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态可掬的西汉鸟形青铜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自从发明了酒,随之而来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酒具便应运而生了。酒器有着相当广泛的社会功能,除了用于存贮、温煮、饮用等功能之外,还起到了作为一种礼器的社会功能。它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等级制度的载体。随着酒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学会利用粮食酿造酒的同时,各种盛酒的器物也就随之开始了制作与发展。

 

  青铜盉器型源自陶盉,自二里头文化时期就开始出现,历经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尤以商周为最多,在先秦墓葬的礼器组合中具有重要地位,至战国晚期,青铜盉由礼器转变为实用器,开始走向衰落。

 

  青铜盉盛行于商代至战国,形制多样,一般是深腹、带盖、前有流,后有鋬,三足或四足。商代盉多袋足,且流在器顶上。西周时期盉流转移至腹部,逐渐流行三足或四足盉。春秋战国时,盉口变小,腹部扁圆,流往往做成弯曲的鸟头或兽头状,蹄形足较为常见,有的蹄形足做成动物形象。许多盉还加上弯曲的提梁,并用环索连结盉盖与提梁,造型轻盈秀巧。

 

  对于青铜盉的功能,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盉,调味也。从皿,禾声。”有的学者认为盉是酒器,在早期可能用来盛调酒水以调酒味的浓淡,这种调酒水古人称之为玄酒。但是在商代晚期时,盉就常与水器盘同时出现在随葬器中,因此它同匜一样,可用来盛水沃盥,也是一种水器,究竟属何类抑或二者兼有,目前学术界仍有不同意见。

 

  西汉鸟形青铜盉(图1):通高13.5厘米,口径7.8厘米,腹径16.5厘米。形状略呈球体,上有盖,子母口,盖上有钮;短直颈,广肩,鼓腹,圆底;底下有三兽首足,微向外撇,放置稳固;腹中部有流,弯曲抬起,流口为鸟首状,钩喙,微张;腹一侧有柄,长而略折起,便于执握,腹饰一道弦纹。其高超的制造工艺和精美的造型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西汉鸟形青铜盉(图2):出土于一西汉石椁墓中,通高13.7厘米,口径8.2厘米,腹径16.3厘米。与图1形制、大小、纹饰基本相同,器底遍布烟炱痕迹,应为实用器。

 

  这两件西汉鸟形青铜盉造型新颖,美观实用,极富想象力。整器造型酷似一呆萌的瑞鸟,憨态可掬,善于飞翔。整体设计精巧别致,匠心独运,充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蕴含着艺术氛围,的确是一件将艺术之美与生活之美完美结合的绝妙佳作,令人叹为观止。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