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张宇在讲座现场指导学生体验泥塑制作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体验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12月17日至21日,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图书馆联合举办了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活动包括“泥人张世家”作品展览、“东方语境下的艺术直觉”专家讲座、泥塑创作体验等内容。 图为北师大学生现场体验泥塑 天津“泥人...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科建设暨实践基地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近日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这是西北师范大学推进本学科教育与实践融合培养有效对接的重要探索。来自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田澍出席会议开幕式。 田澍在致辞中表示,文物与博物馆学科是中国...
1月10日上午,由兰州市博物馆和西北师大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陇右遗墨——兰州市博物馆馆藏书画地方名家展”在该校博物馆开展。西北师大副校长李朝东和甘肃省文物局、兰州市文旅局、兰州市博物馆相关领导及我校师生代表及社会书画爱好者参加开幕式。 画展现场 金城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的灿烂明珠,至明肃王驻藩以来,诸多名家名流,于此临池挥毫,咏诗作画,书画艺术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兰州市博物...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校友邱季端向母校捐赠6000件古陶瓷一事引发众多关注。有人称之为“地摊货”“开门假”,北师大也因“未曾严格把关”,遭到众多质疑。 该事件被网友称为继“国宝献汶川”“汉代玉凳”“冀宝斋”之后又一出闹剧。暂且不论“京师瓷”的真伪情况到底如何,以及这出闹剧的板子究竟应该打在谁身上,单是面对数量及估价都如此巨大的捐赠文物,却缺乏规范的鉴定程序这一事实,便足以敲响“文物捐赠必须真...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邱季端先生将其6000件陶瓷藏品捐赠给母校的新闻一发出便引起了收藏界的轩然大波。据校方介绍,这些藏品包括从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窑口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精品。后来又有人查到了“北师大同学62级”在邱先生福建省漳州海沧新阳瓷器库房里拍摄的瓷器照片,大家更是疑惑重重了。 首先的疑点在于其巨大的捐赠数量6000件上。近些年来,内地的瓷器收藏家们寻找历代官窑瓷器十分困难,他...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邱季端向北师大赠6000件“京师瓷”事件继续发酵。日前,北师大博士生刘昕鹏发公开信,希望学校就邱季端捐献6000件古陶瓷并成立博物馆一事进行专项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随后他遭到学校方面的约谈。 有文物鉴定公众号发文,表示被“藏品上的‘大明永乐皇帝朱棣御赐××国王赏用’这么朴实无华不怕杀头的话语给雷到了”。连呼毁三观和大脑的还有一干网友,有人调侃说,“底下还有款咧,微波炉专...
这些年,大学开始宠爱那些有钱的校友,尤其是校友会,特别重视他们的感受。这些都挺正能量的,但是,校友的捐赠以及以各种名义与母校的合作,却往往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日前,北师大校友邱季端将其收藏的6000多件“古陶瓷”捐赠给母校,北师大宣布成立中国古陶瓷博物馆和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并任命邱季端为首任馆长和研究院院长。不过,有网友爆料,这些“京师瓷”很有可能是赝品,一时间让北师大陷...
北师大受捐"京师瓷" 监督机制在哪儿 这些年,大学开始宠爱那些有钱的校友,尤其是校友会,特别重视他们的感受。这些都挺正能量的,但是,校友的捐赠以及以各种名义与母校的合作,却往往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日前,北师大校友邱季端将其收藏的6000多件“古陶瓷”捐赠给母校,北师大宣布成立中国古陶瓷博物馆和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并任命邱季端为首任馆长和研究院院长。不过,有网友爆料...
最近与文物有关的两个大新闻都是“坏消息”,一件是北师大接受藏家捐赠的6000件珍贵古陶瓷被质疑是“赝品”;另一件是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半年内两次被盗,盗墓贼甚至追砍警卫。这两件事不禁让人感慨:文博圈真该好好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了。 “京师瓷”事件因为捐赠品未经鉴定,因此尚处争议之中。此事备受关注,是因为这件事勾起了人们对收藏圈“国宝帮”的复杂感情。“国宝帮”指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对文物有...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校友邱季端向北师大捐赠6000件古陶瓷, 北师大举行了隆重受赠仪式。有业内人士指该批古陶瓷毛估值达1.2万亿元。但业界很快质疑古陶瓷多为赝品,引发媒体关注。7月30日,北师大博士生刘昕鹏给北师大校长董奇写了一封公开信,希望学校就邱季端捐献6000件古陶瓷是否赝品进行专项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8月3日环球网) 媒体把这批古陶瓷叫“京师瓷”,北师大因此陷入舆论漩涡之中。由...
邱季端部分藏品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邱季端向北师大赠6000件“京师瓷”事件继续发酵。7月30日,北师大博士生刘昕鹏给北师大校长董奇写了一封公开信,希望学校就邱季端捐献6000件古陶瓷并成立博物馆一事进行专项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8月1日晚,刘昕鹏致电澎湃新闻记者,他被通知前往学校教育学部分党委书记李家永办公室面谈。在刘昕鹏进入李家永办公室谈话期间,澎湃新闻记者等在了李家永所在的三楼办公室门外。...
邱季端(中)被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首任馆长及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院长 北师大接受校友捐赠的6000件古陶瓷到底是不是赝品?是否如业内人士所指毛估市值1.2万亿元?近日,该校教育学部2015级博士生刘昕鹏向学校递交了公开信,在信中表示:“作为北师大的在校学生,理应有权利也有义务应对外界针对母校的质疑与不良评价,但因个人收藏鉴定与舆论应对的能力有限,故提请董校长就该...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 这几天,北师大校友捐赠文物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据报道,7月13号,北师大校友邱季端将他的6000件陶瓷藏品捐赠给母校北京师范大学。这些藏品包括了从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窑口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精品。但随后,有媒体报道称,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批赠品如果全部为真,市值可能达1.2万亿,更有人对赠品的真假提出质疑。 日前,北师大教育学部2015级博士生刘昕鹏...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校友邱季端将其收藏的6000多件古陶瓷捐赠给母校,北师大就此宣布成立中国古陶瓷博物馆和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并任命邱季端为首任馆长和研究院院长。然而很快这6000件藏品就被部分民间文博爱好者和业界人士质疑为“赝品”。比如有文物鉴定公众号发文,表示被“藏品上的‘大明永乐皇帝朱棣御赐××国王赏用’这么朴实无华不怕杀头的话语给雷到了”。中国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
最近,北师大校友、香港实业家邱季端捐赠6000件古陶瓷给母校事件(详情请见7月25日南方日报A18版)继续发酵。北师大方面向媒体回应,学校已留意到相关争议,学校尚无展开具体捐赠事宜。北京市文物局表示,该局尚未收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关设立博物馆的备案申请,也未接待任何单位和个人的相关咨询。而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许勇翔公开指出,这批陶瓷器不是真的古代文物,此举被视为业内专业人士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