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开幕仪式现场 展览现场 8月28日,由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合作推出的“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暨敦煌研究院建院70周年数字化成果展”在敦煌研究院兰州分院艺术馆开幕。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膺,以及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文联、省文物局领导,省直文博单位领导、敦煌研究院职工及社会各界嘉宾参加了开幕仪式。连辑在开幕仪式上致辞并与李膺共同为展览启幕。 本次展览首次...
近日,一篇《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图文在微信上火了起来,“萌萌哒”的雍正动画形象配上时下流行文字,受到微信用户热烈转发。 这条微信的发布者为“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平台,而动画的创意灵感源于故宫博物院藏书画文物《雍正行乐图》。原本严肃的古画到了微信中,立马变了样。 在古色古香的画面中,“渔夫”雍正在河边优哉地泡着脚丫,边搓边说“朕……脚痒……”“琴师”雍正独自在树下抚琴,“我们做朋友...
为了留住中国唱片“百年好声音”,中国唱片总公司2011年启动了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根据该公司22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一季度,中唱共计完成近两万条开盘胶带母版、6000余面金属母版的数字化采录,同时完成了媒资管理系统和蓝光光盘存储系统的建设。 老唱片诞生于19世纪末,我国有记载的第一张唱片是1904年录制的京剧孙菊仙唱腔。至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胶木唱片已完全停产。 据项...
中唱公司的唱片资料库 上个世纪40年代末的老唱片 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讲话,四大须生四大名旦的经典唱段,王人美、周璇的曼妙歌声……这些上个世纪留下的珍贵声音文物正在通过数字化永久保存,并将再次面世,总量多达17万套以上。 一项刻不容缓的浩大工程,正在天宁寺旁一条不起眼的胡同中悄然进行。坐落于此的中国唱片总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老唱片库,保存着17万套磁带母带及老唱片金属模...
日前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就是“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的一个重点项目。由财政部出资、中国唱片总公司主管并实施的“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首批800万元启动资金已全部到位,目前该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据该项目负责人之一、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编室主任张晓红介绍,该项目立足于对全...
采录员正在音频采录室进行老唱片的数字化采录。 本报记者 方非摄 “大中华”唱片 1949年6月出版的第一批唱片之一《扭向新中国》,这是人民唱片事业的开端。 《沙洲王子》1986年出版,中国第一盒录像带。 越剧《血手印》 中国第一张立体声大密纹唱片(即第一张立体声唱片),1980年出版。 《黄河大合唱》 1959年出版,中国第一张密纹唱片。 唱针,划过唱片上密密匝匝的...
“西藏格萨尔说唱、八大藏戏、传统舞蹈等多个非遗项目的全媒体资料,目前已统一录入数据库,并向公众免费开放,实现了资源共享.”西藏自治区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吉吉28日说. 藏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浓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起,西藏启动大规模的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由自治区图书馆具体负责非遗素材收集整理与录制工作,使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获得新生. 截至目前,西藏已收集记录稿1...
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启动以来,引发了国内各界学者的强烈关注。昨日,记者从节目组了解到,他们车队一行人于26日走到了世界文化宝库――敦煌。这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主持人王志也在时隔十年后再次与被称为“敦煌女儿”的著名历史学者樊锦诗进行了对话。 节目组向记者介绍,“丝绸之路万里行”全媒体采访团7月19日从西安出发,经过宝鸡、天水、兰州、张掖、嘉峪关后,26日走到了国内段的第7站敦煌,并...
近日,史密森博物学院秘书长G.怀恩克劳夫(G.WayneClough)首开先河,出版了名为《两个世界的精华:数字时代的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的电子著作,为史密森博物学院在藏品数字化、研究众包化、以及如何广泛吸纳公众对藏品的阐释等方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在书中写道:“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在青年一代得到普及,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我们教育及文化机构的每个人都在努力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博物...
“西藏各流派精品唐卡、格萨尔说唱、藏戏等大批非遗的全媒体资料,将按计划统一录入数据库,并向公众免费开放,实现资源共享。”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阿旺旦增对记者说。 藏文化底蕴深厚,数据显示,西藏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800个,其中很多都以鲜活状态存活于民间。2013年起,西藏启动大规模的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使许多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遗产获得新生。 据介绍,昌都锅庄、芒康弦子、丁...
记者从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来自浙江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天津测绘院、大同勘察测绘院、北京则泰集团公司及云冈石窟研究院等多方专家学者日前在云冈石窟研究院共同探讨了高浮雕石窟三维数字化过程的工作规范,有望今年年底编制形成一套完备的石窟寺数字化规范乃至中国的行业标准。 据了解,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西部窟群包括第21至45窟,大多属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以后的作品。其中...
2014年5月14日,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召开了地震遗址遗迹数字化工程数据成果专家验收会。国内文化遗产三维数字化采集应用方面的5名专家:故宫博物院胡锤研究员、南京博物院张小朋研究员、内蒙古博物院李少兵研究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数字城市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朱杰、易游无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谈星东应邀参会。省文化厅计财处、省文物局纪检员、省文物局博物馆处,项目实施方重庆点至科技有限公司,监理方四...
记者7日从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来自浙江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天津测绘院、大同勘察测绘院、北京则泰集团公司及云冈石窟研究院等多方专家学者日前在云冈石窟研究院共同探讨了高浮雕石窟三维数字化过程的工作规范,有望今年年底编制形成一套完备的石窟寺数字化规范乃至中国的行业标准。 据了解,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西部窟群包括第21至45窟,大多属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以后的作品。其中第...
莫高窟第45窟阿难(盛唐)。吴健 摄 历经劫难的四大名窟如何平衡保护与开放 考验保护者的智慧和定力 甘肃敦煌,在汉唐时期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重镇。作为中西方文化汇合点的敦煌,境内有四大石窟之一的莫高窟,虽经飞沙走石、历代劫难,却仍难掩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千年风光,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作家冯骥才称之为“一部放在沙漠上壮丽无比的佛学图典”;而古丝路东段重镇天水(旧称秦州...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瞬时风靡海内外,它对博大精深且异彩纷呈的中国饮食文化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整体呈现,从物质文化的一个侧面揭示出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对大部分中外观众而言,影片“探索发现”的旨趣,展现了一种未知的文化奥秘。 在精神文化方面,有什么足以代表中国全民性的文化遗产,又能提供整体呈现和局部检索的双重便利呢?前不久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的重大项目“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由中国民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