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二号墓发掘出完整车乘 占地10万平方米的秦安战国墓 为战国晚期戎人贵族墓葬群 具重要史学价值 盗墓贼虎视眈眈 令文物部门头痛不已 位于秦安县五营乡的战国墓葬群,因频频被盗,8月28日,接到秦安县文物局汇报后,省文物局派考古所专家进驻该墓葬群展开发掘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发掘,截至11月初,经过专家对已发掘的三座墓葬出土的一辆豪华车乘及贝币、青铜器、骨头饰品等文物进行鉴定,该墓葬群系战...
7月2日,考古人员在清理一处车马坑。今年2月起,文物考古人员对河南省林州市一建筑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共发掘清理出战国时期各类中小型墓葬近百座,车马坑两座,出土了200余件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玉石器和陶器等,其中青铜礼器约100件。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战国晚期韩、赵、魏边界的划分,以及战国晚期豫北地区中小型墓葬的布局形制、丧葬习俗、器物组合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7月2...
由于史书记载不祥和考古资料缺失,长期以来,对于生活在中国西北的戎人及其历史文化,认识上一直比较模糊,正在进行的甘肃张家川重大考古发掘,为之提供了丰富且罕见的考古资料。 “今年发现的车辆很完整,出土的其他文物也十分重要和精美,对于戎人的历史文化,我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负责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现场发掘工作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广济说。 2006年7月,张家...
近日,来自淮南和浙江余姚的4名盗墓贼,为了盗取潜山县一处尘封两千多年的贵族墓葬,竟用上了雷管、炸药、砍刀和绳子,连平日考古用的洛阳铲也成了盗墓贼的帮凶。他们几乎洗劫了里面的所有文物,正准备将盗窃的文物辗转千里出售时,被江苏警方截获。截获的28件文物中,14件为国家珍贵文物,其中一件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的漆木器——虎座鸟架鼓,只在湖北的曾侯乙墓中出土过,我省还是第一次发现。 案发江苏警方“...
战国晚期的青铜匕首 西汉早期的铁剑 战国墓中的料珠 日前,记者与宁波考古所的相关负责人一起赶赴千里之外的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龙口村考古现场。在满是文物碎片的院子里,记者见到了已经4个月没有回过家的李永宁和许超。 李永宁是个爱说爱笑的人,爽直的他见到“家里人”后,话匣子就一直都没停过。他告诉记者,他们现在住着的这栋裸露着水泥墙面的两层小楼,前面对着的就是...
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县的马家塬战国墓地车辆有望整体搬迁。记者获悉,10月18日至19日,甘肃省文物局在天水市主持召开了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车辆保护及搬迁方案专家论证会,再次邀请从事考古和文物保护的专家,对甘肃省考古文物研究所和陕西考古研究院提交的方案进行了论证。 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县的马家塬战国墓地于2006年发掘以来,因其规模大、规格高、形制独特等备受各界关注,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
遗址全貌 出土的文物 今年4月份,中原西路打通工程的施工人员正用推土机推土,突然推出了几个陶片。考古人员得到上级批准后,及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昨日,考古队向记者通报了这里的最新进展:已发掘出6个战国墓葬和15个新石器时期的灰坑。 昨天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了荥阳市乔楼镇上河村边的这个遗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多名专业人员组成的上河遗址发掘队正在这里工作。据发掘队的于队长介绍,他们已发掘...
从3月7日开始的京沪高速铁路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至昨天已基本结束,在10余天紧张的野外工作中,我市考古工作者在黄埭镇发现了与“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鸿山越墓相类似的战国早期墓葬土墩、在唯亭镇发现了与草鞋山遗址相近的青墩遗址。据称这是近年来我市北部区域比较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 京沪高速铁路在我市境内全线长约60公里,从东往西依次通过昆山市、工业园区及相城区。省文物局...
近日发掘的湘潭县杨嘉桥镇蛟托村墓庐山古墓群104号墓,是考古人员在我省境内首次发现的战国圆形墓葬。墓主人是何身份,为何采用这样的墓葬形式,给考古人员留下了千古之谜。 墓庐山104号战国中晚期墓葬整体呈上小下大的圆形构造,上口直径1.6米,底部直径2米,残高1.2米,原墓穴深度应在3米左右。该墓与附近其他战国墓有着明显不同:其他墓葬均为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夯筑层十分明显,而104号战国墓却是圆形土...
9月18日夜,张家川县川王乡马达村高崖五组的村民发现有人在村边盗挖古墓,就向县上有关部门反映这一情况。19日,天水市文化出版局得知消息,立即电话指示县博物馆去现场实地调查。20日,县长马小龙带领县公安局、博物馆负责人及业务人员赶到现场调查,但盗墓现场已不复存在。随后,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村子进行了走访,从村民手中收集到犯罪分子遗失的玛瑙、绿松石等文物。从调查得知,此前某村民曾发现一伙外地人在其承包地...
日前,考古人员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杨峪河镇赵塬村,发现一处有24座墓葬的战国中晚期墓葬群。 据了解,这批墓葬共24座,排列基本有序,均为竖穴土坑,单人葬。墓葬出土随葬器物6件,且全部为随身携带的冷兵器。墓葬坑深1到1.5米,挖造很不规整,坑壁表面凹凸不平,墓口边线不直,墓底或倾斜或高低不平,显得非常毛糙。整体分析,这批墓葬埋得非常急促。 这一墓葬群是目前在商州区20平方公里以内首次发现的面积较...
精美绝伦的玉器陶器,造型独特的兵器宝剑,埋藏千年依然灿烂鲜红的红漆,无与伦比的饰物随葬品让考古专家啧啧称奇……三峡都市报连续关注报道的开县余家坝考古发掘工作日前全部完成,并取得了重大收获。 据开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有关人士介绍,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栾丰实率领的考古队,日前完成了对开县渠口镇云安村余家坝战国墓群的大面积考古发掘。 开县渠口镇云安村余家坝与云阳县接...
重庆开县余家坝考古发掘工作日前全部完成,取得了重大收获。 重庆开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介绍说,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栾丰实率领的考古队日前完成了对重庆开县渠口镇云安村余家坝战国墓群的大面积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共发掘战国中晚期墓葬15座,出土战国时期青铜器、陶器、玉器、漆器等器物60件。这是对余家坝进行的最后一次考古发掘。 考古专家指出,余家坝的考古发掘,对研究巴人的生活...
新郑郑韩故城西北2公里处和南水北调考古现场,在3个小河沟夹着的近1万平方米的岛状土丘上,考古人员竟发掘出深浅不一、多朝叠加的近200座墓群,以战国时期的墓葬为主,在发掘出的100多件文物中,有全国罕见的棺椁荒帷两处。昨日,现场的南水北调考古专家称此处荒帷的出土“意义堪称重大”。 万平方米内数朝人争入葬 昨日10时,在新郑市新村镇西侧的铁岭考古现场,考古人员正在一个岛...
记者今日从考古部门获悉,考古人员最近在河南省南阳市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库区考古中,发掘一处战国楚大夫墓,出土文物五十余件。 据介绍,这一战国时期的士大夫墓葬,位于南阳市淅川县西南四十七公里的仓房镇沿江村徐家岭。这是一座“甲”字形墓,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内填充有黄褐色的五花土。墓室位于墓道西部,平面长方形,深十点五米。墓室的棺椁已经腐朽,仅残留一些黑色的痕迹。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