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21日,重庆市文物局公布各区县“镇馆之宝”,大量深藏文物库房的文物重现天日,伴随着的还有那些文物背后神奇的故事。其中,黔江区文管所的“镇馆之宝”之一“凤鸟形金身铜尾头饰”,是在修建黔江县礼堂时,在一座古墓中被发现。 1954,黔江县修建政府礼堂。修建需要人,还需要材料。在当时的情况下,劳改队队员成为工程主力军,而材料不足只有把目标放到荒郊野外。于是,当时黔江县西边的凤凰山,成为目标。岂...
近日,科学家在新西兰发现了如同专业摔跤手般大小的远古企鹅遗骨化石,并将其称为“怪兽鸟”。这种巨型鸟类的平均身高为 1.7 米(约为 5.5 英尺),重达 100 千克(约为 220 磅),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灭绝企鹅物种之一,使可爱的现代企鹅相形见绌。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中写道,因其骨架巨大,所以科学家将其命名为“比氏库米企鹅 (Kumi...
2017年11月11日, 市育才学校百名"小记者"走进博物馆开展参观游览活动,目的意在认识鸟类、走近鸟类、爱护鸟类。 活动期间,“小记者”游览了大河息壤—共生厅、候鸟驿站—共鸣厅、鸟国探秘—共赏厅以及鸟类天堂—共享厅四大主题展厅。过程中“小记者”纷纷被多姿多彩的鸟类世界吸引,了解鸟类的起源、认识鸟类的种类、聆听莺啼鸟啭、见证鸟类生命诞生的奇迹,感受人与鸟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指导老师表示...
“翰墨求是”——浙江大学百廿书画作品展今天( 11月2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展出自浙江大学建校以来与学校有血缘关联的书画名家们的作品与广大师生、校友创作的书画共190余幅,展现学校百廿办学历史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和深厚的人文积淀。 展览展出包括竺可桢、郁达夫、马一浮、常书鸿、沈尹默、马叙伦、丰子恺、陈之佛、沙孟海、陆维钊、王蘧常等名人名作,呈现了有别于专业美术院校的综合性大学书画人才培养的成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自从发明了酒,随之而来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酒具便应运而生了。酒器有着相当广泛的社会功能,除了用于存贮、温煮、饮用等功能之外,还起到了作为一种礼器的社会功能。它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等级制度的载体。随着酒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学会利用粮食酿造酒的同时,各种盛酒的器物也就随之开始了制作与发展。 青铜盉器型源自陶盉,自二里头文化时期就开始出...
《孤禽图》,水墨纸本立轴,103.5×44公分,钤印:八大山人、涉笔、普字堂。题字“贤昭阳涉事”,落款“八大山人”。整幅画的画面,仅在中下方,绘一只水禽,鸟的眼睛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副白眼向天的神情。禽鸟一足立地,一足悬,缩颈,拱背、白眼,一副既受欺又不屈,傲兀不群的情态。形象洗练,造型夸张,表情奇特,构图奇妙,笔法雄健泼辣,笔势朴茂雄伟,墨色淋漓酣畅。流露出愤世嫉俗之情,透露出雄健简朴之气...
南岳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一九八二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岳衡山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素有“五岳独秀”和“文明奥区”之称。南岳山高林密,环境宜人,气候独特,是著名的避暑和观冰赏雪胜地;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是佛道并存的宗教文化胜地;还是湖湘学派的发源地。在这里留下了唐尧虞舜等先祖巡狩祭祀的遗迹,传颂着祝融播火、韩愈精诚开云等美丽传说,刻下了李白、杜甫等一...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出土,属于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长16.6厘米、残宽5.9厘米、厚1.2厘米。现藏浙江省博物馆。正面用阴线雕刻出一组图案,中心为一组大小不等的同心圆,外沿刻有炽烈火焰,象征太阳。两侧刻有昂首相望的双鸟,面向太阳振翅起飞,成对称形。四周钻有六个小圆孔,上四下二,背面制作较粗糙。构图对称和谐,线条生动流畅,给人以欣喜向上的感受。这是在当时金属工具尚未出现的条件雕刻出来的...
