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动手搭古建筑模型,听专家讲古建筑知识,参观典籍博物馆……近日,近200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走进典籍博物馆大课堂”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 首场活动以国家典籍博物馆首展之一“样式雷图档精品展”为依托,建筑学家梁思成哲嗣、知名记者梁再冰,中国古建筑模型工艺师赵广智与少年儿童在现场进行了互动。 据悉,“走进典籍博物馆大课堂”系列活动将陆续推出面向中小学生的雕版印刷、石刻传拓、古籍装订、书法、剪...
新华社记者潘思危摄 11月4日,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右四)与学生们一起观看古建筑模型搭建。当日,位于北京的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走进典籍博物馆大课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近200名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了解学习中国建筑思想和文化传统。这是国家典籍博物馆利用展览和专家资源,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项尝试。
为进一步加强宁波市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课程建设,切实做好基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更好地实现爱教基地的可持续化发展。10月28日,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课程编写专业人员参加了宁波市社会实践大课堂的课程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 会议听取了中国渔文化艺术村课程开发建设的经验介绍、典型基地课程展示,以及特色课堂教学的观摩,如:非遗技术—鱼拓、手工技艺—鱼结以及用废旧木板做成创意的木版画...
10月19日,一场由学校出资为高三学生办的画展在长沙开幕,一幅幅油画、速写、素描在市民眼前亮相,吸引了近千名美术爱好者前来参观。艾蒙奇艺术培训学校执行校长肖萧介绍,该校“黔行!前行!”作品展展出的近200件美术作品,全是该校的高三学生在贵州施洞的写生作品,画作装裱和布展,全部由该校师生完成,费用由校方出资。 肖萧说,一直以来,社会把高考称作“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但教育的观念和制度也在这些年...
“今天上课感觉穿越了一把……”10月10日,武昌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新生管冰莹刚一下课,便在自己微信好友圈里“秀”出了自己开学第一节专业课—汉语书法的感受,引来不少同学的围观和点赞。 10日上午8点,一堂别开生面的书法课在该校一教201正式开始。与平时上课不同,上课的学生不带课本而要备齐笔墨纸砚,老师上课方式也变成了挽着袖子带学生一起写毛笔字。 “看到了没?毛笔字写右...
日前,桐庐县博物馆举行了暑期的最后一次第二课堂活动——暨“触摸历史、感受文化”体验营活动,来自各地的小朋友在没有家长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完成了所有活动内容。活动最后还举行了颁奖仪式,给表现优异的小朋友颁奖、合影。在一片掌声和小朋友的欢呼声中,桐庐县博物馆结束了暑期最后一次体验营活动。 很多家长表示,由于体验营活动家长不能陪同,孩子们在活动全程都必须自己动手,亲身参与,让孩子的自立能力得到了...
今后大学生在高校也可以学习黄梅戏、花鼓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8月21日,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利用发展以及保障监督方面都作出明确规定。 当前状况:传统民间文化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 当前传统文化遗产面临严峻考验,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唐跃介绍,很多传统民间文化面临...
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博物馆本报记者卢旭摄 不懂艺术不应该成为我们不带孩子走进博物馆的理由。因为去博物馆参观,我们的任务不仅是给孩子讲授知识,而是和孩子一起亲近艺术,用心感受美。 2015年起,艺术素质测评将作为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艺术素质将要挂钩中高考成绩的这个信号,表明国家正在大力推广艺术素质教育。作为家长,要思考现在抚育的是未来的公民,孩子今后能否成为一个有修养、懂...
正值暑期,前来参观博物馆的青少年络绎不绝。作为我省最大的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怎样提升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探究历史文化的兴趣,使博物馆真正成为教育机构的补充设施、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呢? “第二课堂”是所有城乡青少年共有的课堂。为将博物馆真正建设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近年来,安徽博物院积极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内容,结合本省、本馆特点,以积极互动、启发诱导式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
7月28日,由成都市文明办主办,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和杜甫草堂博物馆承办的“武侯学堂”和“暑期诗歌训练营”同时在成都开课。同一天,四川博物院即将于8月2日开课的“恐龙考古小课堂”也向小朋友们发出邀请。 这个暑假,博物馆的公益课堂活动比天气更热。但受制于安全、人员等多方面因素,公益课堂被家长和孩子热捧的背后,却都面临着名额“僧多粥少”的问题。怎样把好事办得更好? 公益课堂热: 博...
日前,长沙召开“关于让‘国学经典’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建议”市人大代表建议重点督办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芮英姿、副市长夏建平出席。 在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杜有志提交了《关于让“国学经典”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建议》,在建议中指出,诵读国学经典,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提升人文素养。市教育局副局长缪雅琴介绍,为促使中小学重视国学经典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今年我市出台中招...
继今年4月26日首次开办夜场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在5月3日、10日、18日3天再次开设夜场展览,让热爱艺术的观众大饱眼福。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应邀做客人民日报、人民网《文化讲坛》栏目,畅谈“奇妙夜”背后的博物馆。 名展、夜场、周末日,多种机会让人踏进博物馆 国博自开办夜场以来,已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同。博物馆开夜场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新鲜,但对国博来说,这次是迈出了重要一步。 ...
学校组织参观博物馆并不少见,但把中学拓展课开进博物馆,却并不是常有的事。上周三,上海江宁学校拓展型课程首次尝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里“开课”,八(2)班的学生就在该馆馆长蒋昌宁的带领下,在上海纺织知识里“遨游”,从中细细品出上海历史。 校长吴庆琳介绍说,这项《长寿社区教育共同体社区博物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市级课题,旨在探索社区和社会资源,补充课堂教学资源的局限。“博物馆资源究竟怎么利用?...
2014年4月8日上午,香港蘇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其中近四十年未公开展览的克拉克旧藏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于著名古董商坂本五郎专拍中瞩目亮相。最终以1.4684亿港元,被一位日本藏家收入囊中,创定窑瓷器拍卖最高价。 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1.4684亿港元成交 五大名窑之“定” 这件北宋定窑八瓣花式大碗胎质细腻,器形端庄,碗内划花线条流丽生动,釉面柔润,色呈牙白...
学生集体欣赏中国文物 寇优老师向学生展示唐寅字画 据国家汉办网站消息,英国Rosendale孔子课堂近日收到了一批来自大英博物馆的珍贵文物,用来作为汉语课堂文化教学的资源,借期为一个月。其中包括秦俑,秦朝酒樽,青花瓷,唐寅字画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展品。这批珍贵的文物,历史悠久并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文物抵达后,Rosendale孔子课堂的寇优老师与陈竹君老师将文物带进课堂,向学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