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近日从“南海Ⅱ号”探摸现场获悉,考古专家在探摸的过程中,发现了两管铳炮。据推测,这两管铳炮可能是当年“南海Ⅱ号”为防御海盗所用。 为何一艘明代商贸船会装有火器?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分析说,明朝火器发达,受海盗、倭寇的困扰,当时的很多商贸船都配备了火器。 专家认为,此次发现的两管铳炮可能与明代海禁期间海盗、走私的历史有...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考古专家宣称,埃及尤纳斯金字塔附近的考古遗址处发现一个大型古埃及贵族妇人石棺墓。 这处考古遗址叫做萨奎拉(Saqqara),位于开罗南部15英里,考古学家发现这处古墓的建造历史要比墓主死亡时间早600年。开罗大学考古探险队负责人奥拉?阿古兹伊称,这项考古发现对于揭示古埃及神秘历史文化具有一定作用。 阿古兹伊说,“古墓主人的名字叫塞克亨门特?内弗瑞特(Sekhe...
近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在长寿区江南镇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一处大型汉、六朝墓群——大湾湾田墓群。该墓群由大田堡、大湾湾田、大地坝、邓家湾等多处墓地组成。经踏勘,初步确认该墓地分布面积达50000平方米。墓群东临江南镇新场,分布于沿长江边的一系列山嘴上。 调查工作中发现了三座已经完全暴露于地表的墓葬,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市文物考古所垫资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清理的三座墓葬均为汉墓,时代跨越了西汉晚...
地处陕西省北部的安塞县日前发现一处石窟浮雕群,约有上百尊雕像。经文物专家初步考证为中国北朝时期的作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安塞县位于延河上游,夏、商、周时期为白狄游牧地,元蒙哥壬子年(公元一二五二年)设县,沿用至今。有关史料显示,南北朝时期由于大力提倡佛教,造佛寺、塑佛像、释佛经、传佛学形成高潮。以至“招提栉比,佛塔骈罗”。 此次发现的石窟浮雕群位于安塞县城北区,...
8月14日下午,在淮安市涟水县金城桥东侧的南水北调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挖掘出一座明代古墓。淮安市博物馆考古专家尹老师表示,根据已经出土的墓志铭内容可以确定,该墓是明代夫妻(妾)合葬墓。 古幕发现点在金城桥东侧的涟水总干渠北岸,濒临河床。该古墓所在地刚好处于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涟水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二号标段。当一号标段施工人员在地下安装约1米粗的排水管道时,管道在此处却突遇“障碍...
记者从内蒙古扎兰屯市国土资源局获悉,近日,中国地质大学专业人员在内蒙古扎兰屯柴河景区火山地质遗迹勘察中发现奇特景观石塘林。这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至今发现的又一处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石塘林。在此之前,在阿尔山天池林场大黑沟一带也发现了一处壮观的石塘林。 走进石塘林,就如走进天然、完整的火山岩地质博物馆。塘中岩石滚滚,宛如一条波浪起伏的石河,是由子宫山火山喷发后岩浆流淌凝成。经过千百年的风化和流水冲刷...
本报曾经报道过六安经济开发区古墓葬分布密集的消息,其墓葬无论从数量还是年代上都是国内非常罕见的。近日,考古工作人员又在经济开发区境内的白鹭园发现了大型的古墓葬群,与周边分布密集的小型墓葬群相比更为壮观。 从地理位置看,白鹭园古墓葬区应为这一带古墓葬的中心区,位于经三北路以西、老油库以东、皋城东路以北、许继慎路以南。南北约1000米,东西约800米,总面积为800000平方米。区内明显可见的古墓葬...
澳大利亚、法国与柬埔寨组成的考古团队,近日获得美国太空总署协助,以雷达扫描如今深埋在柬埔寨吴哥市住宅区与农业开发区之下的高棉帝国古城旧址,发现这个古城比原先预估大至少3倍。在9至16世纪,这里曾是全球最大的繁华都市,13世纪时发展达到巅峰,人口数以十万计。 据报道,这座古城以吴哥市为中心,城区往南北延伸20到25公里,远超出吴哥市的城墙。研究人员发现,古城区内有数以千计的水塘,灌溉网十分复杂,还...
