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在张杨村战国墓群出土的精美陶器。刘连强 摄 图为在张杨村战国墓群出土的青铜剑和箭头。 陈林 摄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1日透露,中山国古城遗址考古项目张杨村战国墓群野外发掘已正式结束,12座墓葬共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等文物122件。其中带钩8件,样式丰富、做工精致,较为罕见。 21日,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办公室,张杨村战国墓群考古队队长刘连强小心翼翼地将已包好的带钩取出,一件件整齐...
4月20日,安徽六安发现的两座战国古墓进入开棺发掘阶段,两个内棺在六安博物馆开始进行文物清理。经现场开棺发掘,考古人员在北墓内棺里发现了一具尸骨和陪葬品珩、璜、玉管、玉佩、玉璧等10多件(组)玉饰品,墓主人初步确定为女性。在当日下午进行的南墓内棺开棺发掘中,发现了一具缺少头骨的尸骨,墓主人确定为男性。
昨日,考古人员仍未从六安战国墓男棺内发现墓主人头骨或印章,有专家分析说,墓主人可能是个败军之将,或者触犯了楚国的刑罚。 皖西学院姚治中教授推理认为,男墓主人有可能属于非正常死亡。 姚教授说,非正常死亡的原因也有几种可能。其一,拥有高级地位的男墓主人可能触犯了楚国的某种法律,因此受罚而掉了脑袋;其二,这位男墓主人也可能是战死疆场,而且是在吃了败仗后战死,甚至人头也被敌方砍去掳走。其尸体(或尸骨)...
4月20日,考古人员在六安战国墓北墓内棺里发现一件龙形玉佩。当日,安徽六安发现的两座战国古墓进入开棺发掘阶段。考古人员在北墓内棺里发现了一具尸骨和陪葬品珩、璜、玉管、玉佩、玉璧等10多件(组)玉饰品,墓主人初步确定为女性。在南墓内棺开棺发掘中,发现了一具缺少头骨的尸骨,墓主人确定为男性。
北墓内发现的第一块随葬品——鸟形谷纹玉佩 安徽六安战国双墓发掘已到关键阶段。今早,战国古墓内棺在六安市老博物馆开棺。南墓和北墓的墓主人是否为夫妻?拥有高规格的奢华陪葬物的墓主人究竟是何身份?内棺里有考古人员预计的玉器和丝织物吗?……本报记者亲临开棺现场,报道开棺现场第一手情况。 开棺地址选在老博物馆 由于战国双墓保存完好,为了避免文物开棺后与环境接触造成氧化,考古人员...
在安徽省六安市发现的并列战国古墓内棺20日正式开启,目前,北棺已基本清点完毕,南棺的清点工作仍在进行中。 今年4月初,安徽省六安市一处建筑工地发现两座并列战国古墓(距今约两千多年),目前已经出土的椁外物包括镇墓兽、陶头木身俑、青铜六山镜等。其中,青铜六山镜直径达27厘米,镜背铸有六个变形的“山”字及精美花纹,这种规格和形制的青铜镜目前在国内尚不多见。 据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避...
北墓内棺内出现的各种精美玉器 精美的玉管和玉觽 鸟形谷纹玉佩 摆放在墓主脚部的一对玉佩 精美的龙形玉佩 女墓主一头乌黑的秀发 锁形玉器 昨日,经过考古人员一天的紧张工作,六安“战国双墓”的北墓棺和南墓棺分别开启,记者现场全程见证了开棺过程。令人惊喜的是北墓棺中惊现大型陪葬组玉,意外的是墓葬规格明显高于北墓的南墓巨棺开启后,没...
4月20日,考古人员对六安战国墓北墓内棺进行发掘。 新华网合肥4月21日电 (记者 熊润频) 在安徽省六安市发现的并列战国古墓内棺20日正式开启,目前,北棺已基本清点完毕,南棺的清点工作仍在进行中。 今年4月初,安徽省六安市一处建筑工地发现两座并列战国古墓(距今约两千多年),目前已经出土的椁外物包括镇墓兽、陶头木身俑、青铜六山镜等。其中,青铜六山镜直径达27厘米,镜背铸有六个变形的“...
