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11日,永康市副市长卢轶率市文化局局长丁月中等领导,对芝英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拆违治危过程中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状况进行了检查。 卢轶一行先后对原国民党难民染织厂之一、原国民党难民染织厂之二、应祖锡故居、修伯公祠、谷诒堂、小宗祠堂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考察,听取了芝英镇政府有关文物保存现状的工作汇报,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方案提出意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丁月中对文物的修缮程序、修复及...
5月11日上午,山东省政协召开“加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界别协 商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山东省列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 的工业遗产共有217处,其中淄博、烟台最多。当前相关法规不 健全、无统一保护评估标准等制约着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 多分布于沿海开埠区 和胶济铁路沿线 在城市街头,被保护留存下来的工业遗产,彰显着沉淀在 历史长河中的工业文明和工匠精神。 会上,山东省政...
网络配图 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是体现文物工作水平的关键一环。 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所有人是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首要责任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物保护的社会共识不断增强,文物保护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利用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是,当前,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
4月25日,陕西省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暨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对全省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50家先进单位和8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陕西文物普查工作自2012年至2016年,历时5年,分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两个阶段,各级累计投入普查经费3359万元。全省在普查过程中成立了596个普查机构,建立了一个由104人组成的专家库,先...
4月25日,陕西省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暨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副省长魏增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物局局长赵荣作工作报告,会议通报表彰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经验交流发言,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小宁主持会议。 魏增军指出,陕西是文物资源大省和文物工作强省,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部署下,文物系统掀起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热潮,将学习贯彻与“两学一做”活动结合起来,...
据东南早报报道,经过四年时间,泉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基本摸清了泉州可移动文物的“家底”。2013年7月至今,泉州市普查办普查发现泉州市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量为41986件,实际数量47079件,文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大、价值突出是本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特点。 数量较大 新发现的有5346件 经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泉州市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量为41986件,实际数...
陕西省文物局4月13日公布了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经查,陕西省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522家,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量为3009455套7748750件,位列全国第二。 据了解,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始于2011年,于2016年底圆满结束。通过普查,全面摸清了省内收藏可移动文物的国有单位情况和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及分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藏品登录制度、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
4月13日记者从大同市文物局获悉,历时3年的大同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顺利完成,全面摸清大同市的可移动文物家底。大同市各级普查办组织人员对所有单位进行逐一调查登记,通过对大同市内3059个国有单位是否有可移动文物进行摸底调查,最终确认大同市共有12家文物系统内文物收藏单位和11家行外文物收藏单位,通过文物普查,登录文物37048件(套)。 普查结果 ●大同市反馈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收...
从4月7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曲阜市文物局(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荣获“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也是本次全国“一普”工作的最高荣誉。 2013年,曲阜市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以来,市委、市政府将普查作为建设“文旅强市”重要契机,全面推进普查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普查方案,编制预算、组建队伍、开展培训,从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大...
日前,笔者从重庆巫山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办获悉,重庆巫山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于2016年10月通过重庆市普查办综合审核,自此重庆巫山县相关工作全面完成。此次普查,重庆巫山县共完成可移动文物藏品信息采集登录27084件/套。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建国60余年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普查时间从2012年10月开...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在日前一系列成果发布、总结表彰后圆满落幕。从普查工作报告及数据公报看,这项由国务院统一部署、历时5年、覆盖广泛的文物资源调查项目,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后,又一次文博领域基本国情国力的大盘点,也是有史以来我国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首次全国性普查。成立3600余个普查机构,投入10.7万名普查人员、12.45亿元经费,调查102万个国有单位,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
4月13日,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透露,该省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摸清了当地收藏可移动文物的国有单位,以及可移动文物的数量与分布。据统计,陕西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量为3009455套7748750件。 据介绍,陕西编制了收藏有可移动文物的国有单位名录。经查,当地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为522家。 其中,国家机关收藏可移动文物62563件、事业单位收藏可移动文物7667241件、国有企业和...
湖南省长沙市跳马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于2017年4月12日上午在多功能会议室召开了2017年不可移动文物安全保护会议。会上,跳马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肖军云首先对镇上新增的巡护员进行了介绍,之后,对各文物点的保护提出了要求,一是各个文物保护专干必须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要提高对文物保护的思想认识高度。二是每个巡护员必须做到2天巡查一次,王陵墓等重要文物点一天2次巡查并做好记录,在文物点或文物点...
记者从鞍山市政府获悉,日前,鞍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布鞍山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历时五年,鞍山市共普查登记可移动文物6760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件/套。 据介绍,普查范围是鞍山市辖区内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驻鞍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所收藏保管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不改变文物权属现状。普查的文物包括:1949年(含)以前,各时代的珍贵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2012年至2016年,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普查范围是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经过各级政府和普查机构努力,普查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通过普查验收,普查工作总体完成。 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全国成立3600余个普查机构,投入1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