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东青釉描金天鸡花浇,清乾隆,高18.3cm,口径2.3cm。 花浇呈天鸡形,昂首直立,长尾垂地,背驮一个曲柄胆瓶,鸡嘴为流,瓶口为注水口。花浇通体施东青釉,鸡身遍体以金彩描绘羽翼,瓶体上以金彩描绘蕉叶与螭龙纹。 天鸡是一种祥瑞的神鸟,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之句。此花浇是一件清代宫廷的传世器皿,器形小巧精致,描金一丝不苟,体现出皇家用器的高贵大气。此器...
粉青釉鸡形熏,清乾隆,高22cm。 熏呈雄鸡形,作俯卧回首状。底部与鸡身可以分离。通体施粉青釉,无款识。 清代乾隆时期,为了体现高超的制瓷水平,御窑厂经常烧造一些具有实用功能的陶瓷雕塑器,这件粉青釉鸡形熏就是其中之一。雄鸡尾羽舒展,神态逼真,采用了镂空剔雕的工艺技法。熏香时,可把香料放在底座中,燃出的烟雾从雄鸡的口和翅间袅袅飘出,可谓用心巧妙。鸡与“吉”谐音,寓意吉祥,同时也有暗示皇帝要“闻鸡...
釉里红三果纹梅瓶,清乾隆,高29.6cm,口径6.1cm,足径11.2cm。 瓶小口,短颈,丰肩,腹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以釉里红装饰,颈上绘朵梅、海水纹,肩、胫部分别绘莲瓣、蕉叶纹,瓶身饰折枝桃、佛手、石榴三果。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三果纹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桃蕴“长寿”之意,佛手之“佛”与“福”音近,石榴寓意“多子”,合之为“三多”,寓意“多寿、多福、多子”。
黄釉描金秋叶形笔掭,清乾隆,高1.4cm,长12.5cm,宽16.5cm。清宫旧藏。 笔掭叶形,通体施黄釉,釉面莹亮,釉色黄中泛红,叶缘红色愈深。器面的叶脉描画清晰并以描金装饰,器底亦雕出叶背脉络,全器宛如叠置的大小两片秋风中飘落的红叶。 此器取秋叶的自然形态,以合于笔掭之用。濡笔之际,当令人有岁月如流、时不待我之感念。
霁蓝釉描金地开光粉彩花鸟纹方瓶,清乾隆,高32.8cm,口径10.2×7.9cm,足径11.6×9.3cm。 瓶呈四方委角形,口微撇,长颈,直腹,四方委角外撇圈足。瓶内施松石绿釉。瓶外通体霁蓝釉描金缠枝莲纹地装饰,颈、足部各饰描金树叶纹一周。瓶腹四面均有长方形留白开光,其内以粉彩分别描绘鸳鸯莲花图、桃花雀鸟图、文竹螳螂图和牡丹菊花图。瓶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署矾红彩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青釉镂空粉彩描金夔凤纹套瓶,清乾隆,高32.8cm,口径7.2cm,足径11cm。 瓶呈胆式,细长颈,垂腹,圈足。瓶内施松石绿釉。瓶口、足沿涂金彩,瓶颈近口沿处、圈足外墙以黄地轧道粉彩花卉纹装饰,颈部饰蓝地轧道粉彩勾莲纹,腹部饰青釉镂空描金夔凤纹。瓶内附一小瓶。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心方形留白处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此瓶先在高温下将青釉、白釉一次烧成,完成彩绘描金后再经低温烧成...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清雍正,高8cm,口径23cm,足距11cm。 花盆托直口唇边,弧壁,内底平坦,底下承以三足。外底有一周支烧钉痕,并涂抹酱色釉。通体施玫瑰紫釉,器内釉面泛青有少量开片,外壁凸起一周弦纹,上下各饰一周鼓钉纹。鼓钉处釉层因垂流变薄而呈天蓝色,与外壁玫瑰紫色釉交相辉映,具有较好的艺术效果。 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在仿古方面以仿钧窑瓷器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当时的督陶官唐...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清雍正,高6.5cm,口径16.5cm,足距6.5cm。 花盆托模仿宋代钧窑同类器制作而成。口微敛,弧壁,内底平坦,底下承以三足,外底涂抹酱色釉,并有六个支烧钉痕。外壁口沿及近足处各饰一周鼓钉纹。通体施玫瑰紫色釉,釉面润泽,釉色深浅相间,别具一格。
霁红釉胆式瓶,清雍正,高27.8cm,口径3.5cm,足径8cm。 瓶直口,细长颈,削肩,鼓腹,圈足。因形似悬胆,故名“胆式瓶”。通体施高温铜红釉,釉面匀净,色泽纯正。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圈。 胆式瓶属于陈设用瓷,一般用于插花。这种器形创烧于宋代,当时钧窑、哥窑、耀州窑均有烧造。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有“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为冷落寞空山里,...
炉钧釉铺首耳壶,清雍正,高23.5cm,口径9.5cm,足径10cm。 壶仿青铜器造型。撇口,束颈,丰肩,腹下渐收敛,高圈足外撇。肩部置对称象耳衔环,俗称“铺首”。口、肩、腹、胫部凸起弦纹。通体施炉钧釉,釉质凝厚,釉色以深蓝与浅蓝为主色融熔于一体,流动自然,形成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色彩斑驳。外底阴刻篆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此壶造型古朴,釉色素雅,其肩部以象耳装饰,寓意太平吉祥。 炉钧釉是清...
天蓝釉双龙耳瓶,清雍正,高51.8cm,口径11.7cm,足径13.7cm。 瓶洗口,细颈,溜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凸起数道弦纹,两侧口、肩之间对称置龙形柄,肩部有八组椭圆形模印贴花装饰。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此瓶造型仿自唐代白釉或三彩双龙耳瓶。 雍正天蓝釉瓷器的烧造在康熙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深浅不一的两种釉色,深若雨后晴空,淡趋月白。另外,康熙...
雍正款仿钧新紫釉天球瓶,清雍正,高53cm,口径12cm,足径16cm。 天球瓶圆口,直颈,球形腹,圈足。由于其造型形似天体星球,故称之为天球瓶。通体施仿钧新紫釉,紫色斑几乎覆盖瓶体的上半部,蓝色保留在瓶体的下半部。外底釉色灰白,暗刻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雍正款仿钧新紫釉太白坛,清雍正,高32cm,口径11cm,足径12cm。 太白坛圆口,短颈,圆肩,垂腹内收,圈足。通体施仿钧新紫釉,紫斑呈条带状装饰在太白坛的腹部。外底涂抹酱色釉,中心暗刻篆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
仿钧窑变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清雍正,高9.6cm,口径25.5cm,足距10cm。 花盆托呈葵花式,折沿,弧腹,内底坦平,底下承以三足,足内涩胎无釉。通体施窑变釉,外壁近足处积釉明显。釉面红蓝相间,流淌交融。 窑变釉是清雍正时期仿钧窑瓷器时所繁衍出来的一个新品种,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烧成。所施釉料中除铜外,还含有铁、锰、钴、钛等微量着色金属元素。在烧成过程中,这些金属的氧化物呈色后相互交融...
雍正款仿钧窑变釉海棠式花盆,清雍正,高8cm,口横16.5cm,口纵16cm, 足横8.5cm,足纵7cm。 花盆为海棠式,敞口,折沿,深腹壁下斜,平底,底开有两个渗水圆孔,底下承以四个如意云头小足。里、外均施仿钧窑变釉,蓝、紫相间,釉面垂流自然。外底刻划篆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