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真容 “南海一号”水下考古现场 在“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必经之地西沙群岛,湛蓝的海水下散落着大量历朝历代的水下文化遗产。2015年的4月上旬,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装备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下考古专业设备,驶向了西沙群岛。43天之后,精心筹备了两年多的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宣告结束。在重点发掘项目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提取出水文物50件。6月6日,凤凰卫视...
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真容 “南海一号”水下考古现场 在“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必经之地西沙群岛,湛蓝的海水下散落着大量历朝历代的水下文化遗产。2015年的4月上旬,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装备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下考古专业设备,驶向了西沙群岛。43天之后,精心筹备了两年多的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宣告结束。在重点发掘项目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提取出水文物50件。6月6日,凤凰卫视记...
海外追讨肉身菩萨,章公六全祖师将回家。 励小捷:证据确凿,事实清楚,我们就应该无偿的让它返还。 水下考古彰显中国主权,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历七年。 吴小莉:海底挖掘,是不是对申遗也有相当的文物价值和帮助? 励小捷:那你拿什么说话,你只能拿沉船以及出水文物说话。 问答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 主持人: 2015年春,英国《每日邮报》的一则报道红遍...
举世瞩目的“南海一号”考古发掘现场传出令泉州振奋的消息:多名专家从迄今试发掘出的文物推断,“南海一号”始发港很可能是刺桐港(现泉州港)。而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也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区。 “看,又一件德化瓷器。”昨日,在位于广东阳江市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小心处理发掘出的文物。目前,试发掘工作共发掘了8000多件...
已发掘陶瓷大量来自泉州德化窑系,专家推断—— “南海一号”可能从刺桐港始发举世瞩目的“南海一号”考古发掘现场传出令泉州振奋的消息:多名专家从迄今试发掘出的文物推断,“南海一号”始发港很可能是刺桐港(现泉州港)。而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也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区。 “看,又一件德化瓷器。”昨日,在位于广东阳江市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
省人大常委会今天上午召开专题汇报会,听取我省保护古村落及其文物古迹的有关情况汇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省正联合两广及福建等省份,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文化遗产”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相关工作,火山岩传统古村落群已纳入南海文化遗产点之列。 在今年初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杨思涛等13名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加强保护我省古村落及其文物古迹的建议》,该代表建议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
美国副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化身洋道士声称中国破坏南海风水 美国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一定没有想到,他对中国南海行动的指责会被终南山上的一位道士在聊聊数语间化解于无形。 已经出家六年的全真道士梁兴扬也不会想到,自己于戏谑间发出的一个帖子,会引起这么大反响。 一个是美国助理国务卿,一个是全真道士,这两个人看似没有任何交集,把他们联系起来的是一篇提到“feng shui”(风水...
在烟花飞扬,春意盎然的美好季节,丹青中国梦——北京国都南海书画院高劲松四人作品巡展在扬州开幕了。扬州市文联,扬州市文新局向这次展览的隆重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四位画家表示真诚的敬意。 北京国都南海画院高劲松、 郭新民 、 朱常棣、 王效敏四位画家在扬州举行作品巡展,给扬州书画界带来了一丝清新的春风,并促进了扬州书画艺术与异地的书画家互融互通,互为借鉴,共同发展。为推进文化艺术大繁荣,...
2015年4月12日,人称“中国考古第一船”的“中国考古01号”“停靠在文昌清澜码头。宋国强摄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于今天起正式启动。经过2年多时间的精心筹备,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西沙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拉开帷幕,启动仪式今天下午在文昌清澜港举行,此次水下考古既是国家文物局2015年重点水下考古项目,也是我省继2008年...
2015年4月12日,人称“中国考古第一船”的“中国考古01号”“停靠在文昌清澜码头。宋国强摄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于今天起正式启动。经过2年多时间的精心筹备,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西沙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拉开帷幕,启动仪式今天下午在文昌清澜港举行,此次水下考古既是国家文物局2015年重点水下考古项目,也是我省继2008年华光...
今年年初,备受关注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经历七年的保护发掘后,其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终于被逐层清理干净,船舱内层层叠叠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展现在世人面前。“南海一号”又一次引来各界人士的关注,然而,这艘古木船和厦门是否有关联?挖掘出来的古瓷器和闽南文化有着怎样的渊源?近日,记者特此走访多方专家,抽丝剥茧,探寻这一古船与厦门的层层关联。 珍贵如玉的德化瓷 “南海一号”发现的闽南窑瓷器...
“出水货”指水下“出水”文物,是收藏市场中一个特别的板块,一般以瓷器为多,偶尔有重要的金银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文化遗存。 对于收藏界来说,巨量南宋瓷器的出现是极为震撼的消息。但有收藏者认为,“出水货”通常是普通的日用器具,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收藏价值都不能跟市场上同时代的艺术品相媲美,有...
近日,有媒体对南海一号进行追踪报道,认为从考古学角度看对沉船船体的研究意义甚至大于船上的南宋瓷器,但收藏界并不这么认为,曾经有大买家从拍卖会上买下批量的出水瓷器以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记者从市场了解到,尽管这些出水的瓷器数量巨大,但是收藏群体广大,并未影响市场行情,不过行家建议,这种瓷器属于日用器,升值潜力不大,但门槛低、有确凿记录、好玩,适合新手收藏。 瓷器国际买手陈连勇曾经把一艘在马来西亚出水...
“南海一号”的宋瓷 近日,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日,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悉,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文化遗存。自1987年被发现,到2007年整体打捞上岸,沉睡海底800多年...
在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在水下沉睡800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整体打捞、淤泥清理,现已进入沉船内部发掘和文物提取阶段,将有更多“海丝路”遗留文物重现人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南海一号”的考古团队2日透露,自去年11月“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正式启动至今,已出土小件器物瓷器标本623件,金器107件,漆木器11件,铜钱5000余枚,残损标本2100多件,另有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