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的天气灰蒙蒙,还刮着冷风。“这雨要是下来,书会被白蚁蚕食殆尽的。”右半身使不上劲儿的刘志成,坐在塑料椅上,又开始揪心了。听到老人的担心,志愿者们加快整理书籍的节奏。 志愿者昨日已开始着手整理数万册考古类书籍 67岁的刘志成,自学成才,痴迷考古40多年,2009年从泉州市海交馆退休。去年,因脑血栓阻塞导致右手右脚偏瘫,老人最担心的,却是堆积在家里的数万册考古书籍,那是他大半生的注解...
锡尼古墓案追回的文物 2014年底,记者和内蒙古考古研究所专家在大青山发现的辽金将军级古墓的盗洞之一。 锡尼古墓案追回的文物 这几年,随着南派三叔小说《盗墓笔记》的大卖,盗墓这个见不得人的行业在世人面前逐渐露出了冰山一角。紧张、刺激、神秘,似乎成了盗墓这个存在了几千年古老行业的代名词。那么,真实的盗墓行业到底是怎样的?昨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采访了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连...
越南中部海域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古老航线之一,那里的海底沉睡着大量沉船和宝藏。近年来,一些海外考古专家开始与越南当局合作,在这片海域展开水下考古工作。 他们像侦探一样搜集线索,探寻海底沉船和文物,然后通知越南方面,由后者决定是否打捞或加以保护。 【观海寻船】 2014年6月的一天,一艘摩托艇载着几个人,出现在越南占婆岛的海边。占婆岛是地处越南中部的一个群岛,由多个小岛组成,岛上优美...
去年中秋节一场疾病,鲤城区马坂巷20号一座残破的古厝里,67岁刘志成的人生被分成两半。 前一半是清晰的。他每天买书、看书、读报、翻山越岭跟随媒体参观古迹发掘现场。后一半则充满不确定。脑血栓阻塞让他右半边身体无法动弹,短短1米距离,他靠着拐杖要挪10来分钟。 眼看着家中6万册和考古有关的图书正慢慢被白蚁蛀蚀,他不能让这些书籍和自己的未来一样未卜。他希望找到志愿者,帮他清理并管理书籍;右手...
记者今天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专家在怀化中方县荆坪村一带发掘了大批楚汉时期的墓葬,调查表明还存在同时期的城址。该所所长郭伟民表示,城址极有可能是秦汉时期的“无阳”县城。 2014年11月至今年2月,为配合怀化中方职业教育城的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方县文物管理所在工程施工区域内共发掘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古墓葬87座、清代墓葬1座,出土铜器、陶器、玉器等各类文物300余件。 ...
记者今天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对湘阴洋沙湖为时1年的考古调查提供了初步证据:湘阴洋沙湖是湘瓷源头。 2014年3月至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湘阴县洋沙湖斗笠铺窑址,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及对湘江流域古窑址的调查发现,东汉时期洋沙湖一带已成为一个较为集中的青瓷生产区。这是目前发现的湘江流域时代最早的青瓷生产区。 湘阴县洋沙湖,地处湘江之滨、洞庭之南。瓷土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捷,使得这里成...
自贡神奇石佛河中卧 考古专家考证为晚唐雕刻 自贡神奇石佛河中卧 考古专家考证为晚唐雕刻 自贡旭水河下桥遗址附近,一尊常年卧于河道中央的“菩萨石”,以其上面精美的佛像雕刻不断吸引着当地人靠近“探秘”。近日,省考古院组织专家对“菩萨石”进行现场踏勘,发现“菩萨石”上的雕刻竟然大多出自晚唐时期,其造像内容丰富、雕刻也相当精美。专家呼吁,应尽快把“菩萨石”从水中移出,以避免水流长年冲击破坏文物。 ...
自贡旭水河河道中的“菩萨石”。 自贡旭水河河道中央躺着一尊“菩萨石”!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专家在自贡旭水河河道上发现了一尊“菩萨石”。据了解,“菩萨石”上共有十多龛雕像,佛像有毗沙门天王、观音等佛教人物和天龙八部等佛教题材。“大部分是晚唐时期作品,也有少部分是宋、明时期雕刻。” 专家勘察后表示,“菩萨石”可能是雕在河道现有的一处寺庙中。同时,考古专家认为,作为第三...
自贡旭水河下桥遗址附近,一尊常年卧于河道中央的“菩萨石”,以其上面精美的佛像雕刻不断吸引着当地人靠近“探秘”。近日,省考古院组织专家对“菩萨石”进行现场踏勘,发现“菩萨石”上的雕刻竟然大多出自晚唐时期,其造像内容丰富、雕刻也相当精美。专家呼吁,应尽快把“菩萨石”从水中移出,以避免水流长年冲击破坏文物。 省考古院研究人员王婷介绍,“菩萨石”上共有十多龛雕像,“大部分是晚唐时期作品,也有少部分是...
2005年春天,刘凤君在济南文物爱好者手里发现一块上面有刻画的小骨头,当时他认定:“这是史前的一块骨头,上面刻画的应该是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文物,是中国早期的文字。”2007年7月他又发现和鉴定了昌乐县收藏的一批有刻画的骨头,当时刘凤君也认定是早期文字,并及时公开宣布,这是“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距今约4000—4500年,属东夷文字,是中国早期的图画象形文字。”这些年来,作为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最近根据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的霍洛柴登古城内出土的“西河农令”铜印以及古城城垣规模判断,此遗址应是西汉北方重镇西河郡的郡治所在。 霍洛柴登古城城垣周长5000余米,遗址面积达4平方公里,城址规模宏大,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2014年,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对古城遗址再次进行考古发掘。 霍洛柴登古城曾发现有“西河农令”“中营司马”等汉代官印。在古城的西部坡地上发现多处...
1月21日,南昌市双岭派出所民警正在经开区蛟桥镇双岭村一古墓现场守候。前一天中午,当地村民熊师傅和工人开着挖掘机整理山林准备种树。突然,挖出了一大块“石灰”,熊师傅感觉可能是挖到古墓,赶紧叫工人停止作业。之后,拨打了110报警。经考古专家初步鉴定为明朝古墓,今日上午南昌市博物馆准备开挖,墓主身份便可知晓。 初步鉴定为明朝古墓 记者赶到现场看到,该座古墓位于半山腰。墓室侧面露出白色的...
经仪器检测和人工水下探摸,在辽宁姜女石遗址水下发现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60米的四边形疑似人工构筑基台,并且发现人为加工的水下“活石”。 种种迹象越来越疑似文献记载中的海中“甬道”,但要想确认是否有这样一条海中甬道,需要在今年将这些发现完整排列起来,看是否会“显现”出一条甬道。这是昨日记者了解到关于姜女石遗址的最新消息。 这条疑似海中甬道有四五百米长,海水落潮时就会显现出来。关于...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日召开“2014湖南考古汇报会”,会上公布的湘江流域古窑址勘探调查报告显示,洋沙湖一带拥有十余个汉晋至唐宋瓷窑和明清砖瓦窑址,是目前发现的湘江流域时代最早最为集中的青瓷生产区,是“湘瓷”的故乡。 湘江之滨、洞庭之南的洋沙湖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表示,洋沙湖湖岸及附近一带的窑址分布较密集,据现有资料,有青竹寺窑址、洋沙湖窑址、吴家渡窑址、斗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