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桂林,这块曾经是浩瀚海洋的古老土地,在亿万年沧海桑田变迁后,成了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作为这片土地上最有灵性的生命之水,漓江润泽了两岸的百姓,孕育了一座城市古老而灿烂的文明,成为我们的母亲之河。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更为遥远的时空,去寻找最深邃的漓江文明之源的代表时,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万二千年前就居住在漓江边上的“甑皮岩人”。 据考证,“甑皮岩人”虽非在...
7月23日,考古专家郭物在新疆清河县三道海子古石堆前介绍考古挖掘情况时称:经过考古挖掘研究,该古石堆初步认定为祭祀遗址。据介绍,位于新疆青河县东北部查干郭勒乡的三道海子石堆遗址群,共分布巨型石堆遗址3座(又称花海子巨型石堆)、中型4座、小型约20座,石围石堆墓约100多座,鹿石约48通。201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阿勒泰地区文物局和青河县文物局组成考古队,对三道海子3大...
作为唐代管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的最高军政中心——北庭故城外城,究竟是哪朝哪代建设,学术界争论了一百多年。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经过十几天的发掘,终于用出土文物证实:北庭故城外城墙系唐代按唐代建制所建。 历史资料表明,北庭故城在唐代时最为繁盛,从庭州到北庭都护府,再到北庭大都护府,它的级别不断提升,管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最终成为天山北麓军事、政治、经济和...
7月15日下午,由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市史志办和开封敦复书院联合举办的开封地方史志文化讲堂在敦复书院举行,特邀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文物考古专家刘春迎,作了一场题为《揭秘开封城下城——古代开封城的历史演变与考古研究》的专题讲座。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干部职工、社会各界人士400余人现场聆听讲座。 经多年考古发掘探明,开封城下共埋有6座城池: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梁城、唐代的汴州城、五代及...
专家们深入现场查看刘忠俊摄 7月15至18日,“唐蕃古道暨石刻文化论坛”在四川藏区石渠县举行,来自北京、四川以及美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和学者就“吐蕃时期石刻”和“唐蕃古道”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尤其是对石渠吐蕃时期石刻图像研究、石刻遗存与唐蕃古道的关系、历史背景、交通线路等遗存的研究和保护建言献策。 四川石渠县地处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边陲,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藏语称为“扎溪卡”,意为“居住...
专家们深入现场查看 专家学者在长沙干玛乡现场查看吐蕃时期摩崖石刻情况 7月15至18日,“唐蕃古道暨石刻文化论坛”在四川藏区石渠县举行,来自北京、四川以及美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和学者就“吐蕃时期石刻”和“唐蕃古道”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尤其是对石渠吐蕃时期石刻图像研究、石刻遗存与唐蕃古道的关系、历史背景、交通线路等遗存的研究和保护建言献策。 四川石渠县地处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边陲...
7月15日至7月20日,丝绸之路农牧文化与聚落演变学术研讨会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召开。来自西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30余位国内声望卓著的专家、学者和一线考古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自治区文物局、哈密市文物局、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西北大学主办。 7月15日专家学者们赴巴里坤县红山口、东黑沟等地实地考察了由西北大学主持...
6月17日,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考古专家一行,到襄州区龙王镇凤凰嘴遗址进行实地调研。 在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专家考察了正在出土的部分文物,并就凤凰嘴遗址的文化归属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凤凰嘴遗址发掘方式属田野考古发掘中的“探方”法,即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探方”,探方内的土层以土质(松、软、硬)、土色(各种颜色)和结构(含沙量等)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层,按照先上后下的...
刘贺死因究竟是什么?大刘记印的印文为什么这么奇特?简牍释读出了什么新内容?近日,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驻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在南昌举办讲座,为我们分析和解释了海昏侯墓考古工作中出现的若干谜团。 香瓜子可能揭开刘贺死因之谜 据信立祥介绍,内棺中墓主人的收殓完全符合西汉列侯葬律的规定,整个尸体用丝绸做的衣服和被子裹住,脸部盖有一块红褐色覆面,头枕琉璃...
这是一片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江边台地,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可能还不知道:他们脚下的这片台地就是巫山神女的诞生地;同时,在这片土地之下,还埋藏着数十座从商代到明清时期的墓葬。 昨日,作为我市文化遗产宣传月的重磅活动之一,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专家来到正在发掘中的巫山高唐观遗址。 宋玉笔下的巫山神女在哪里? 战国时期,楚国宋玉在《高唐赋》中写道:“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楼之台...
高唐观建筑遗址,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墓葬。 这是一片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江边台地,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可能还不知道:他们脚下的这片台地就是巫山神女的诞生地;同时,在这片土地之下,还埋藏着数十座从商代到明清时期的墓葬。 昨日,作为我市文化遗产宣传月的重磅活动之一,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专家来到正在发掘中的巫山高唐观遗址。 宋玉笔下的巫山神女在哪里? 战国时期,楚国宋玉在《高唐赋》...
“考古学”一向给人的感觉是神秘、深遂、难解,与大众相去甚远。而23日下午郑州落下帷幕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则打破了人们对考古学的古板认识,考古学正大踏步向民众走来。 大会期间,国内11位考古大家进行了一系列主题演讲,演讲内容涉及国内外考古发掘成就,并全方位展示考古技术、发掘及文物保护全过程。“这是中国考古学界面向世界的一次集体秀。”中国考古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大会...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以下简称“致远舰水下考古”)项目,成功入选被誉为“文物界奥斯卡”的“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开展。 昨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此次水下考古的亲历者、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周春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冯雷接受了沈阳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