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食罐里的风景
“武将养画眉,文人养绣眼,太太小姐养鹦鹉,公子养百灵。”中国人自古就有养鸟的习俗,上自宫廷内苑,下涉文人雅士,平头百姓也爱养鸟为乐。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那些提笼架鸟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养蛐蛐人会给蛐蛐弄个“葫芦罐”,对于“爱乌及罐”的养鸟人来说,鸟食罐也越做越精致。鸟食罐顾名思义就是盛放鸟食的小罐。一般鸟笼中最少配有两个罐,一个盛食,一个盛水。别看鸟食罐小,却似“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身上所承载着的文化内涵厚重,小小鸟食罐集制瓷工艺、绘画技艺、审美观于一体,既具有实用性,又有收藏文化价值。
古代鸟食罐以瓷器为主,从器形方面看,明宣德时期景德镇烧制的种类最丰富,有钵式、瓜式、横向竹节式、水盂式等。其造型美观,釉质肥润。浓艳的青花色调,晕散于胎釉之间,与精美的器型浑然一体,其风格厚雅之至。山水、花卉、鸟虫、人物等图案的点缀修饰,让鸟食罐更具风情。明宣德青花灵芝纹鸟食罐曾在北京拍出了49.5万元的价格,可见其价格不菲。由于美学理念的不同,其欣赏视角也发生了变化,宋代鸟食缸,以素雅为妙,而清中期乾隆年间的鸟食缸则鲜艳繁华为好。
图中所示为民国粉彩鸟食罐,它继承了清晚期以来,以色彩艳丽为主的审美特征,罐面图案鲜艳,那只大公鸡栩栩如生,似乎正专注着找虫子吃,惟妙惟肖,不失为精品。漂亮的鸟食罐能为鸟笼增色,这也是养鸟人炫耀的资本。
现在的鸟食罐已不是简单的“鸟具”,而是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品,它凝聚了先人的智慧和手艺,彰显着艺术魅力,传承着华夏文明,鸟食罐里的雅兴风情更是让人迷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