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物局:尚未收到北师大建博物馆备案申请

  最近,北师大校友、香港实业家邱季端捐赠6000件古陶瓷给母校事件(详情请见7月25日南方日报A18版)继续发酵。北师大方面向媒体回应,学校已留意到相关争议,学校尚无展开具体捐赠事宜。北京市文物局表示,该局尚未收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关设立博物馆的备案申请,也未接待任何单位和个人的相关咨询。而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许勇翔公开指出,这批陶瓷器不是真的古代文物,此举被视为业内专业人士的首次发声。

  北京市文物局:

  北师大博物馆尚未进入备案程序

  最近,北师大校友、香港实业家邱季端捐赠6000件古陶瓷给母校事件,在业内外引来较大争议,部分业内人士质疑的是,捐赠的藏品真伪存疑。有业界专家认为,按我国相关规定,博物馆的收藏应该有一个公正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和鉴定机构对藏品进行鉴定。

  北京市博物馆主管部门——北京市文物局向媒体表示,根据国务院《博物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国有博物馆的设立、变更、终止依照有关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并应当向馆址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针对北师大入藏文物、计划设立古陶瓷博物馆的事情,北京市文物局表示,尚未收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关设立博物馆的备案申请,也未接待任何单位和个人的相关咨询。

  据该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既然博物馆尚未进入备案程序,捐赠品真伪鉴定就不能用博物馆藏品的高标准去要求。“博物馆可通过购买、接受捐赠、依法交换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方式取得藏品。”

  涉事方北师大有关人士回应称,目前学校已注意到网上对此事的争议,但“因为学校现在放假了,还没有展开具体捐赠事宜。后续如有行动,会及时告知公众”。

  业界专业人士:

  6000件陶瓷是仿古品

  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许勇翔近日亦首次就上述事件接受媒体采访,其公开指出这批陶瓷器不是真的古代文物。此举被视为业内专业人士的首次发声,在业内更引发新一波热议。

  据许勇翔称,“北师大接受邱季端捐赠的这6000件陶瓷器是赝品”之说,他觉得不妥。“如果说它们是仿古工艺品,我觉得无可厚非。雍正乾隆时期也会仿造永乐宣德的瓷器,有些比前朝的更值钱了,清朝民国能仿制,现今也能仿。瓷器本身不会说话,它们只有在当作古代藏品交易、买卖或者捐赠过程中,才会涉及真伪问题。”

  “学校办博物馆,用的是国家财政的拨款。高校博物馆有展示藏品和教育下一代的功能。接受藏品后,不是进入仓库一了百了,博物馆要研究、保管和展示。”许勇翔指出,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建立博物馆需要公开建议。“国家的博物馆,在接受捐赠文物的时候,也应该经过公开鉴定的意见。要是大学自己把握不好,可以请国家文物局或者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来鉴定。”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