瓷器藏品经典之作 雍正款珐琅彩珊瑚红地花鸟象耳尊 一双巧手,携一抔净土,经揉泥做坯到开窑检验打磨,十多个步骤才得一件精美瓷器。世人都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但是在中国五千年的滚滚历史长河之中,真正谈得上是瓷器经典之作的,却寥寥无几。 中国瓷器的发展,自商代开始,宋代为鼎盛时期。但元明清时期的瓷器却是中国最具收藏价值的瓷器。按照瓷器造型上的价值来看,陈设器是最具价值;装饰价值上又是彩饰为最高...
麻雀是在我国北方常见的一种鸟儿,它们叽叽喳喳叫着,在屋顶上,在院子里,在树林中。秋日的北方,少不了这种可爱的鸟类。《说文》上说:“雀,依人 小鸟也。”看来,麻雀和人类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有麻雀的秋日,晴空万里,菊花盛开,在人们心里,是极度温暖动人的景致。这般温暖的景致便被一个叫钱安的人 无意之中看见,并绘在了瓷器上,以至于近百年之后,还能看到当年的美景。 我的藏品中有一枚晚清民国时期的粉彩瓷盒...
近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国宝级藏品”——宋徽宗《枇杷山鸟图》团扇面现身中国扇博物馆“明月入怀·中国团扇文化印象展”展览。该展是中国扇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向各博物馆借展数量最多、展品等级和展览规格最高的一次展览,共计展出团扇成扇及团扇面180余件,一些珍稀展品更是首次公开展示。其中包括宋徽宗《枇杷山鸟图》、马远《寒山子像图》、夏圭《松溪泛月图》、陈洪绶《羲之笼鹅图》等一级藏品。 宋徽宗...
“武将养画眉,文人养绣眼,太太小姐养鹦鹉,公子养百灵。”中国人自古就有养鸟的习俗,上自宫廷内苑,下涉文人雅士,平头百姓也爱养鸟为乐。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那些提笼架鸟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养蛐蛐人会给蛐蛐弄个“葫芦罐”,对于“爱乌及罐”的养鸟人来说,鸟食罐也越做越精致。鸟食罐顾名思义就是盛放鸟食的小罐。一般鸟笼中最少配有两个罐,一个盛食,一个盛水。别看鸟食罐小,却似“...
期盼千年,回归故里。今年年底,大家可以到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与“黑石号”文物碰面了!昨日,千年沉船“黑石号”文物征集签约仪式在望城举行,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与德国收藏家蒂尔曼·沃特法签订文物征集协议,并就150余件“黑石号”文物回归故里达成共识。 打捞故事 千年沉船掩藏在黑珊瑚下 “黑石号”的发现,是“海上丝绸之路”最可靠证据,并将这一海上航行线路的开通前推到了唐朝时期。 “你会惊叹...
近日,三枚保存完好的黄白色鸵鸟蛋化石现身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磁州窑博物馆。它们分别重552g、492g、366g,最重的一枚长径约为170mm、短径约为140mm. 该鸵鸟蛋化石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磁县下庄店村被村民发现。“生产队组织生产时,挖出三枚‘蛋状白色大石头’,其中一枚破了一个小口,透过小口看里面是空心的,村民觉得神奇,便送到县文化馆,经专家鉴定后确认为鸵鸟蛋化石。”磁州窑博物馆馆长赵...
9月25日,中国扇博物馆迎来了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国宝级藏品”---宋徽宗《枇杷山鸟图》团扇面,并将在9月26日至10月8日期间面向社会公开展示。这是该作品首度公开面世,在中国扇博物馆进行为期13天的展览之后,该作品下次复展将在3年之后。 “北京故宫博物院非常重视这次展览,这次故宫带来参加‘明月入怀·中国团扇文化印象展’的4件作品均为一级品,其中宋徽宗《枇杷山鸟图》和马远《寒山子像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