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清乾隆,高47cm,口径10.7cm,足径15.5cm。 瓶直口,长颈,腹浑圆似球,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以青花、釉里红绘云龙出海。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天球瓶是明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窑的创新器形。多以青花装饰。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又烧造青花釉里红、斗彩、粉彩等品种。此瓶造型稳重端庄,是乾隆时期官窑瓷器中比较常见的器形。图案画法借鉴了清代顺治时期经常使...
木纹釉粉彩牡丹纹书式墨床,清乾隆,高4.8cm,长8.8cm,宽4.2cm。 墨床仿木几式,墨床边及四侧面施酱褐色仿木纹釉,床面饰白地粉彩牡丹纹,床面一边贴塑粉彩书卷,又如床上置枕,可供湿墨倚靠。 清乾隆朝的瓷质墨床多有仿竹木釉、家具式者,其造型均秀巧新奇,施釉刻意摹仿竹木器的质地感,并施以五彩、粉彩等纹饰,成为一类清雅优美的文玩。
仿石纹釉笔筒,清乾隆,高9.7cm,口径8.2cm,足径8.1cm。 笔筒口底相若,筒形腹,圈足。里外均施仿石釉。无款识。 清乾隆时期,仿制各种工艺品类的像生瓷制作颇盛,几近无所不仿。仿石纹釉瓷器是在烧制好的白瓷胎上用近似于石质的彩釉勾绘出石头的纹理,入窑二次高温烧制而成。 此件笔筒仿制效果逼真,玉石质感极强。
窑变釉梅瓶,清乾隆,高37.2cm,口径7cm,足径11.2cm。 瓶小口,短颈,丰肩,瘦胫,圈足。外壁通体施凝厚的火焰红釉,釉色以紫红色为主,间有少许蓝色。足内仿宋钧釉,无款识。 窑变釉是清代雍正时期仿宋代钧窑釉色繁衍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它是一种高温颜色釉,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烧成,将各种不同颜色的釉融合为一体, 在不同的窑内气氛中呈现出多种美丽的釉色,交织在一起,形成千变万化的缕丝状线条...
仿木纹釉碗,清乾隆,高4.6cm,口径13.6cm,足径9.2cm。 碗敞口微外撇,浅腹,玉璧底,底部有支钉痕。里外满施木纹釉。仿木纹釉出现于清雍正时期,乾隆时制作更为广泛,釉面比雍正时有更富于变化。 此碗仿木纹纹理清晰,釉面质感逼真。
粉青釉暗兽面纹交泰尊,清乾隆,高16cm,口径6.9cm,足径8cm。清宫旧藏。 尊口外撇,短颈,溜肩,弧鼓腹,圈足跟外撇。通体施粉青釉,腹部模印兽面纹、云纹。在器腹中部采用镂雕的手法把器腹分为上下两部分,并以正、覆如意头的造型相扣,内置铜胆供插花用。外底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交泰”之名出自《易经·泰》,称“天地交,泰”,旧时指时运亨通。此尊沿用“交泰”之名在于其上下交接...
仿古铜金釉三足炉,清乾隆,通高33.1cm,口径14.9cm。 炉仿铜质香炉的式样,嵌入式炉盖,直口,束颈,冲天绳耳,扁圆腹,下承三柱状足。口沿处印阳文“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排篆书款。通体施金彩,饰模印和镂空花纹。盖面均分为6瓣,每瓣圆形开光内镂雕双螭纹,开光上方模印变形龙纹一周,盖钮为镂空莲花荷叶纹。炉颈部与炉身三个桃形开光内凸印蟠螭纹,腿部凸印变形蝉纹。 陶瓷器上装饰金彩始于唐代,宋代定窑...
仿汝釉三羊梅瓶,清乾隆,高23.5cm,口径5.9cm,足径8.7cm。 瓶小口微撇,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圈足。肩部凸饰三只羊头。通体施仿汝釉。足内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对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的仿制在明代已尉然成风,仿汝窑瓷器以清雍正、乾隆两朝最为逼真。传世品中,乾隆时期的仿汝器大部分是对釉色的仿烧,造型则多为本朝流行式样。此器以三羊装饰,因“羊”与“阳”谐音,寓意“三阳开泰...
