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浙江省长兴县日前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考古专家经过9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多件填补国内考古空白的文物。 这处遗址位于长兴县江家山,探明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有2500平方米的遗址已经被发掘,出土了陶器、石器、玉器、木器、竹器和骨器等各类文物1000余件。 浙江省和长兴县的考古人员确认江家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太湖西南岸的一处非常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从距今六千多年的马家浜文化晚期...
自跨湖桥文化遗址发掘以来,一些奇形怪状的木器、石器引来了诸多地质以及考古专家的目光,这些器具的本来面貌到底是什么?湘湖地区的史前人到底将文明推进到什么程度? 昨天,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的退休教授柳志青根据发掘的文物考证,认为8000年前的湘湖人已经会使用先进的弓钻取火了。 据考古书资料显示,原始人主要是取天然火,大约一万八千年前,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可能有了钻木取火的技术,但目前还没有发现...
在配合基本建设的过程中,陕西省考古所汉阳陵考古队去年以来共发现墓葬近800余座,其中在汉阳陵帝陵东司马道南北两侧的大型陪葬墓达20座,对研究中国帝陵的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 汉阳陵是中国西汉第四个皇帝刘启与皇后的合葬墓园,面积相当于汉长安城的三分之一,迄今已发现各类从葬坑260多个,汉阳陵目前出土的珍贵文物绝大部分是从这些从葬坑中发掘出来的。阳陵从葬坑跟秦兵马俑坑一样,文献上无记载,最初...
近日,在将要开工建设的宁夏中营高速公路工程孟家湾至营盘水段,宁夏中卫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在进行文物调查时,新发现了多处古代历史文化遗址。 据中卫市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介绍,这些遗址中的大部分都属首次发现,其中三处新发现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考古价值。位于迎水镇红卫火车站以南的明清时期庙宇建筑遗址,遗址规模较大,地表散落丰富的陶制砖、瓦、兽头饰件等建筑材料,并采集到"同治通宝"钱币一枚;位于营盘水村东...
一项堪与意大利“庞贝古城”相媲美的考古发现20日被公诸于世——河南省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南部黄河故道中发现一处西汉晚期规模宏大的汉代村落遗址。 据河南省文物管理局20日召开的发布会介绍,2000多年前,它毁于黄河泛滥而被泥沙深埋在地下。 “这是一个不得了的大发现。”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著名汉唐考古学家徐苹方先生说,“汉代社会特别...
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岐水边的一处断崖上,考古专家日前发现了大量陶器碎片,这些碎片和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同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迹。这一考古发现意味着,在周朝以前3000年,就已经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周原的文明史至少要提前到6000年前。 据考古人员介绍,周原因西周时期周人在此居住而得名,是周朝的发祥地,在中国古代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周原遗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周原遗址东起武功县、西...
这是位于河南省内黄县梁庄镇的三杨庄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资料照片)。2月20日,一项堪与意大利“庞贝古城”相媲美的考古发现被公之于世――河南省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南部黄河故道中发现一处西汉晚期规模宏大的汉代村落遗址。据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召开的发布会介绍,两千多年前,这一遗址毁于黄河泛滥而被泥沙深埋地下。在该遗址中,首次发现了保存完整、正在耕种中的大面积农田,为研究汉代农耕文明和耕作...
甘肃省考古工作者近日在临洮县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件极为罕见的大型彩陶罐。经考证,该彩陶罐距今约5000余年,属于马家窑文化边家林类型。 甘肃省考古工作者介绍说,具有双口的马家窑文化鸟型罐在甘肃省是首次发现。据介绍,该彩陶呈罐状,高约32厘米,直径约40厘米,为泥制磨光硬彩黑红陶。罐顶有一大一小口,大口略向外移,直径约8厘米;小口几乎居中,直径约3厘米。经考证,马家窑文化边家林类型出土的多...
河北省承德市有关部门近日在该市双滦区滦河镇发现康熙钦定的《承德府志》残本。《承德府志》为刻板印刷,卷九至卷十二和卷十九至卷五十八完整,缺少一至八卷和十三至十八卷,书中有康熙四十三年、钦定等字样,部分书页有磨损。 据介绍,这套《承德府志》分天章、寺观、选举、人物、纪事、外纪、艺文等7个部分。其中,天章,是收集的御制诗;寺观,是介绍原热河(包括朝阳、赤峰、建平等原热河辖区)境内的寺庙来源、地点、名...
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对陕西阿房宫前殿遗址西面至沣河东岸的大面积调查、勘探基础上,发掘了上林苑1、2号建筑遗址,取得了重要收获。 上林苑1号建筑遗址,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西1150米处,该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遗址南部为宫殿区,其夯土台基已毁坏,现存东西最大长度250米、南北最大宽度45米,面积为11250平方米;北部为园林区,因毁坏严重,其范围已无法确定。考古工作者在对遗址南部宫殿区的西部边缘进...
文物考古部门对河南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近日获得重大发现,数座烧制唐三彩的窑炉露出地面,窑址内发现唐代的青花瓷片和接近于青花的蓝彩白瓷。据专家推测,这里极可能是唐代青花瓷器的发源地。 2005年7月,文物考古部门开始对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唐代窑炉六个,瓷片、三彩、素烧器残片一千五百余袋,完整和可复原器物八百余件。 一大批完整和较完整的白釉、黑釉、黄釉、...
流水墓地位于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羌乡昆仑山深处流水村附近克里雅河上游河道与流水河交汇处的阿克布拉克台地。2002年7—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在昆仑山北麓考察古代玉石之路之际,于台地南部断崖边缘的出露墓葬,发现出土陶器与人骨。陶器形制与塔克拉玛干南部迄今所发现陶器虽有相似之处,但风格更为古朴,而其独特的刻划纹饰,实为新疆考古未见。随后对采集人骨所作的14C测年结果为2950±...
金沙遗址出土的两件商代石磬,右面一件长达1.1米,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商代石磬(6月10日摄)。 6月10日,考古工作者在清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 这是金沙遗址考古发掘现场(6月10日摄)。 2006年10日开始的成都金沙遗址考古发掘再获重大发现,当天已出土珍贵文物130多件,其中包括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商代石磬、肩扛象牙跪坐人像图案的玉璋、鸟首鱼身纹金带等。 这次...
广西摩崖石刻群位于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雷婆岭。距南宁45公里,经由邕宁往灵山县道由西向东穿越雷婆岭北麓。经文物专家初步考察,摩崖石刻多为清代作品,共有书法石刻上百幅,石刻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艺术价值之高,在我国实属罕见。目前,该城区已将此列为建设“文化邕宁”工程项目,重点保护开发、挖掘,使之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和著名的旅游胜地。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委...
俑身的颜色和胎子的制作工艺相当精细火葬墓里出土的灰陶罐和上面扣合的青砖与红砖新近发掘的汉代的窑 自京津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齐庄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开展以来,天津考古人员不断有新的发现。近日,考古人员再次发现金代观音瓷像俑身,并首次发现天津地区有明确纪年的北齐墓葬。 继上次齐庄遗址发现金代观音像俑头以来,能够再次寻找到残失的观音俑身,使之成为一件完整的个体,成为考古工作者的迫切愿望。近日,考古工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