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谷昌坝水库的阀门。 新闻速读 谷昌坝是盘龙区近日新定的22项挂牌保护文物之一。由于松花坝水库的扩容,建于民国时期的谷昌坝水库如今已经被彻底淹没,但一过蓄水季节,水位下降它就会显现在人们面前。为了纪念这一座因治理盘龙江和蓄养水源而建的水库,盘龙区将其列为文物。同时这也标志着谷昌坝成为了昆明首个“水下文物”。 谷昌坝水库是1946年在松花坝上游7公里左右的芹菜冲修建的,因在...
7月13日上午,由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宁波基地、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舟山工作站、嵊泗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举办的“2009’舟山市水下文物保护宣传暨嵊泗海域水下考古探摸工作启动仪式”在嵊泗县望海广场举行。 本次仪式有来自嵊泗县各行各业的群众代表及武警公安、海洋海事等部门负责同志,以及由全国各地专业水下考古专家组成的嵊泗海域水下...
记者一日从海南省文体厅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获悉,由中共西沙工委、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联合组织实施的西沙群岛水下文物普查已于五月三十日结束,历时二十天的海下搜寻,新发现五处水下遗物分布点、七处水下沉船遗址。 水下文物普查是中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00九年度西沙水下考古队队长、海南省文体厅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亦平介绍,此次西沙水下文物普查,有来自北...
海洋大省福建将通过法制建设对频繁发生的水下文物盗捞、哄抢行为说“不”。25日,《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提请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该法案特别列出专章,规范水下文物保护工作。 据福建省文化厅厅长宋闽旺介绍,福建是海洋大省,海岸线漫长,历史上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海上运输航线和众多的港湾中,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沉船,...
记者从山东省文物部门获悉,2009年该省将加大水下考古工作力度,基本摸清全省沿海海域水下历史文化遗产“家底”,同时还将尝试开展部分内陆水域的水下文物普查工作。 截至2008年底,山东省已基本完成了青岛海域和烟台长岛县海域的前期陆上调查,发现和掌握水下文化遗存线索70余处。主要有青岛市沿海海域的宋金海战遗址、奥地利军舰“伊丽莎白皇后号”沉船的调查、田...
“海南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建议国家加大对海南的扶持力度,保护和发掘珍贵的南海水下文物。”符桂花代表经过专题调研提出了这条建议。 符桂花指出,南海水下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本身具有经济、艺术、科研价值之外,还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在维护国家主权、解决领土争端中能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机构不健全、专业队伍薄弱、经费缺乏等原因,海南水下工作远远不能满...
二战期间在红海被德国轰炸机击沉的“斯而戈”号 目前,世界上有300多万遇难船只静卧海底;成百的文化遗存岩洞、城市和建筑淹没水下,等待探索。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些遗迹的知识?如何把遗迹展示给公众?如何保护这些珍贵易碎的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是在国际范围保护水下考古遗址的第一部法律文书,在防止掠夺宝藏的同时规范国际合作。《公约》由会员国在2001年通过...
首次全国水下文物普查工作会日前在宁波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会上指出,水下文物普查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文化部网站消息,首次全国水下文物普查工作会日前在宁波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会上指出,水下文物普查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汇聚各方力量,整合人才资源,协调有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积极开展水下文物普查工作;要对水下文物普查给予经费上的充分保障;...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完成了宁波、舟山和台州市部分地区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的陆地调查部分,发现水下文化遗存疑点105处,其中宁波市25处、舟山市65处、台州市15处,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宁波象山港海域和舟山市灰鳖洋海域的探测和摸索工作,确认了4处水下文化遗存点和16处疑似水下文物点。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助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威介绍,我国沿海水下文物调查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水下文物普查成...
在海底沉睡百年之后,福建省平潭县的“碗礁一号”古沉船有望重见天日。 2005年,国家考古人员共从“碗礁一号”沉船中打捞出古文物16000多件,创造了中国历史以来最大的水下文物发掘纪录。 船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碗礁一号”的沉没?沉睡在海底百年之久的它是否奇迹般地保持原状……这些谜底让...
4日下午,海口市文物局局长张昆荣带领文物专家突击检查我市文物市场,在市区中心的古玩工艺市场和收藏品交易市场发现国家明文禁止出售的少量水下文物。 张昆荣告诉记者,3日该局接到有关部门加强南海水下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昨天立即行动对我市文物市场检查。昨天检查发现的这些水下文物都是瓷器,主要有女士用的粉盒以及碗和花瓶等。 市文体局希望市民对打捞、盗掘、贩运活动进行举报。春节后还将加强对民间古...
为配合江西吉安市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近期,该市开展了对赣江十八滩水下文物和船工习俗调查工作。普查专业人员逐个核定了十八滩所在水域,通过影像形式采集航道周边环境资料,了解相关航运、沉船、水库淹没区情况和船民风情习俗,为进一步开展十八滩水域水下文物调查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赣江十八滩又称赣石,位于万安县境内赣江南北水路交通必经之处。历代文献对十八滩多有记载,南宋辛弃疾《菩萨蛮 ...
福州沿海现已发现水下文物遗址约三十处,分布在平潭、福清、连江、长乐等地海域。由于这些水下文物价值很高,受经济利益驱使,非法打捞水下文物的现象尽管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仍时有发生,一度十分猖獗。 福州为此专门立法,加强水下文物的保护。全国首部专门对水下文物进行保护的地方性法规——《福州市海域水下文物保护若干规定(草案)》,三十日获福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将上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颁布实施。 此...
上个月底,2007年度浙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启动仪式在舟山市举行,水下考古队员驻扎在舟山册子岛乡进行水下考古。一个月时间过去了,由于天气等原因,今年的水下考古工作已接近尾声,将等明年春暖后继续开始。那么,此次水下考古工作成果如何?他们是如何进行水下考古的?昨天,本报记者跟随水下考古队出海,探源深藏海底的海上丝绸之路。 两船并进,前往探测区 经过前期调查,这次水下考古的范围主要划分为三大区...
福建省福州市政府办公室日前说,福州将出台中国首部水下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对辖区海域水下文物遗址开展考古调查、注册、确认和鉴定,申报并公布文物保护单位或水下文物保护区。 将要出台的福州市水下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还规定:在福州长乐、连江、平潭等水下文物较密集海域,规范和限制潜水、挖掘打捞、钻探、爆破等;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水下文物遗址,应报告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已打捞出的文物,应上交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建立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