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15日至17日,作为定期的社会公益性活动,中国茶叶博物馆“茶都伢儿 快乐学茶”夏令营又一次在茶博快乐落下帷幕!今年共有50名小朋友报名参加了“小小茶艺师”和“小小讲解员”培训班。三天时间,同学们在茶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茶文化知识课程、“五彩嘉叶”趣味斗茶、冲泡技巧训练以及博物馆讲解培训,顺利取得了“小小茶艺师”和“小小讲解员”的称号。 参加夏令营的学员们来自杭州地区的不同中小学校...
6月20日上午10点半,中国茶叶博物馆临时展厅提升改造完成后迎来首个展览——《以适幽趣-明清茶具珍藏展》。届时,活动当天将展出刘创新先生收藏的明清茶具珍品百余件,并向中国茶叶博物馆捐赠茶具珍品10件。 本次展品主要为明清时期外销的宜兴紫砂茶具及景德镇瓷茶具。紫砂茶具中,有少量如“乾隆·邵圣和制旷揽斋款梨式壶”、“道光·壶公冶父款子冶石瓢壶”等典型传统文人风格的茶壶。 此外,还有清朝...
近两年,陈年老白茶由于资源稀缺、功效丰富,价值凸显,受到市场欢迎,价格也一路走高。老白茶价格走高成茶叶收藏新宠 稀缺白茶价值渐显 白茶,多产于福建福鼎、政和县一带,以前主要是外销茶,近年来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受到关注。白茶工艺沿用古法,要求很高,而产量很少,适合长期存放的更少。目前市场上老白茶的主要品种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老白茶的收藏价值与红酒类似,年份、等级越高价值越...
据3月11日消息,近几年,随着大家对茶、茶文化等方面知识学习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希望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茶、学习茶文化的茶友们选择来到中国茶叶博物馆学习,但是由于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阻挡了不少茶友的学习之路。为了让更多茶友有机会系统了解中华茶文化,茶博决定拓宽科普渠道,主动走出去,为茶文化推广传播助力。 2月26日至3月3日,应宜兴某文化创意公司邀请,中国茶叶博物馆学茶中心的两位老师前往宜...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品种众多,至少有500余种。北京茶博会人员介绍,中国茶类有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六大茶类。那么这些茶类该如何鉴别好坏呢?我们从茶汤颜色来为大家做简单介绍。 绿茶 绿茶的特点是“绿叶绿汤”。 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以龙井茶和碧螺春茶最负盛名。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的狮峰、五云山、虎跑山、龙井。茶的品质是形如雀舌,色泽翠绿,香馥浓烈,滋味鲜爽。具有“形美...
茶是我国的国饮。在茶及茶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它不断影响着邻近国家的茶业发展。北京茶博会人员介绍,不仅如此,茶文化超越东方,流传到西方国家。那么西方国家是如何了解到茶文化的呢? 最初的时候,西方人是从波斯商人那里了解到茶文化的。十六世纪中叶,威尼斯作家拉马歇写下了两部大作 《中国茶》与《航海旅行记》,记述了自己从波斯商人那里听到的中国人饮茶的习俗:用水煎煮茶的叶片,空腹饮用,可以缓解身热,头疼、腰痛...
茶叶多大具有明显的茶香,但如果储存不当,使茶叶受潮或吸附异味,则会使茶的品质大打折扣。那么该如何科学贮存茶叶呢?北京茶博会人员介绍,茶叶储藏除了要忌茶叶含水量较多、防止茶叶挤压、严禁茶与异味接触外,要有科学储存方法。我们来看看介绍吧。 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把茶的保鲜和贮藏归纳成三句话:“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蒸郁,宜清独而忌香臭”。唐代韩琬的《御史台记》写道:“贮于陶器,以防暑湿。”宋...
杭州于西湖之外,还有一张名片,那就是茶。茶对于很多人来说,既是熟悉的,又是神秘的。熟悉的是它的口感,神秘的是它的渊源它的历史。地处西湖龙井茶产区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占地4.7公顷,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于1991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唯一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以它20余年的用心积累,为公众全面解读茶的前世与今生。 茶,是有故事、有文化的。博物馆收藏有与茶及茶文化相关的茶具、茶样...
北京时间11月25日下午,“斗品团香——中摩茶文化交流展”在摩洛哥索维拉城市博物馆开幕,来自于中国的茶叶博物馆的71件(套)文物展现在外国友人面前。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在浙江杭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中国首次赴摩洛哥展览茶有关的文物,对中国援助非洲文化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开创了中摩之间的茶文化交流。 “斗品团香—...
新北市立坪林茶叶博物馆22日起推出「品茶器特展」,将至十一月十七日止,展出内容包括全臺第一套问世的闻香杯,及利用九二一大地震后出现的土壤製作而成的岩矿壶等共一四四件茶器作品,欢迎有兴趣的民眾朋友踊跃前往体验。 新北市文化局长林宽裕表示,茶博馆今年一连带来两档精采的展出,第一档介绍「坪林的人文歷史」,第二档介绍「中日的茶饮礼仪」,两档展出内容深受民眾喜爱,吸引了超过十四万人次前往参观,成功的带...
7月29日,清光绪年普洱茶砖率先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展出。记者曹景荣 摄 普洱茶叶你也许见得多了,但光绪23年即1897年出产的普洱茶叶你又见过没?昨日,这尊超过110年历史的茶叶莅临羊城作首次公开展出,并即将在8月2日至5日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中国(广州)茶业博览会暨紫砂、陶瓷、红木、根雕、书画茶具工艺品展上与广州市民见面。同时展出的还有上世纪初的普洱茶、70年代青花罐装普洱茶等一批珍贵茶叶...
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品,普洱茶最近备受青睐。但经历了2007 年炒作风潮之后,各路资本都更为谨慎,他们瞄准了最为稀缺的古树茶。 (CFP 图) 老班章村隐藏在海拔1700 米高的布朗山丛林和浓雾中,是有名的普洱古树茶盛产地。产茶季节,各路资本便带着厚厚的现金,穿山越岭来抢茶。 (南方周末记者 陈宁一 图) 百年前,先人种下的茶树,让老班章的村民在如今享受到了从天而降的巨...
第二届京交会将于5月28日-6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昨日,京交会分销服务板块相关负责人介绍,御茶园“茶业博物馆”营销新模式将亮相京交会分销服务板块。 据介绍,集茶叶种植、研发、制作、销售、茶文化研究和推广等为一体的茶业综合性集团化企业御茶园,于业内首创了集茶叶、茶具、茶艺用品于一体的“茶博会”及“茶业博物馆”的一站式...
2007年间,茶叶行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存钱不如存普洱,买店就买茶叶店。“当时很多人不懂普洱茶优劣之分,也不理茶叶好坏,盲目全收。”据得一闲茶庄的王总回忆,那时持续升温的普洱热达到了几近疯狂的地步:“一边是普洱传说中的诸多神奇功效吸引了老百姓的热捧,一边是普洱不断飙升的身价引发了投资人的兴趣,上千万的人都在炒普洱,普洱茶价疯狂飙升。” 好景不长,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