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茶叶博物馆里有一个茶样库房,里面有来自清代宫廷的贡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普洱、老茶砖等,还有明万历三十八年时大彬紫砂壶里装过的茶。 而最神秘的茶砖,是一块清光绪年间的砖茶,一面印“向质卿造”四字篆书,另一面印着满文,满文究竟是什么意思,一直以来都没有具体说法。现在,终于有了答案。11月16日(下周一)上午,中国茶叶博物馆请了从1990年开始研究茶文化的杨伟,来给大家讲讲这块砖茶的故事。讲座...
日前,在省普查办的协助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顺利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根据2014省普查办专家组文物认定的结果,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共有民国粉彩福寿纹带托瓷茶盖碗等156件/套藏品被认定登记为文物,其中以晚清民国日用陶瓷茶具居多。 2015年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攻坚之年。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今年我省需要基本完成文物的信息采集登录,全面开展普查数据的...
正在蹒跚起步的茶叶拍卖市场,因频创天价见诸媒体。茶文化学专家、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夏良玉教授10日指出,茶叶拍卖不应该追求天价,应讲求好茶卖好价,引导建立一个开放、透明、专业的茶叶交易平台,保障茶叶品质安全、价格形成透明、产地真实可靠、交易快捷方便。 当天,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中国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等主办的“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中华好茶·溯源保真”评审拍卖活动,率先在武夷山举办,随后将...
金秋的杭城,桂香茶香,这个秋凉桂香的国庆长假,中国茶叶博物馆为了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精心准备了一馆两区内的“茶”主题系列文化活动,奉上了一份茶文化饕餮大餐。 龙井馆区体验互动,七天玩转整个馆。茶博龙井馆区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上。这里,博物馆应该有的都有,重现茶的历史、国内外的茶器和饮茶场景;这里,还能看到品种繁多的国内好茶,英德红茶、湄潭翠芽、恩施玉露、英山云雾茶、浮梁茶、蒲江雀舌、大佛龙井...
2015年国庆节,在丹桂飘香、层林尽染的吴山中,将有6项国庆主题活动内容精彩登场。 而翁家山上,五一新开馆的茶博龙井馆区,国庆期间,每天也有很多互动活动等着市民去玩。
西湖以西,翁家山上,有一个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这里,博物馆应该有的都有,重现茶的历史、国内外的茶器和饮茶场景;这里,还能看到品种繁多的国内好茶,英德红茶、湄潭翠芽、恩施玉露、英山云雾茶、浮梁茶、蒲江雀舌、大佛龙井……这里,更有独树一帜的自然环境,馆内遍布的喀斯特奇石、粗壮的藤蔓、满山的茶叶还有这个时节特有幽幽飘香的桂花。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里是个好玩的地方…… 这个秋凉桂香的国庆长假,不如回归...
窑变釉的出现最初是偶然的,人们按一定的配方,制成釉料,施于制品入窑焙烧后,产生了人们意料之外的颜色变化,因此称之为"窑变".早在宋代就已出现了窑变,如"钧红"是钧窑产生的窑变釉。窑变黑釉便是建窑、吉州窑等工匠有意识地烧出的窑变釉产品。窑变黑釉装饰变化多端、自然美妙、耐人寻味。 笔者一藏友收藏的这只金代茶叶末黑釉窑变双系罐,口径20厘米,高29厘米,广口,丰肩,鼓腹,浅圈足,口底相若,颈部双耳对称...
茶叶末釉瓷器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经1200℃—1300℃ 之间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深沉凝重,极具古意。雍正,乾隆两朝最为所重,成为宫廷秘釉,仅供皇室珍赏。 最广为流传的是清代寂园叟<<陶雅>>中的这段文辞 "茶叶末以滋润,鲜明,活泼,三者为贵矣。茶叶...
日前,来自印度、约旦、哈萨克斯坦、新加坡等多国驻沪总领事来到中国茶叶博物馆参观。 外国友人一行首先参观了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中华茶文化展》。在参观过程中,他们对中国茶文化悠久的发展历程高度评价,对于“哥德堡沉船事件”听得也是饶有兴致。期间,他们不仅认真观看了馆内茶科普短片,在讲解员介绍到茶区划分、茶叶分类等内容时,还认真对照展板,详细询问中国茶产区划分优质茶叶的品质特征、茶叶的现代药用价值、各...
现在世界上大藏家追捧的茶叶末釉瓷器大部分是清雍正、乾隆时期的,它们的拍卖价格高得让人咂舌,最少也值500万元,价高者达1500万元。如此高利必然产生仿品、赝品;同时由于全国性的拆迁扒建使得不少地下古瓷得以重见天日,而这方面至今没有权威的论证。小编特整理一些鉴定方法,仅供参考。 1、茶叶末釉瓷器年代特征: 从宫中传世品来看,清代茶叶末基本都是江西景德镇御窑厂所稍早,数量多、品种全,制作精美,主要...
日前,中国茶叶博物馆与宜昌市、长盛川湖北青砖茶研究所在杭州共同举办馆藏茶砖交接仪式。一块高1368mm、宽646mm的长盛川湖北青砖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永久馆藏,不日面向公众展出。 长盛川是明朝创立的茶叶品牌,曾创造丝绸之路茶叶贸易的传奇。中国茶学界泰斗、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表示,湖北青砖茶和宜红茶都是重要的地方品牌,振兴老品牌,需要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应宜昌市政府邀请,陈宗懋下月将赴宜昌...
1日,中国茶叶博物馆新建的龙井馆区正式开放,新馆成世界各种茶叶展示之地,在馆中可至少看到15个国家产的上百种茶叶。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表示,该馆可谓是国内、乃至世界,展示国家茶叶品种最多最完善的地方。中国茶叶博物馆目前有两大实体馆区,即双峰馆区与龙井馆区,新馆项目地选址杭州翁家山268号(原龙井山园),为江南丘陵地貌,总面积75296平方米,山林覆盖率70%,龙井馆区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经过一年半的功能调整和建设,位于龙井路翁家山268号的原龙井山园景区已改造成为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昨天新馆正式开馆迎客。作为中国茶叶博物馆三期的龙井馆区总面积约113亩,山林覆盖率达70%,包含17.52亩龙井茶园,馆区规划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市民游客可在这个山地森林公园般的馆区内参与茶园探茶、制茶品茶、茶具制作、茶书阅览、茶艺培训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
空中鸟瞰的茶博龙井馆区掩映在满山绿荫之中。 每年五一黄金季,西湖边,总是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 去年五一,有着复古绿皮小火车的白塔公园、汇集了浙派盆景精品的杭州植物园盆栽园和大家见面。今年五一,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又要给杭州市民和游客送上一份心意满满的礼物——它就是中国茶叶博物馆三期“龙井馆区”。 这份礼物,整整酝酿了五年,直到今天,才小心翼翼地捧出来。 龙井馆区...
从2010年开始,走过翁家山的人都在好奇,半山腰上陆陆续续建起来的房子,究竟是干吗用的?五年多后的今天,终于有了答案。 5月1日,中国茶叶博物馆新建的龙井馆区,将对外开放。 龙井馆区,建在以前龙井山园的位置(翁家山268号),占地7万多平方米,其中有7成是绿意盎然的山林、茶田,另外还有5000平方米江南民居风格的房子,依山而建,错落布置在半山腰上。 可以这样说,翁家山种满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