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资料图 图文无关 记者从青海省文物管理局获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青海范围的工作已进入尾声,此次普查为该省的64852件(套)文物建立了数字化档案,至此6万多件“国宝”有了“电子身份证”。 据介绍,历时4年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将于2016年12月结束。青海省的普查涵盖1949年(含1949年)以前,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
古籍普查过程中,文保人员为古籍装上护夹 “江南望族的生长图景是怎样的?与地域水土的关联在哪里?作为北方省份的作者,我很想对此有所了解,以作为写作的资料储备。但是,平常又没有集中的时间去南方城市或大型图书馆查找资料。”陕西安康籍的散文作家陈文芳在微信朋友圈说,“偶然,在网上看到梨洲文献馆平台,点进去看,发现有一系列的南方家谱,还有诸多古代文人著作,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瞬间有一种得来全不费功...
昨天(10 月 27 日),史密森学会 (Smithsonian) 美国艺术档案馆 (Archives of American Art) 宣布其收到了沃尔顿家族基金会 (Walton Family Foundation) 提供的首笔三年资助款项。据悉,这笔资金总额高达 9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610.11 万元),旨在支持馆内集藏的日常数字化工作。艺术档案馆必须按额度使用三年分期给予的资助善款,...
405幅由法国伯希和考察队于1908年拍摄的莫高窟照片高精度数字复制件,于10月14日正式移交给敦煌研究院保存和研究使用。这些珍贵图片的回归,对敦煌石窟保护、石窟考古、文物数字化、图片信息储存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日,敦煌研究院举行了法国吉美博物馆赠送的伯希和考察队拍摄的莫高窟照片数字复制件移交仪式。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表示,伯希和考察队所拍摄的照片以及伯希和在此基础上取得的研究成...
9月21日,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透露,该院与英国国家图书馆下一步的合作中,将重点关注藏经洞出土的文物,探索如何实现全球共享。 王旭东说,因为这些文物分散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博物馆,现在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可能性,“希望通过与大英图书馆的合作,能邀请其他合作伙伴加入这个项目,推动藏经洞出土文物的数字化,实现全球共享。” 正在举行的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上,...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2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透露,该院与英国国家图书馆下一步的合作中,将重点关注藏经洞出土的文物,探索如何实现全球共享。 王旭东说,因为这些文物分散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博物馆,现在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可能性,“希望通过与大英图书馆的合作,能邀请其他合作伙伴加入这个项目,推动藏经洞出土文物的数字化,实现全球共享。” 正在举行的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上,敦煌研...
法国商务投资署将于9月15日-19日组织以法国国家古迹中心牵头的7家法国企业访问中国,旨在实现中法两国在文物古迹数字化上的新合作。 据法国商务投资署的官员介绍,此次活动是“创新法国”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文化、科学技术等多领域。法国访华代表团中有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其中包括机器人技术、营销平台出版、运用3D建模的文物数字化/文物增强化以及虚拟参观和虚拟收藏。该代表团将在第七届«博物馆...
来自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正对山西永乐宫进行数字化处理,旨在永久真实地保存永乐宫文物信息,同时供游客通过多种渠道欣赏和了解永乐宫艺术文化。 据永乐宫文管所工程科科长王永胜介绍,永乐宫数字化项目内容包括纯阳殿、三清殿、重阳殿、龙虎殿四座大殿的壁画数字化,三清殿和纯阳殿平綦顶彩绘壁画数字化,三清殿高浮雕三维建模、数字摄影,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塑像数字摄影,永乐宫一门三殿及其周围环境全景漫游等...
不到西藏是否可以全方位欣赏当地的文化风情?全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把其变成了现实。 记者从西藏昌都市文化局了解到,独具康巴文化特色的昌都锅庄、芒康弦子、丁青热巴等6项国家级非遗,目前已正式完成数字化保护工作,其成果将领先西藏其他非遗项目,首批登上全国非遗数字化保护管理共享平台。 昌都地处川滇藏“金三角”核心区,是康巴文化腹地。康巴文化作为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康巴藏族果敢豪...
8月8日至9日,由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清华大学、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美术学院,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以“重现生机”为主题的本届论坛,旨在总结和分享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经验,探索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并将其融入民众生活,帮助文化遗产重拾活力、重现辉煌。 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24个国家和地...
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呼吁—— 呵护古村落文脉的完整与延续 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日前在清华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重现生机”为主题,为传统文保方式与高新技术提供了交流与展示平台。很多专家学者都谈到,我国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个村落,古村落保护迫在眉睫。而汇聚中外专家智慧给保护、利用古村落开一剂良方,正是本次论坛的目的。 “金溪样本”受到广泛关...
8月8日至9日,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2016)主会议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机构、300多位参与者出席会议。本届国际论坛,由国际文化遗址记录科学委员会(CIPA)、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CHINA)、清华大学、海淀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美术学院,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共同承办。 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
8月8日至9日,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在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论坛由国际文化遗址记录科学委员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清华大学、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美术学院,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承办。 论坛以“重现生机”为主题,分多个会场进行多场专题报告、青年计划和跨界对话。在专题报告环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通过梳理国内外数字遗产开发成果,提出数字遗...
古籍数字化,就是与时间赛跑,目前很多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领域是空白”。兰州大学图书馆馆长沙勇忠8月10日表示,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全国古籍以“数字化”形式挖掘保护、高效利用,已迫在眉睫。 当日,全国公共与高校图书馆古籍数据库建设研讨会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个图书馆馆长及专家学者研讨全国图书馆在古籍数据库建设领域的经验及面临的问题。 2007年开始,中国启动了相关古籍文...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该院数字化考古采集工作近期正式启动,将在三峡库区的巫山大水田遗址开展试点。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徐进介绍,数字化考古采集工作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还原考古现场,考古人员首先用无人机进行低空航拍获取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再通过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来处理数字影像,最终生成三维模型、正射影像图和数字表面模型等数字化成果。 据了解,此次试点勘察的巫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