昨日,考古人员用了半天时间,终于将六安“战国双墓”巨大的南墓棺成功起吊,安放到皖西博物馆内。这具棺木重达3吨,“望板”上藏着4只设计精巧的丝质拉手,历经2000多年,依然完好如初。考古人员据此推断,棺内或有精美服饰出现。 为安全起吊,昨天工作人员临时改变起吊方案,放弃16吨吊车,改用一辆25吨的大吊车。中午11时30分,一吨多重的棺盖被吊起,棺盖吊...
按照预定计划,昨日,六安“战国双墓”如期起吊内棺。北墓内棺顺利起吊之后,南墓的巨大古棺也随之现身,外观之精美、保存之完整,都让考古人员眼前一亮。更令人意外的是,南墓棺的体积和重量超出预先设想,连一辆8吨吊车都无法撼动它。稳妥起见,今天将换更大的吊车继续起吊。另据了解,今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南墓巨型内棺起吊后,考古专家可能开启这两座内棺,届时墓主人身份有望揭晓。 准备 ...
南墓外藏室最后一批文物即将被清理出土 一方巨大的陶鼎,看起来很像铜器 战国墓出土的甲胄比金缕玉衣更珍贵 安徽省拟聘专家斥巨资复原 昨天,记者报道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努力,一套皮质甲胄从六安战国墓南墓外藏室中清理出土。经过初步分析,我省考古专家向记者表示,在目前两座战国墓葬已经清理出土的200余件随葬品中,这件甲胄是文物价值最高的文物,“文物意义甚至超过了广为人知的̵...
甲胄线绳依然可见 皮甲在墓穴形状,右侧为头部 巨大的陶鑑 ●六安战国墓发现精美皮甲和宝剑 ●南墓主人或是“省部级”戍边大将 ●有望入选国家年度十大考古发现 昨天,六安战国墓发掘再现惊喜,一把保存完好、品相精美的宝剑,一套完整的战国皮质甲胄,都是安徽考古史上不多见的珍品,加上之前出土的武器,或可证明墓主人生前是位驰骋疆场的将军,这些剑胄的出土,似乎让人...
昨日下午,备受关注的六安战国墓南墓外藏室文物提取工作正式开始,面带“微笑”的陶头木身俑、带剑函的铜剑、包有绢的菱纹镜等珍贵文物走出深埋两千多年的墓室,与世人见面。 文物提取工作从昨日下午2时许开始,在近两个小时内,工作人员先后提取了耳杯、胄片、陶俑头、木俑身、铜罍、铜匜、剑函、铜剑等数十件珍贵文物。记者注意到,出土的9个陶头木身俑个个表情丰富,似乎在向观赏者透露着某种神秘...
昨日下午,备受关注的六安战国墓南墓外藏室文物提取工作正式开始,面带“微笑”的陶头木身俑、带剑函的铜剑、包有绢的菱纹镜等珍贵文物走出深埋两千多年的墓室,与世人见面。 文物提取工作从昨日下午2时许开始,在近两个小时内,工作人员先后提取了耳杯、胄片、陶俑头、木俑身、铜罍、铜匜、剑函、铜剑等数十件珍贵文物。记者注意到,出土的9个陶头木身俑个个表情丰富,似乎在向观赏者透露着某种神秘的“微笑”。 记者还发...
昨日(13日)下午,备受关注的六安战国墓南墓外藏室文物提取工作正式开始,面带“微笑”的陶头木身俑、带剑函的铜剑、包有绢的菱纹镜等珍贵文物走出深埋两千多年的墓室,与世人见面。 文物提取工作从昨日下午2时许开始,在近两个小时内,工作人员先后提取了耳杯、胄片、陶俑头、木俑身、铜罍、铜匜、剑函、铜剑等数十件珍贵文物。记者注意到,出土的9个陶头木身俑个个表情丰富,似乎在向观赏者透露着某种神秘的“微笑”。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