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随着马蹄寺石窟群文物数字化保护立项工作的启动,标志着马蹄寺石窟群文物开启数字化保护进程。目前由市文保所协同专业机构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该石窟群11个重点洞窟数字化保护项目立项勘察和初步测绘工作。 马蹄寺石窟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中国早期石窟的典型代表,始凿于公元5世纪初十六国时期,现存大小窟龛70余个,造像500余身,壁画1200多平方米。由于地处祁连山森林腹地,常年阴雨潮湿,许多洞...
“奔向未来——儿童数字化游乐空间展”于11月3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2015年适逢中国和加拿大建交45周年,2015年至2016年又为“中加文化交流年”,该项展览作为“中加文化交流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的鼎力支持。 整个展览依托先进数字化设备技术,旨在为广大儿童提供一个绝佳的操作平台,以互动游玩的方式,让儿童在欢快的环境中自己动手探索科学,感知世界。 该展览共设有13组数字...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越来越多的古遗址在战争中毁于一旦,世界各国考古学家和技术工作者都在积极开动脑筋,以免人类历史遗迹被破坏殆尽。对现存古迹进行数字化保存成为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目前,美国哈佛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的考古学家正在利用3D影像记录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控制区的所有文物,希望能在古遗址彻底消失之前留下它们的数字资料。 自2014年6月以来,“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攻城略地...
11月2日,故宫博物院与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签署第四期“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合作协议。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与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的合作始于2000年,每5年为一个阶段,迄今已经进行了3期。双方合作的主要目的为:研究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采集和保存文化遗产信息;利用虚拟现实等手段,把故宫文化遗产介绍给全世界观众,更好地展示和宣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双方已共同组建了我国文博界第一个中...
借助全新虚拟实景技术等高科技,在10月15日至19日举行的第九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原真记忆·浙大敦煌”的1∶1高精度复制的敦煌壁画,让众多观众留连忘返,留下深刻印象。 事实上,不仅是这个博览会上,现在如果想看敦煌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的第220号石窟,不用去西北大漠。在现代科技帮助下,研究者甚至可以在杭州得到比亲临莫高窟更加精确的研究材料。 与原洞窟一模一样的“石窟”,就建在浙大紫金港...
七岩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留晖村,山势嵯峨幽深,东西峰峦栉比,悬崖壁多天然洞穴,有的空间壮阔。现有东魏神龟二年(519年)佛教摩崖记事碑,表明至少在公元六世纪初即有佛教活动。自此佛教活动遗存历代多有,在定襄城乡有很大影响力,香火布施者绵延不绝。现存20块摩崖石刻及碑刻等,年代从东魏、北齐到唐,内容涉及民间佛教信仰、历史地理、古代官制、民俗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并不多见,特别是公元840年唐代日本高僧...
近日,由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首都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海内外高校及科研与出版机构、文博系统的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以“古籍数字化实验室建设”为主题,重点探讨中文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手段、数字文献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简繁体转换与古籍数据库字形处理、数据库与网络出版、基于自动排版的古籍个性化出版等前沿课...
2015年7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实施的杭州市灵隐飞来峰造像数字化考古调查工程(一期)正式启动。 飞来峰造像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上,有造像380余身。分布着中国五代至元代时期的佛教石刻造像,是浙江规模最大的一处造像群。中国中原地区的石窟艺术,从晚唐开始就走向了衰落,而此间的五代、宋、元石刻造像正好弥补了这一缺环,特别是元代的造像,刀法洗练,线条流畅,堪称我国石窟...
云和作为抗战省会所在地,留下了报纸、期刊、专著、题刻、遗址、文物、人物的图片等大量原始的出版物。日前,随着《云和抗战文化》数据库的顺利建成,这些珍贵的史料通过拍摄、扫描、文字识别,全文数字化后,实现内容的显示、检索功能。 《云和抗战文化》数据库分为烽火省会、铁血捍卫、浙铁纪事、细菌侵略、人物履历、红色印记、抗战研究七大板块。整个数据库的建设分别采用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来体现。目前数据库已达到6...
8月27至28日,值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五周年之际,“重新发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2015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论坛”在河南登封召开。本届论坛由国际古迹理事会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ICOMOS-CIPA)、河南省中视新科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主办,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和新登集团·郑州中禾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本届论坛主题“重新发现”的内涵,既...
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按照国家文物局的部署,河北省文物局自今年5月起着手组织省内优秀抗战题材展览数字化项目工作,并于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夕,完成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我们在太行山上”、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基本陈列展览两个数字化展览项目,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开放。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我们在太行山上”数字化...
数字化将观星台、嵩岳寺塔等带给全世界 昨天,“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在登封市开幕,来自8个国家的7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嵩山脚下,围绕“重新发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主题,深入探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数字化问题。当天上午,“数字天中”项目宣布正式启动。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30周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5周年。与会专家认为,嵩山一带是中国古代文明核心地区...
昨日,“2015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在登封举行。7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将围绕“重新发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纪念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5周年”主题,进行为期两天的讨论。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名誉会长王文超、省政府党组成员路国贤、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丁世显、副市长杨福平等参加论坛开幕式。 2015年是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30周年,也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