卉盆景闻名全国而取名“卖花渔村”。韩苏原摄 徽州的二月早春悄然而至,歙县卖花渔村的红梅白梅都已经热热闹闹的开起来了。卖花渔村的花农们也开始忙碌着为各类盆景压枝、剪枝、造型。 徽派盆景传承人洪观清在对树枝进行压条。韩苏原 摄 隐匿在徽州深山花海中的古村,因村似鱼型,以种植花卉盆景闻名全国而取名“卖花渔村”。这里也...
青山翠杉(国画) 梁枢 为了让观众在浓郁的文化气氛中感受别样年味,广州艺术博物院新年期间推出贺岁大展“山水有知音——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明清广东山水画展”,特别选取了广州艺术博物院院藏明清广东画家以及寓居广东的画家的山水画精品70余件,分为“意会古人”和“写景抒情”两大篇章予以展出。 此次展览负责人、广州艺术博物院副研究员黎丽明说:“本次展览可视作广东百年大展的延续,借此梳理明清以降广东山...
清代雍正一朝,虽仅存13年,但制瓷工艺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器型之美,可与纤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相提并论,在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方面均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其大器不显厚重,小器隽巧玲珑。不论是器型的比例关系,还是线条、画工,都有很高标准。康熙时期初创的一些品种,如粉彩、墨彩、斗彩和釉里红等,此时又有新面貌。而仿古各名窑及仿明代宣德、成化之器品种更加繁多,尤其是雍正青花在青花器中以仿古著称。总...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巫溪宁厂古镇盐业遗址的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收获,遗址发现两汉至明清时期古盐泉、卤水池及制盐遗址等遗存80余处。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周勇介绍,巫溪宁厂古镇盐业遗址是三峡工程后续遗址保护项目。去年4月至11月,该研究院以宁厂古镇为中心,对古镇及周边开展全面实地探查,共计发现各类遗存80余处,可分为制盐遗址、交通遗址、官署遗址、寺庙遗址、古民居等几类,时代...
“国之祀典——清代宁波孔庙祭祀礼乐器展”春节期间在衢州市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由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宁波博物馆、衢州市博物馆承办,通过宁博珍藏的188件宁波府县孔(文)庙旧置祭祀礼乐器的展览与演绎,重现隆重肃穆的礼乐文化以及重教兴学的历史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一生所追求的礼乐制度亦是华夏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展出的188件礼乐器,内容涵盖编钟、云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