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15日报道,土耳其考古人员日前在发掘土西南部古城拉布兰达时发现了一座古代教堂废墟。 报道援引阿纳多卢文明博物馆考古学家尼尔京·森图尔克的话说,拉布兰达古城位于土耳其穆拉省米拉斯镇,考古人员非常重视这次发掘活动,今后一段时间,他们将把精力专注在这个新发现的教堂上。 据介绍,拉布兰达古城至少建于公元前5世纪。在古代,拉布兰达靠近小亚细亚西南部濒临爱琴海的卡里亚,往南...
“头戴头盔,身穿铠甲,手持宝剑,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这是芦山县文物专业人员对刚刚发掘的一座西汉墓墓主形象的生动描述。根据出土的兵器推测,墓主可能是一名带兵打仗的风云人物,官衔应为将军级。省考古研究院专家称,此次发掘的西汉中晚期土坑墓,以及从中发掘出的青铜鼎之多、兵器之精湛,全省都很少见,具有较高的考古和研究价值。 12日中午,省考古研究院院长...
大兴发现明代火葬墓 本报讯 (记者 李琦) 昨天,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表示,该所与大兴区文管所对大兴区新城北区8号地段地下文物埋藏区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已基本结束。发现了自汉代至明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陶窑、水井等遗迹,发掘出土了铜镜、陶塑动物、陶耳杯、陶罐、铜钱等文物。 本次发掘汉墓4座,均为土圹砖室墓。这些墓曾遭盗掘,尸骨较为零乱,墓壁砖多已被起走。随葬品有铜镜、陶狗、耳杯、五铢铜钱等。其中1...
保加利亚考古学家日前在保东北部濒临黑海的卡利亚克拉角一处墓葬中发现珍贵的中世纪金银饰品,部分饰品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保通社15日援引保科学院考古学院佩特鲁诺娃院士的话说,其中一件缀有金片的银制头饰为保考古学家迄今仅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出土金银饰品还包括耳环和戒指等,上面镌刻的文字因年代久远,腐蚀严重,已无法辨别具体内容。 佩特鲁诺娃院士说,根据墓葬中的陪葬品数量和工艺,可以初步判断墓主...
大兴新城发现4座汉墓。昨天,北京市文研所表示,该所在对大兴区新城北区8号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后,发现了一批自汉代至明代不同阶段的墓葬、陶窑、水井等遗迹。 此次发掘的4座汉墓均是土圹砖室墓,有墓道和墓室。 遗憾的是这些墓都曾遭盗掘,尸骨较为零乱,墓壁砖多已被撬走。一同出土的随葬品种类繁多,其中包括铜镜、陶狗、耳杯、五铢铜钱等,其中一面保存较好的铜镜,未锈蚀部分仍然闪耀着金属光泽。
墓葬群发掘现场 近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会昌县西江镇大田村王江湾小组马尾湾瑞赣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发掘出一处明清时期的大型客家墓葬群。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队、副研究员杨军介绍,这次发掘出的墓葬群共有大小墓穴20个,大多为长方形砖石墓,是一许姓家族的家族墓葬。其中既有一次葬的墓穴,也有二次葬的墓穴,既有同穴合葬墓,也有异穴单室墓。据了解,二次葬是客家人一种久远的葬俗,是南方客家人返迁历史的重要证明。这...
此化石为一退休老人在茶店子某工地购得,经专家考证,与龙泉、彭州曾经发现的化石一致 昨(15)日,蒋先生打进本报热线,称“捡到一个远古时代的动物化石”,希望媒体帮忙鉴宝。在成都市茶店子育苗街蒋先生家里,记者见到了这个“动物化石”。石头长约20厘米,重约1千克,形状很像动物肋骨。经专家鉴定确是东方剑齿象化石,据介绍,这在成都市区内还是首次发现。 收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