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釉里三色花鸟纹花觚,清康熙,高44.2cm,口径20.2cm,足径15cm。清宫旧藏。 觚撇口,长颈,鼓腹,高胫,近底处外撇,圈足。通体釉里三色(青花、釉里红、豆青)装饰。颈部绘孔雀、山石、牡丹。腹部绘螭龙、灵芝。胫部绘山石、玉兰、菊花、蝴蝶。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 该器造型规整、挺拔,设色淡雅,绘画笔触细腻,观之使人赏心悦目。
霁红釉梅瓶,清康熙,高24.2cm,口径3.4cm,足径7.8cm。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玉璧形底。通体施霁红釉。玉璧形底心内施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款外无边栏。造型规整,釉面匀净。标志着明代中期以来失传的高温铜红釉瓷器在康熙时景德镇御窑厂得到了恢复。 康熙时期的高温铜红釉品种主要有霁红釉、郎窑红釉、豇豆红釉三种,各具特色。霁红釉釉面均匀凝厚,色泽红艳、深...
仿定窑白釉划花牡丹双鱼纹碗,清康熙,高5.7cm,口径19.6cm,足径5.3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呈斗笠式,敞口,斜直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口沿一周呈灰黑色,俗称“青砂口”,系模仿定窑瓷器所镶的铜釦。外壁光素无纹饰,内壁划花装饰。近口沿处以一周卷草纹为边饰,腹部刻缠枝牡丹纹,内底刻双鱼纹。 此器造型、胎体、釉色、纹饰以及铜口等特征虽逼真地模仿定窑,但釉面较宋代定窑白瓷光亮,刻花纹饰缺乏立体...
仿定窑白釉划花海水双鱼牡丹纹笠式碗,清康熙,高5.6cm,口径19cm,足径5.2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呈斗笠式,敞口,斜直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外壁光素无纹饰。碗内划花装饰,近口沿处饰一周卷草纹,腹部为缠枝牡丹纹,内底双线圈内划海水双鱼纹。
仿定窑白釉划花海水双鱼纹折沿洗,清康熙,高3.3cm,口径25.2cm,足径19.5cm。故宫博物院藏。 洗折沿,直壁,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微泛黄。口沿无釉,镶有铜釦。洗内刻海水双鱼纹,纹饰清晰,颇具装饰性。
仿定窑白釉划花云龙纹折沿洗,清康熙,高4.8cm,口径26.7cm,足径3.4cm。故宫博物院藏。 洗折沿,浅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面光亮。口沿一周呈灰黑色,俗称“青砂口”,系模仿宋定窑瓷器所镶铜 。内外划花装饰,内外近口沿处均刻划回纹一周,内底双线圈内刻划云龙纹,纹饰线条纤细流畅。 此洗虽极力摹仿宋代定窑白瓷,但因其烧成温度比宋代定窑瓷器高,致使釉面更加光亮,这是清代康熙时期仿定窑白瓷的显...
仿定窑白釉划花龙凤纹胆式瓶,清康熙,高18.1cm,口径3.5cm,底径6.3cm。故宫博物院藏。 瓶盘口,细长颈,颈部凸饰二道弦纹,垂腹,近足处外撇,平底,底足涩胎无釉。通体白釉划花装饰,颈部自上而下刻划蕉叶纹、卷草纹和缠枝花纹。腹部刻划龙凤纹,纹饰简洁洗练。 此瓶胎轻釉薄,釉色光亮润泽,划花纹饰浅淡欠清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仿定窑白釉划花缠枝花纹玉壶春瓶,清康熙,高14.2cm,口径4cm,足径5cm。故宫博物院藏。 瓶盘口,长颈,垂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面有细密的开片纹,口呈黑灰色,俗称“青灰口”,为仿宋代定窑瓷器所镶铜釦。釉下划花装饰缠枝花卉,纹饰排列疏密有序,纹饰线条清晰流畅。 康熙时期仿定窑瓷器主要见有两类:一类在造型、釉色、纹饰等特征上极力摹古;另一类则主要模仿定窑白瓷的釉色,造型与纹饰则多为本朝流行...
仿定窑白釉三牺尊,清康熙,高14.2cm,口径4cm,足径5cm。故宫博物院藏。 尊盘口,细长颈,颈部塑贴三羊首耳,圆腹,高圈足外撇。通体施仿宋代定窑白釉,釉面光洁莹亮,且有细密的开片纹。
淡黄釉瓶,清雍正,高14.6cm,口径3.3cm,足径1.7cm。 瓶撇口,细颈,溜肩,肩下渐敛,圈足。通体及足内施淡黄釉。外底暗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淡黄釉瓷器创烧于雍正时期,其着色剂为氧化锑,由于其釉色比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传统浇黄釉浅淡,故名“淡黄釉”。又因其釉色淡雅似蛋黄色,故又称“蛋黄釉”。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撰写的《陶成纪事》中称之为“西洋黄”。雍正淡黄釉...
窑变釉弦纹瓶,高25.3cm,口径7cm,足径11.7cm. 瓶撇口,细长颈,扁圆腹,腹下斜直收至底,圈足外撇。通体施窑变釉,有红、黄、蓝、月白等色,釉面光润。颈至肩凸起弦纹7道。足内施酱釉,阴文篆刻“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器造型端庄规整,色釉变化丰富,色泽绚丽明快,装饰效果鲜明,为雍正时的创新品种,乾隆以后延续烧制。
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瓶,高26.5cm,口径8.9cm,足径11cm。 瓶敛口,短颈,丰肩,腹下渐收,圈足外撇。足内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此瓶器型秀美,以岁寒三友图为饰。画面以翠蓝色的青花绘梅树枝干、松针、竹及山石,以色彩略暗的釉里红描绘苍老的松干和傲寒的梅花,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图中以竹叶组成一首五言绝句诗:“竹有擎天势,苍松耐岁寒,梅花魁万卉,三友四时欢。”以诗寓画,画中藏诗,匠心独...
清康熙 高15厘米,口径17.4厘米,足径17.4厘米 器呈直筒式,口足相若,底微凹入,玉璧形足。外壁以青花、釉里红、豆青三色绘山水图,远山近水、亭阁屋舍、苍松古柏等。用刻划、加彩等装饰技法描绘,自然逼真,为一幅精妙的山水画。外底脐心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釉里三彩是康熙朝新创烧的高温釉下彩品种,它以青花、釉里红和豆青釉三种釉下彩相结合,也称为釉里三色。它以蓝色、红色来表现主...
鳝鱼黄釉钵,高32.7cm,口径30.6cm,足径27.3cm。 钵敛口,圆腹,腹下渐收,瘦底,圈足。钵内外通体施鳝鱼黄釉,底阴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鳝鱼黄釉属于铁、镁结晶釉,清代宫廷档案称之为“厂官釉”。由于烧成工艺的某些差异,厂官釉的色调有多种变化。清雍正时期厂官釉品种名目繁多,如蟹甲青、鳝鱼黄、瓜皮绿等。此钵釉色偏黄,色如鳝鱼皮色,匀净优雅,且器型规整,为典型的雍正朝制品。
窑变釉贯耳瓶,高33.3cm,口径10.7cm,足径13.5cm。 瓶直口,长颈,颈有双贯耳,颈下渐广,鼓腹,圈足外撇。内施天蓝釉,外施窑变釉,底施酱釉。底中心阴刻篆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器造型模仿古代青铜礼器,器物胎体制作细腻,成型考究又不失自然流畅的特色,反映出雍正瓷器的精湛之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