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27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详细考古勘探和发掘,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7组的双元村墓地共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260余座,为目前四川地区发现数量最多、揭露面积最大的一处春秋战国墓葬群。 据双元村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天佑介绍,本次发掘出土上千件珍贵文物,包括铜器、漆木器、陶器等,其中,出土的600余件青铜器保存完整,纹饰精美,价值极高。 此次发现的15...
去年3月,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7组发现春秋战国墓葬群的消息轰动一时。昨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7日公布,被誉为“地下青铜器宝库”的双元村春秋战国船棺墓群又有重要发现,编号为M154的船棺墓葬底部发现神秘腰坑,随葬成套青铜器。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双元村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天佑表示,船棺葬是古蜀先民特有的墓葬传统,而腰坑则是殷商时期在中原地区流行,这一发现为2500多年前,古蜀先民与外...
阜阳天章水岸国际二期项目的“储台”,因此前发现古墓葬引起社会关注。 近日,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证实,储台墓地为一处包含有战国中晚期至汉代时期墓葬的墓地。古墓葬中出土一批珍贵文物,其中1件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39件套文物被认定为国家一、二、三级文物 储台墓葬2016年在施工中被发现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阜阳市文物管理局,对储台墓地地块进行了抢救性考古钻探与发掘工作。 ...
6月3日,记者从湖南长沙市文物考古部门获悉,湖南谭家坟山一批战国墓葬近期得以重见天日,目前已清理完毕的墓葬共出土各类随葬器物140余件,为楚人从长江以北向南扩张的过程提供了考古证明。 据悉,谭家坟山战国墓群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花果村,是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为配合当地工业园区建设,谭家坟山战国墓群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从今年2月底开始,在3月下旬已基本完成。目前共发现51...
经过近一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文物工作者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发现了近200座春秋至战国时期的船棺墓群。出土上千件文物中,青铜器尤显异常精美,堪称一座“地下青铜器宝库”。 154号墓墓主身份尊贵 3日,记者走进发掘现场,看到足有两个足球场大的平地内,密集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大部分为南北向,少量为东西向,大部分墓葬葬具为船棺。多数墓葬成组分布,有的两座一组,有的三座...
10月27日,甘肃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的“张家川马家塬出土文物抢救性保护与考古现场保护”项目与“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M16、M18出土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进行了结项验收。 与会专家通过听取项目实施情况汇报,现场考察了保护修复后的文物,经质询讨论后,一致认为两个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方案完成了保护修复工作,提交的保护修复报告和档案编制规范,资料齐全,达到了预期目...
象山一群工人在丹城塔山上施工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些罐、碗等器皿。经县文管办工作人员初步鉴定,这批器皿是战国时期的墓葬文物,距今已有2000余年。 据介绍,4月17日上午,徐振定、沈信根等10人在塔山上进行移动信号站扩建施工时,突然发现土里有些形似碗、罐的器皿。“有几个年长的同事平时在电视上看到文物出土的报道,估计这些可能是古物,便立即联系了县文管办和县文物监察大队。”沈信根告诉记者。 该县文管办...
2014年8月16日至2015年8月13日,在荆州市荆州中学新校区建设工程中,荆州博物馆对位于荆州区郢城镇荆北村与郢南村交界处的刘家台与夏家台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两墓地东西相邻,有明显空白区相分隔,时代及葬制葬俗与文化特征基本相同。共发掘战国墓葬350 座,出土随葬器物3058 件(套),其中陶器1797 件,铜器398 件,竹简400余枚,漆木器375 件,玉石制品30 件,丝织品3件(套...
从9月17日起,临淄东孙战国墓博物馆殉车马展厅将闭馆整修,主墓部分继续免费对外开放。 临淄东孙战国墓博物馆殉车马展厅全长26米,殉车8辆,估计每辆车由两匹马驾挽,共计有16匹马。殉车马展厅目前展出8辆车、2匹马,仍有14匹殉马待进一步发掘、保护。 据了解,临淄东孙战国墓于2013年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殉车马坑的清理工作从2014年12月份开始,现在车厢的部分已经基本清理完毕。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9月12日,全省第一处形制展示最全面的古墓遗址博物馆——临淄东孙战国墓博物馆殉车马展厅建成开放。 东孙战国墓于2013年经文物考古勘探发现,墓葬由墓道、墓室、椁室、二层台、陪葬坑以及墓葬北侧的车马坑组成,在主墓周围发现了11个殉人坑,墓葬背面的殉车马坑保存相对完整,规模堪比1990年全国十大重要考古发现之一的“临淄后李春秋殉车马”,经有关文物部门批准决定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在原址建设博物馆来保护...
记者8月31日从陕西省文物部门获悉,陕西省文保专家日前成功修复了一批从甘肃张家川战国墓地出土的珍贵文物。 据了解,这批文物2006年出土于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内,主要包括以金、银、铜、玛瑙等为材质的饰品等,由于年代久远,这批饰品出土时大部分已经腐烂。 鉴于陕西省与德国文保专家合作曾成功修复了唐代李倕冠饰,2010年这批文物被送往陕西进行修复保护。陕西文保专家针对文物情况作出了具体规划,决定...
陕西省文保专家日前成功修复了一批从甘肃张家川战国墓地出土的珍贵文物,主要包括以金、银、铜、玛瑙等为材质的饰品等。这批文物2006年出土于甘肃张家 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内,鉴于陕西省与德国文保专家合作曾成功修复了唐代李倕冠饰,因此2010年这批文物被送往陕西省进行修复保护。由于年代久远,这批饰品 出土时大部分已经腐烂,因此文保人员决定采用整体打包、实验室内清理的修复方法。 省考古研究院文保室黄晓娟:有...
陕西省文保专家日前成功修复了一批从甘肃张家川战国墓地出土的珍贵文物,主要包括以金、银、铜、玛瑙等为材质的饰品等。这批文物2006年出土于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内,鉴于陕西省与德国文保专家合作曾成功修复了唐代李倕冠饰,因此2010年这批文物被送往陕西省进行修复保护。由于年代久远,这批饰品出土时大部分已经腐烂,因此文保人员决定采用整体打包、实验室内清理的修复方法。 省考古研究院文保室黄晓娟:...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是中国东北地区统一时期规模最大的古墓群,然而,其附近分布的杜梨树遗址和北山遗址的“身份之谜”一度是考古界的热点话题。日前,辽宁完成了对这两座大型遗址的发掘,解开了近年来悬而未解的谜团。 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位于辽宁省建昌县,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该墓葬群建于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之间,墓地墓葬保存完好,其等级之高、规模之大,在中国东北部乃至整个东...
记者11日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获悉,随着该所完成对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杜梨树遗址和北山遗址的发掘,中国考古界近年来悬而未解的一个谜团得以破解。 东大杖子战国墓地是中国东北地区统一时期规模最大的古墓群,曾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其等级和完整程度在东北地区前所未有。 据考古人员介绍,距东大杖子战国墓地不足千米,分布着杜梨树遗址和北山遗址两座大型遗址,如何明确彼此之间的关系,一度成为考古界的热点话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