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22日电 综合媒体报道,意大利考古学家近日在地中海小岛塞浦路斯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香水生产遗址,并根据残余的香草萃取物复制了四瓶香水。考古学家表示这些古老香水至少有四千年的历史。 该遗址位于塞浦路斯首府尼科西亚西南55英里处,考古学家认为这里原 是一座面积达4.3万平方英尺的香水制造厂,于公元前1850年左右被一场大地震摧毁,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这次考古工作的领导人之一贝基奥诺(Belg...
20日,记者从沈阳师范大学了解到,近年来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关注的辽西热河生物群又有了新的重大发现,专家发现了一种古老的滑翔蜥蜴化石。同时证明了辽西地区在白垩纪早期可能与我国南方和东南亚一带气候环境较为相似,属于热带丛林性区域;同时也表明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3亿年前蜥蜴会滑翔 命名为赵氏翔龙 这种生活在距今约1.3亿年前的丛林中的蜥蜴应该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金沙遗址工作站21日宣布,历时一年的考古发掘,一处修建于商朝末期的大型建筑遗址被完整出土。 考古专家认为这处距今近3000年的大型建筑遗址有可能是古蜀高级贵族宅第,也可能是祭祀场所或大型宗庙。 这处大型建筑遗址位于金沙遗址东北部600米的一建筑工地,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房间面积是普通民宅的15倍,大量使用直径达30厘米的房柱,隔墙采用的是“木骨泥墙R...
本报讯 2006年3月23日,济南市经五纬九路的35中建筑工地发现一处元代古墓。济南市考古所赴现场进行了清理,出土门柱2个,墓志1合,装饰品1件,另有钱币数枚。 现存墓葬位于地表4.3米以下,为石室墓,由墓室和墓道组成。墓道为斜坡状,残长3.9米,宽1.4米,最深处距现地表1.32米。墓道尽头有2个石雕门柱,高90厘米,自下而上由覆莲柱础、八棱柱和石雕石狮子组成。门柱后有砖砌的仪墙。墓室顶部遭到...
3000年前,金沙遗址作为古蜀国的都邑,是何等的大气、豪华,从其祭祀区出土的器物便可见一斑。既然是都邑当然不止一个祭祀区,它的墓葬区又会在哪里?它是怎么样的规模?昨日(21日),记者经过多方打探,终于得以进入戒备森严的黄忠村四组金沙遗址墓葬区考古现场,为读者揭开这个正在秘密发掘的金沙遗址神秘之地。 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尸骨胸前放着武器 记者昨日进入考古现场时,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大...
近日,岳阳县公田镇全福村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了一座古墓,在被挖掘机破坏的一个墓室里,考古人员发现了铜镜、坟坛、瓷碗、瓷碟等。经过文物部门初步认定,该墓葬是宋朝夫妻合葬墓,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从墓的形制和规模来看,规格相当高,墓主人应为当时的贵族。 此前岳阳县移动公司在墓葬所在地修建通信基塔,施工人员在一个坑中挖出该墓。岳阳县文物管理所考古人员展示了一只墓中出土的瓷碟,虽尘封千年,仍光洁如新...
宋代古墓中出土的精美石刻 核心提示:日前,重庆江津一工地挖出宋代古墓,女墓主把自己的全身像刻在墓室上面,人像显示女主人穿的是低胸衣。这在保守的宋朝,是比较“时髦”的装束。 “日前,江津一工地挖出宋代古墓,里面的石刻精美得让考古专家也惊叹,可以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而女墓主也把自己的全身像刻在墓室上面,穿着是“时髦”的低胸衣。" ...
新华社重庆3月2日专电(记者张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完成了对一水电工程库区的考古调查工作,发现8座六朝时期崖墓。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调查发现的棺山梁崖墓群有崖墓8座,除1座为常见的横穴崖墓外,其余7座均为竖穴崖墓,从形制上可以推测为六朝时期墓葬。 考古专家指出,此次调查发现对于研究渝东南早期崖棺文化、早期土著居民历史原貌和民风民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此次考古...
新华网南宁3月2日电(吴波)华南农业大学一位教授日前在位于广西梧州市和广东封开县交界附近的古广信县新石器时期遗址上,发现了大量由史前人类栽培的古稻化石。这项发现填补了岭南史前稻作考古的空白。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统一岭南后,在现在的两广交界地设广信县。 古广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现在学术界公认的岭南文化发祥地。后来,以古广信为界,广信以东叫广...
河南洛阳定鼎门遗址考古中新发现一处北宋建筑基址。专家分析,该建筑可能是当时办理“路引条”的场所等。 定鼎门遗址发掘保护区域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赵村西南,约200亩,比1997年的发掘面积大得多。这次发掘中,在定鼎门门道外、外西南方向30米处发现了一处建筑基址,发现有3间房子的残墙、3个灶台遗迹和一个花圃等,房子长3.8米,宽不足3米。 据文物专家介绍,从定鼎门遗址...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博物馆副馆长杨泽蒙近日透露,经过近年来的深入考古研究发现,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的秦直道沿线古城遗址与直道遗迹有密切关联。 据《史记》等文献记载,秦直道始建于始皇三十五年,秦国大将蒙恬征调民夫数十万,历时两年余,终于完成了这一历史上罕见的工程。秦直道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抵秦都咸阳附近的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北),全长700多公里。 据杨泽蒙介绍,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的秦...
西藏昌都地区边坝县拉孜乡达孜村近日发现一清朝时期石刻群,总数达140余件。 据文物专家介绍,文物调查部门通过对达孜遗址各房间的勘查发现,遗址的一房间内存有多件精美石刻。石刻为独立单件品,刻于岩石或卵石之上,展现了佛、菩萨、护法神等多种佛教图像。 经清点,共有140余件,其中最大石刻高为85厘米,宽64厘米,规模较小的石刻较多,直径约为25厘米。石刻具有显著彩绘痕迹,细节刻画深刻,形态栩栩如生...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对开县明月坝遗址的发掘工作取得新成果,发现了两千多年间的典型器物。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员介绍,考古所受中石油西南油气田输气管理处委托,对位于开县临江镇明月村二社明月坝遗址的管道线施工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及钻探工作。该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此次发掘区域在遗址中心部偏西地带,沿管道线施工区布探沟14个,发掘面积620平方米,地层堆积深度在1.5米至2.5米之间。 从目前探...
河南省灵宝市北区思平村日前发现一座有纪年的晚唐墓葬,为土洞墓,墓志盖为青石料,盝顶,中间有阴刻篆书3行,每行3字,字为“大唐故成府君墓志铭”。四周阴刻八卦图形,八卦之间分别楷书阴刻天干中的“壬癸、甲乙、丙丁、庚辛”八字。按顺时针排列,再外为二十八宿星象图。四刹分别为阴刻四方方位神,即“朱雀、玄武、青龙、白虎”。这些星象、八卦、...
新郑郑韩故城西北2公里处和南水北调考古现场,在3个小河沟夹着的近1万平方米的岛状土丘上,考古人员竟发掘出深浅不一、多朝叠加的近200座墓群,以战国时期的墓葬为主,在发掘出的100多件文物中,有全国罕见的棺椁荒帷两处。昨日,现场的南水北调考古专家称此处荒帷的出土“意义堪称重大”。 万平方米内数朝人争入葬 昨日10时,在新郑市新村镇西侧的铁岭考古现场,考古人员正在一个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