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咦,这个东西有点奇怪哦!” 3月21日,凉山金阳县马依足乡木纳沟村的村民在建房、挖地时,先后意外挖出数件“宝贝”。经文物专家鉴定其中4件后,确定2件青铜短剑和1件铜削为战国时期文物,1件铁臿为汉代时期文物。 3月22日至23日,由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凉山及金阳文物部门等考古专家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在木纳沟发现,东西700米、南北400米内多处,村民反映在挖地、修房屋挖地基时,陆续出土大量青铜剑、...
近日,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在配合新郑市基本建设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一批战国墓葬,随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发掘。 该批墓葬位于郑韩故城以北约4公里,经过发掘,共清理墓葬51座,这些墓葬分布十分集中。此次发掘清理的墓葬除1座空心砖墓外,其余均为土坑竖穴墓。其中最大的一座墓葬长5米、宽3.8米、深5.5米,虽几经盗扰,仍出土了一把青铜剑及玛瑙环、铜铃等少数文物,其他墓葬也多被盗扰过,出土有一批陶...
P10戈10047 P剑1010053 P矛1010052 剑P1010054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当吟诵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这首诗的诗句时,不禁使笔者联想起我县博物馆陈列室的几十件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兵器。时光荏苒,一晃已是二十八个年头了,记得是1984年的-个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的时节,在该县城向南约一...
新郑战国时期墓葬群考古发掘现场 (资料图片) 日前,河南省郑州市考古研究院在当地一处建设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一处战国时期墓葬群。这批墓葬多为土坑竖穴墓,虽然已遭多次盗掘,但依然有不少精美的随葬物出土,为研究战国时期墓葬习俗以及对郑韩故城的研究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今年2月,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在配合新郑华信学院新校区建设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了这处古墓葬群,随即将消息上报给郑州市考古研究院。3...
经过数月考古挖掘,115座战国墓日前在湖南洪江市托口镇重见天日。据专家介绍,该墓地是目前所见湖南境内楚墓分布中位置最靠西南的一处,说明楚文化影响范围已波及湘黔边境。 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上述墓地遗址在湖南托口水电站周围被发现。自2011年开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了湖南境内淹没区范围内地下文物的抢救性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此次挖掘出的大塘岭墓地,共有墓葬122座,分布范围约20至...
铜鼎与碳化的肉制品 图片资料 本报讯 陕西文物部门透露,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在位于临潼区湾李村的战国晚期墓葬中,发现了盆满钵溢的肉制品,有关专家通过红外分析和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为黄牛的肉。 据介绍,木椁内东北角的2件随葬铜器虽离东南角的盗洞近在咫尺,却幸免于盗墓贼之手,一件为铜敦,另一件为铜...
新奥燃气调压站位于洛阳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厥山东,为配合其建设,新安县文物局对该区域地下文物做了详细的钻探调查,该区域共发现古墓葬64座。 2012年9月,由洛阳市考古院配合文物局对这批墓葬进行了发掘。目前,共发掘墓葬35座。这批墓葬多为长方形竖井墓,个别有生土台,台高 60-80厘米,其中M42为覆斗状,墓形相对单一,分布有序,多为南北向。从埋葬的习俗看,有仰身直葬,有侧身曲肢,其中侧身曲肢居多,...
新奥燃气调压站位于洛阳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厥山东,为配合其建设,新安县文物局对该区域地下文物做了详细的钻探调查,该区域共发现古墓葬64座。 2012年9月,由洛阳市考古院配合文物局对这批墓葬进行了发掘。目前,共发掘墓葬35座。这批墓葬多为长方形竖井墓,个别有生土台,台高60-80厘米,其中M42为覆斗状,墓形相对单一,分布有序,多为南北向。从埋葬的习俗看,有仰身直葬,有侧身曲肢,其中侧身曲肢居多,如...
记者从河北宣化文物部门了解到,经DNA检测和研究,正式确认去年在这个区战国墓葬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为野猪后大腿和山羊后腿骨。 宣化文物部门去年在对大东门外燃料公司院内综合楼工程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了由34座墓葬组成的战国墓群,今年6月,宣化区文物部门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对出土的22具人骨和7根动物骨骼进行DNA检测。 宣化文保所所长刘海文介绍说,宣化地区在战国时期属于燕国上谷郡,目前燕国...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临潼区湾李村共发掘墓葬312座,特别重要的是在M208的铜敦中保留盆满钵溢的肉制品,通过红外分析和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为黄牛的肉,肉制品虽然已碳化,但仍能用肉眼看到一根一根的肉丝,保留的腱膜还有弹性,这应该是我国目前保留最早的墓葬中陪葬的肉制品。 2009年6~12月在潼(关)~西(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和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包(头)~ 西(...
图为碳化肉制品。陕西考古研究院摄 图为铜鼎。陕西考古研究院摄 中新网西安9月28日电(记者冽玮)记者28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在位于临潼区湾李村的战国晚期墓葬中,发现了盆满钵溢的肉制品,有关专家通过红外分析和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为黄牛的肉。因铜敦封闭严实,肉制品虽已碳化,但仍能...
图为老乃仁克考古现场 图为老乃仁克考古现场 9月11日,记者致电和硕县文物所了解到,此次发掘的乃仁克墓地,位于和硕县乃仁克尔乡本布图村西1000米。普查中,文物部门发现这片墓地共有160座墓葬,分布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初步断定其年代为战国时代。 据该所负责人介绍,该墓地位于山区,墓葬被盗现象很严重。今年上半年,和硕县投资50万元,委托新疆文物考古部门对乃仁克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8...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