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绿釉仓中发现了千年谷物 咱西安是六大古都之首,文物、古董伴随在我们身边。7月30日早上三爻村村民们在整修地基时发现了两千年前的谷物,这个谷不是考古的古,而是谷子的谷。 前几天的大雨让长安区东三爻村村口的地基有些下陷,今天早上村民们在对路面处理时,发现地基的东南角有些不同寻常。 施工人员:“现场挖出来个洞在洞里找到了些罐罐。” 村民们一边保护着这些宝贝,一边赶忙向文物...
墓碑上清晰可辨的字迹 昨天下午,热心市民陈先生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称在南京玄武区太平门外蒋王庙街发现了一座清朝的墓碑,记者立即与南京市博物院考古人员一起前往查看。经专家鉴定,此块墓碑字迹清晰,对研究清初历史有意义,而此墓碑距今正好300年整。 记者来到挖掘现场后发现,马路对面就是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的墓地。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这条人行横道目前正在拓宽改造,前天下午5点15分左右,工人们施工时突然...
河北长城资源调查队日前在赤城县独石口乡进行调查时,发现一处大规模的窑址群。经调查队专家初步认定,窑址群是独石口域内长城沿线烽燧、关隘及独石口城建设的主要建材制作供应处。 遗址分布范围约1万余平方米,现暴露窑址10余处,种类齐全,初步确定的有砖窑、瓦窑及烧制各类生活器皿的窑址,部分窑内尚可见到砖瓦等残留遗物。从暴露的窑址看,形状大体为圆形,窑室直径约3.5米左右,窑壁烧结面厚达0.5米。 窑址群...
考古人员在希腊北部发现两个巨型史前象牙化石,这是有史以来科学家发现的块头最大的原始象类动物牙齿。 这两个分别长达4.6米和5米的象牙属于史前动物乳齿象。乳齿象是原始象类动物,外型和长毛象相似,但它们的牙齿比较直,牙齿结构和饮食习惯也和长毛象不同。 除了发现这两个象牙之外,考古人员还发现这只动物的大腿骨和连着牙齿的上下颚骨。考古人员楚卡拉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因为从这些骨头中...
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发掘工作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已挖掘出高精丝织物、我国最早的竹扇、兼具越文化和楚文化特点的青铜器等。经专家论证,这些出土的文物将刷新中国纺织织造史、填补中国南方地区先秦人骨研究的空白、丰富中国青铜文化研究,具有很高的考古和历史价值。 记者从昨天结束的“靖安东周墓葬考察论证会”上获悉:自7月1日正式发掘以来,已清理出棺木22具。其中,纺织品文物有重大进...
俄罗斯考古工作者日前在俄南部一古城堡遗址发现了大量中国唐代风格建筑遗迹。专家推测,这座城堡很可能是远嫁回纥的中国唐代宁国公主的一处行宫。 据俄塔社29日报道,这处名为“博尔巴任”的古城堡遗址位于俄罗斯南部图瓦共和国小镇昆古尔图克附近,占地约4公顷,距离俄蒙边境数十公里。考古学家们在此发现了方形建筑物地基、与建筑物正面相连的成对楼梯、立式梁结构、支撑屋顶的雕花顶梁结构、陶制...
6月20日以来,湖南省文物局先后几次组织专家到衡山县福田铺乡云峰村,对一块巨石进行考古鉴定,初步认定其确属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 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是我国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字分9行,共77字。湖南长沙云麓峰上的禹王碑字体奇古,似蜷身蝌蚪,难以破译,郭沫若钻研3年仅识得3字。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其实此碑是宋代时人们从衡山拓来的复制品。真正的禹王碑唐代还在衡山,...