厂官釉绶带耳葫芦瓶,清乾隆,高25.8cm,口径2.8cm,足径8.2cm。 瓶葫芦式,上小下大,束腰处模印莲瓣纹,瓶体两侧饰有细长的绶带耳,通体满施茶叶末釉。底阴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厂官釉为高温结晶釉,始烧于唐代。制作时将釉料中含铁、镁的着色剂挂于坯胎上,经一次高温烧制而成。釉面呈黄绿色泽,釉中散布不规则的黄色星点,有的酷似茶叶末,有的颇似鳝鱼皮,有的如蟹壳色,因此又有茶叶末、鳝...
仿哥釉叶式洗,清乾隆,高2.4cm,长17.7cm,宽12.8cm。 洗为树叶状,叶边卷起,宛如一片飘浮在风中的树叶,动感极强。通体满施仿宋代哥窑釉色,釉面有不规则的纹片。底有6个支钉痕,并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此洗匠心独具,将仿生造型与宋哥窑瓷器的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釉面肥润,釉色青中闪灰,通体开较大的纹片,纹理灰黑,和谐自然,给人一种妙趣天成的美感享受。
仿汝釉圆洗,清乾隆,高5cm,口径16.7cm,足径8.7cm。 洗圆形,敞口,直壁,口沿下及近足处各有一周凸棱,圈足。通体施天青色仿宋代汝窑釉。底有9个支钉痕,中心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以烧制青瓷而著称,其釉色清纯宁静,青中闪蓝,有“雨过天青”的美誉。景德镇仿宋汝窑器始自明宣德时期,但传世品极少。清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酷爱汝窑器,曾授意督陶官唐英大量仿...
仿雕漆釉碗,清乾隆,高4.5cm,口径13.1cm,足径8.2cm。 碗撇口,弧壁,圈足,玉璧底。碗里满饰金彩。外壁施红釉,仿雕漆工艺,口沿剔刻一周回纹,腹部刻排列有序的锦纹,近足处刻莲瓣纹,底红釉无款。 清乾隆年间,景德镇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御窑厂内聚集了大量的能工巧匠,不惜工本,以瓷器摹仿各种工艺品,如仿木器、竹器、漆器、铜器,摹仿技艺之高,几可乱真。 此碗形制、釉色、纹样、质感均与漆器...
茶叶末釉牺耳尊,清乾隆,高51cm,口径24×19cm,足径26.7×21cm。 尊仿古代青铜器造型,椭圆口微撇,阔颈,鼓腹,圈足外撇。颈部置对称牺耳。尊内外及足内均施茶叶末釉。通体装饰条带纹。外底阴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牺”指的是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这个尊的双耳就是仿造的“牺”的形状。茶叶末釉是厂官釉中的一种。厂官釉属于铁、镁结晶釉,由于烧成工艺的某些差异,其色...
松石绿釉镂空花篮,清乾隆,高13.5cm,口径15.9cm×9.9cm,足径5.8cm×4.4cm。 花篮呈元宝状,宽口沿,两端上翘,短颈,扁圆腹,圈足微外撇。口沿下饰金彩活环12个。提梁由两串金彩套环与三片镂空火焰纹瓷片组成。外底署胭脂彩“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通体施松石绿釉,以镂空龙穿花纹装饰。 乾隆时期,瓷器的制作集历代名窑之大成,达到了历史高峰,精妙奇巧的器物层出不穷,以瓷器仿...
粉青釉暗夔龙纹洗口水丞,清乾隆,高5cm,口径3.3cm,足径5cm。清宫旧藏。 水丞洗口,束颈,扁圆腹,腹以下收束,圈足,足内有青花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器里外施粉青釉,肩部有暗印花如意头纹饰一周,腹部饰夔龙纹,近足处饰莲瓣纹一周。 此水丞釉面匀净,釉色柔美雅洁,造型别致,为御用文具中的精美之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