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片高等级明代功臣家族墓葬在西善桥刘家村被发现。昨天,发掘工作负责人市博考古队张队长在现场向记者介绍,这片墓葬区的发现源于年前一座偶然发现的古墓,该古墓从墓砖上判断为明代贵族大墓。经过清理,这座明代古墓的尾部目前已经露出,为券顶,宽达4米,属于明代中期,墓内积满了水,尚不知是否被盗。 考古队在当地进行调查时发现,上世纪50至60年代,当地村民在建房时曾扒到过多座高等级的明代古墓。而在此次发现的...
河南省灵宝市日前发现一座有纪年的晚唐墓葬,墓主人为西周周成王之后,其墓志铭有着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 该墓葬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区思平村的西南部,为土洞墓。经发掘清理,出土墓志铭一盒、陶瓶一件、陶罐一件、器座一件、开元通宝五枚。 墓志盖为青石料,灰白色,正方形,保存基本完整。盖为盝顶,中间有阴刻篆书三行,每行3字,字为“大唐故成府君墓志铭”。四周阴刻八卦图形,八卦之间分...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其他基本建设项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006年共进行了28个田野考古项目,勘探面积48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54000多平方米,发现文物点1500余处,出土完整或可复原器物3000多件。 记者从河北省文物部门了解到,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去年进行的28个田野考古项目中,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发掘的有12项,包括易县七里庄遗址考古勘探发掘,磁县北朝墓群考古勘探及相关墓葬考古发掘,唐县都亭...
陕西省考古所专家近日介绍,考古人员在去年对陕西省泾河流域的韩家崖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后,确认这里是距今约4500年的“村落”遗址。 韩家崖遗址位于淳化县润镇王家沟村西南约500米,其西有泾河的北侧支流通神沟河由西北流向东南,东侧为开阔平坦的黄土台塬,遗址则位于台塬边缘及通神沟河东侧的坡地上。 参与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所副研究员马明志说,为配合长庆油田...
秦吞并六国,号令天下,是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大统一中央集权封建帝国,可秦人早期的都城和陵墓具体在什么地方,一直没有可靠考古资料来证明。正在甘肃礼县一带进行的考古发掘为揭开这一段历史的神秘面纱提供了重要线索。 2006年,考古工作者在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发现了一个有夯土墙和柱础的大型宫殿基址和一个保存有编钟、石磬的器物坑,另外还发现了几座小型墓葬,出土了鼎等一批青铜器物。 据此,专家认为,大堡...
本报讯 为做好南水北调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和焦作市文物工作队组成联合考古队,于去年8—12月对河南焦作徐堡新发现龙山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2500平方米。发现了龙山文化城址一座,揭露各时期房址、窖穴、陶窑、灰坑、水井、墓葬等各类古代遗迹200多处,出土大批陶、铜、石、骨、蚌、玉质器物以及动、植物遗骸。 遗址位于焦作市南约30公里的温县武德镇徐堡村东,沁河南岸,东...
经过考古专家一个多星期的抢救性发掘,1月31日,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一处面积达3平方公里的南宋州城遗址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处南宋州城遗址位于金堂县淮口镇州城村的一处建筑工地上,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金堂县文管所已布下了近20个探坑,探坑里密布的瓦砾碎片和房屋基石清晰可见。 据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刘永茂介绍,考古人员已在遗址边缘地带清理出一块1米见方的碎石板,这有可能是房屋的地漏系统...
西安考古工作者近日在位于此间西郊的秦阿房宫前殿遗址附近发掘出一座高台建筑遗址,所出土的文物和建筑形制显示出该遗址上曾有美轮美奂的宫殿建筑。有关专家认为,该建筑遗址是始建于战国秦上林苑中、被秦汉两朝沿袭使用的皇家建筑遗址。 据记载,秦上林苑位于西安市西郊约十五公里处,在渭河以南,与秦都咸阳城隔渭河相望,是战国时期秦的宫殿园林建筑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逐步扩建为壮丽的阿房宫,是秦王朝拟建的政令中心,...
在北京市文物局和房山区文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南水北调考古工作队自7月15日—11月12日,经过近4个月的奋战,对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进行了全面文物勘探工作。为确保地下文物安全,本次对全线采取全面普探(发现遗迹的地带采取重点勘探),勘探宽度自管线中线向两侧各扩30—35米,实际勘探宽度60—70米(此宽度为拆迁范围)。对所有的探孔及层位进行了详细记录,勘探工作做到每一探孔责任到人,并对所...
迄今为止陕西地区面积最大的仰韶文化房址,日前在泾水中游地区第一处大规模发掘的史前大型聚落遗址被发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房址充分显示了先民的智慧水平,特别是仰韶人当时对房屋地面及墙面的处理,令人称奇。 大型跨度房址比较罕见 该遗址位于彬县炭店乡水北村五组南约50米的泾河北岸,遗址面积达12万平方米,相当于286个篮球场。省考古研究所与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于今年6月至11月间对该遗址进行...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旭12月1日说,他们在中缅边境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大量珍贵文物。 发现文物的地点在与缅甸北部毗邻的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东北怒江峡谷的一个山梁上。今年十月中旬至十一月底,云南考古学家在这个被称作“潞西尖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地点进行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出土了一千三百余件石器、近万块陶片,考古专家初步估计这是一个距今三千至四千年的遗址。其中首...
最近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赤峰市松山区三座店洞子山石城遗址中,考古人员在一处已发掘出面积最大的(约10平方米)石圈房址中,发现了保存较为完整的白灰抹制地面。 据考古人员介绍,白灰地面分上下两层,相隔10多公分,之间由黄泥和黑泥填充。白灰地面厚度约0.5公分,虽已大部分脱落,但抹制的光滑程度仍令考古人员感到惊奇。 据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治中介绍,白灰抹制地面的发现,至少说...
城坝遗址位于川东北渠县土溪镇之渠江东岸,北、西、南3面环水,东接佛尔岩,呈依山傍水之势。遗址距县城约26公里,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派队于3—6月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和首次的正式发掘。 本次发掘工作分2个区域进行布方,布方地点都位于城坝村八队“新房子”附近,一区主要为遗址的西汉木椁墓墓地,二区为遗址。发现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木椁墓3座、...
一座古墓牵出了一群古墓。两个月前在宁波鄞州区洞桥镇宣裴村蜈蚣山东坡的一次施工,暴露了一座古墓的“行迹”,随着发掘的逐渐深入,一座又一座古代墓葬不断重现在人们面前。目前,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已近尾声,共发现并清理古代墓葬20座,出土各类文物100余件。这一墓葬群也被命名为蜈蚣山古墓群。 10月11日,鄞州区洞桥镇宣裴村蜈蚣山东坡,“鄞州区生活垃圾填埋场”...
近日,丹东市鸭绿江风景管理局对明长城丹东地区遗址进行搜寻考察,这次的搜寻工作是在13年前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的,共历时5天,行程1000余公里。工作人员对丹东境内的87.3公里的明长城遗址进行全面搜寻,随着搜寻工作的深入开展,明代窑群爱阳城“露脸”,这一发现让专家们兴奋不已。崔双来是丹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当年发现虎山明长城的工作人员中就有他,此次又应邀参加明长城遗址的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