据国外媒体报道,7月30日,埃及考古学家宣称,经考古挖掘古埃及法老时期最大的战事堡垒将重现人间,该堡垒迄今已有3000-3500年历史。 这处战事堡垒处于苏伊士运河附近,挖掘地点是特尔?胡巴(Tell-Huba),考古学家发现了规模庞大的古代堡垒,挖掘出大量的士兵和战马残骸,并发现这里曾经有很深的护城河。这项考古发现让考古学家的目光追溯到公元前1560年至1081年,当时远古埃及人与入侵的希克索...
可与和田玉媲美的“玛河碧玉”家族近日新添了一位重量级成员——一块重达2300公斤的巨型碧玉石。 据新疆玛纳斯县政府有关人员介绍说,这块罕见巨型碧玉是在新疆玛纳斯河上游河谷发现的,长约1.6米,宽1.3米,高约0.8米,重量为2300公斤,色泽幽绿而质坚,碧绿中含有青色晕带。 玛纳斯河发源于新疆天山,是中国重要的碧玉产地。玛河碧玉又称天山碧玉,色泽幽绿,玉质坚硬度与和田碧...
出土的元代白瓷刻龙纹灰蓝彩罐的口、肩残片,图案很精美 每一锹下去都是一段历史 修复后的元代“钧瓷”碗 沈阳一处考古新发现,涵盖了长达2000余年的历史遗存,从战国时期的“候城”延续至明清时期的“方城”。 出土的3个元代“钧瓷”碗和一个白瓷刻龙纹灰蓝彩罐残片,做工精美引人注目。久远的底...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荥阳市豫龙镇关帝庙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保存完整的商代晚期聚落及窖穴、房基、陶窑、水井等大量文化遗存,对研究商代晚期的聚落结构、社会形态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此次考古共发掘灰坑600余座、墓葬60余座、灰沟2条、房址15座、水井9眼、陶窑6座、灶坑2座、祭祀坑7个。在祭祀坑内,发现有完整的或经过大块肢解的牛骨架,个别灰坑内,发...
根据意大利考古学家最新考古发现的证据,沿着球道扔石球可能在古埃及相当受欢迎。他们距埃及首都开罗以南90公里的斐尤姆地区的纳尔默特奥斯发现一处古代建筑遗址,其中保留着一条室内保龄球道。球道长约4米,宽20厘米,深10厘米,球道中央有一个直径10厘米的正方形凹坑。在凹坑下面发现了一个装满细沙的大陶制花瓶。考古学家还注意到,两个石球直径不同,一个适于正方形凹坑,另一个则能沿着球道平稳滑行。 据介绍,这...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荥阳市豫龙镇关帝庙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保存完整的商代晚期聚落及窖穴、房基、陶窑、水井等大量文化遗存,对研究商代晚期的聚落结构、社会形态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此次考古共发掘灰坑600余座、墓葬60余座、灰沟2条、房址15座、水井9眼、陶窑6座、灶坑2座、祭祀坑7个。在祭祀坑内,发现有完整的或经过大块肢解的牛骨架,个别灰坑内,发...
昨天,东南早报刊发了“偏远山村发现宋代宰相所立墓道碑”一文后,昨天上午,文史爱好者王赞成先生又在同一座山上有了新发现,他寻找到另一块宋代宰相曾公亮为其母亲所立的墓道碑。墓道碑距离曾公亮为高祖母所立的墓道碑不远。 曾公亮为他母亲所立的墓道碑比高祖母的那块相对矮一些,露出泥土的只有1米高,碑身厚度约20厘米。 文史工作者杨清江称,墓道碑一般用于指明墓葬方向的路标,古代只有身...
CCTV.com消息(午夜新闻):位于陕西西安乾县附近的乾陵,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与丈夫唐高宗李治合葬的陵园。考古学家近日发现,乾陵名义上是一个陵园,实际上却有两个陵园。 专家通过考察文献,对比乾陵和献陵、昭陵的石刻规模发现:乾陵有两组代表帝王级别的三出阙,而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和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都只有一组。乾陵的石刻在数量和规模也远远超过献陵和昭陵。 根据史料记载,唐高宗李治去世前立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