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选址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的在建中国国家南海博物馆23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17年3月完工开馆。 中国国家南海博物馆位于潭门中心渔港南岸,距离博鳌亚洲论坛会址9公里,建筑面积为7万多平方米,分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藏品征集费1.4亿元(人民币,下同),总投资9.3294亿元。 中国国家南海博物馆的概念设计方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的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以“丝路逐浪、南...
9月14日,由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和人民网主办,国家南海博物馆、人民网文化频道、人民网海南视窗承办的“南海之约”——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国家南海博物馆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的重点项目,是海南省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重要倡议的具体举措,目的在于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南海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保护海南...
印有“波斯为记”的青花瓷残片。魏希望供图 广东省银行发行的琼崖流通券 龙被 作为国家南海博物馆筹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文物的征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9月14日上午,“南海之约”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由多位藏家捐赠的7万余件藏品正式入藏国家南海博物馆。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首批捐赠...
一间博物馆讲述的是传奇般的史实,展陈的是厚重历史的分层。作为一间以南海为主题的博物馆,国家南海博物馆面朝大海,讲述着这一方水土上的故事。 国家南海博物馆的概念设计方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的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以“丝路逐浪、南海方舟”为设计主题,结合了海南黎族船型屋、渔网、海浪等地方文化和海洋文化元素。 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以“一带一路”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
9月14日上午,“‘南海之约’——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在发布会上,国家南海博物馆收到了10人捐献的7万多件藏品。仪式上,冯川建、魏希望等文物捐赠代表被授予了证书,捐赠的收藏家们向记者表示,捐赠是收藏者的一种境界,国家南海博物馆是这批文物最好的归宿。 在10人向南海博物馆捐赠的7万多件藏品中,全国政协委员、海南奥林匹克花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川建,捐赠南...
“首批捐赠文物入藏,标志着国家南海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迈出了扎实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10个人捐赠了7万多件藏品,有5家单位捐赠或意向捐赠1000多件藏品。”日前,在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上,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厅长丁晖说。当日,由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人民网主办的“‘南海之约’——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 活动现...
9月14日上午,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亮相。南海网特派记者王旭摄。 9月14日10时30分,“‘南海之约’——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人民网一号演播厅举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路,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何戍中,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厅长丁晖,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副厅长曹远新,特邀嘉宾国家南海博物馆专家顾问团成员董琦、张威出席发...
“我觉得作为一名收藏爱好者,能够把手中收藏的这些有关南海的藏品捐给国家南海博物馆,就是我们收藏人爱国的具体表现。”日前,资深收藏家、海南沉香协会秘书长魏希望如是说。他计划将自己收藏的民国时期分省图等数十件文物捐赠给正在筹建的国家南海博物馆。 魏希望搞收藏已经约二十年时间了,他告诉记者,这次自己要捐赠的文物包括多本民国时期的《全国分省图》、两把镶有铁边的海南黄花梨木铲和数十件海捞瓷。 说...
9月3日,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南海博物馆。位于琼海市潭门港的国家南海博物馆今年5月正式动工,目前正抓紧推进,计划2017年3月开馆迎客。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7日,记者从省文体厅获悉,9月6日,南海博物馆实现了北区主体结构封顶计划,预计南区主体结构于9月25日封顶。 南海博物馆2015年11月动工,选址于潭门中心渔港,总投资8.4971亿元人民币,打造集收藏、展示、教育、保护、科研、交...
9月3日,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南海博物馆。位于琼海市潭门港的国家南海博物馆今年5月正式动工,目前正抓紧推进,计划2017年3月开馆迎客。
昨日,全省文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省政府会展楼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目前有不可移动文物共4274处,其中水下文化遗产数量136处,居全国之首。目前国家南海博物馆建设正抓紧推进,计划2017年3月投入使用。“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全面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确保全省所有县市建成博物馆等。 我省水下文化遗产数量136处,居全国之首 据悉,我省目前有不可移动文物共4274处,其中水...
“水下考古不是淘宝,更不是猎奇,它是调查、发掘水下埋藏的一切人类文化遗产的考古技术领域。”为配合目前正在深圳博物馆展出的《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近日,深博特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做题为《走进“南海Ⅰ号”:考古发掘纪实》讲座,解析“水下考古”始末。 孙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研究馆员,在水下考古、海外交通史、造船史等领域均有建树。1987年...
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南海诸岛,最早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进行开发、经营,中国政府最早并持续对南海诸岛行使管辖。中国历代文献和西方国家的有关文献对中国人民在西沙、南沙群岛上的生产、生活情况有着大量的记载。过去,由于南海诸岛,特别是南沙群岛距大陆遥远,中国人民历史上在岛礁上的生产、生活情况很难以实物方式为世人所知。20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家多次对西沙、南沙群岛进行考察,在岛上发现了大...
笔者23日从阳江市政府召开的“南海Ⅰ号”申遗工作现场会上获悉,该市将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支持,用好申遗资金,全力做好“南海Ⅰ号”考古发掘,加快推动申遗保护展示工程的实施,确保各项申遗准备工作在明年5月前完成。 “南海Ⅰ号”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是我省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要求,“南海Ⅰ号”沉船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应当作为对外宣传和国际组织专家考察的重要内容,做...
七月七日捐献《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仪式,左为彭令。 “涉及国家主权的重要史料,应当属于国家。这件藏品放在南海博物馆,将是它最好的归宿。”近日,民革党员、中国收藏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执行主任彭令在北京将他珍藏的《南海诸岛地理志略》无偿捐赠给建设中的国家南海博物馆。不久之后,这份南海主权铁证将在开馆的国家南海博物馆内展出。 据悉,《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小32开本,96页,1947年第一版,为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