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件清官窑仿黄花梨木釉桶为日本重要私人藏家收藏,是现代已知日本公私出版著录中清雍正、乾隆木纹釉仿生瓷中最为著名的一件,在日本举办的各类清代重要瓷器展览中曾多次出现。 瓷桶呈圆柱形,直壁,下略收敛,卧圈足。通体施仿木纹釉,学花梨木漩涡年轮,颜色、花纹描绘惟妙惟肖。器壁绘制纹理,似八片竖立木板拼装而成,腰间足外加饰仿竹编箍圈两道,极为形象逼真,属清代仿生瓷中的一种。在清代仿生瓷大为兴盛,乾隆...
郎窑瓷是郎廷极(字紫蘅)督造的成功产品,他在康熙年间曾任江西巡抚,由于他酷爱古陶瓷,对陶瓷很有研究,于是康熙皇帝发挥了他的特长,在康熙44年——51年的7年中,肩负景德镇督瓷官之职,所以在这期间景德镇御窑厂产品,当时都称为郎窑。清代官窑器必定会有本朝款,唯独郎窑绿、郎窑红没有留下官窑款,但收藏界认可它是一种独特无款官窑器。 郎窑绿是用含氧化铜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现绿色,属于铜绿釉。通常挂釉...
有一句俗语:大器难成。即缘自“釉里红”器皿的加工。古人喜好之朱红,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红很不同,色泽清雅而略偏橘红色,若是用了大红,就俗了。 釉里红系创烧于六百三十多年前的元末,流行于明初。也许是釉里红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的缘故,至明中期后便逐渐消失了。在雍正、乾隆期间,又推出了青花釉里红。所谓青花釉里红,是将青、红两种釉下彩绘于同一器物上的装饰。在透明釉的覆盖下,经高温煅烧而成。改变了以前只...
唐代花釉为钧瓷前身,故也习称为“唐钧”、“唐花钧”。它是以黑釉或黄釉为底釉,上施蓝斑、褐斑、月白斑的多层施釉装饰的一种陶瓷釉色,与唐三彩有异曲同工之妙。20纪80年代以来,仿唐花釉产品问世,先始于河南鲁山地区,后扩展到河南其他地方。 新仿花釉与唐花釉鉴定要点如下: 第一,唐花釉有黑釉蓝斑和褐釉酱斑及茶叶末釉蓝白斑等多种釉色,蓝斑均是月白色中混杂蓝色,其蓝色当为钛蓝。新仿者则多为...
钧瓷以釉色见长,器表没有任何人为的装饰,但由于釉的活动方式和流纹长短不同,在釉面上形成“泪痕纹”、“兔丝纹”,特别是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部分流入而填补裂缝所形成的“蚯蚓走泥纹”为经典。这本是一种缺陷,反而为人们所爱,所谓“有蚯蚓走泥者尤好”。 官钧为多次施釉,虽釉层较厚,但釉面平静肥腻,并时有流淌现象。官钧釉层有曲折的线纹,用手抚之则有感觉,此为官...
建阳窑又称建窑,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永吉镇,是宋代著名窑址之一。历来被认为是宋代瓷窑,但出土文物和文献则表明建阳窑从晚唐、五代始烧青瓷,宋代以烧黑瓷为主,兼烧青白瓷。 建窑本来是江南地区的一处民间瓷窑,北宋晚期由于上层社会斗茶的特殊需要,才开始烧制专供宫廷用的黑盏。 1.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紫黑。建窑瓷器的胎土含铁量高,故胎色多呈浅黑色或深褐色,文献上称之为“乌泥建”、“黑建”或“紫建”,胎...
越窑瓷器的主要助熔剂是氧化钙,属于石灰釉。石灰釉具有光泽好,透明度高,釉层薄的特点。其釉的厚度仅为0.2毫米——0.4毫米。虽然越窑瓷釉以青釉为主,但随着烧造工艺的进步,瓷釉的色泽也有不同。唐代早期,釉色有青灰、青黄、淡青几种,釉层较薄,施釉不均匀,光泽度不高。唐代中期,以青色釉,釉层均匀,不见以前的淡青色釉,釉层均匀,光泽度较高。唐代晚期釉色以青黄、青灰、青泛黄为主,还有少量的青、青绿色釉。此时...
北宋早期胎壁薄而坚硬,质地细腻,呈淡淡的灰白色,但也有胎壁较粗厚,因瓷土淘洗不够精致而含有杂质的器物。中后期瓷胎呈淡灰色或灰色,胎壁厚薄均匀,表明瓷土洗练技术渐趋纯熟,但此时烧造技术仍然比较落后。 南宋时期龙泉窑瓷器的胎壁较厚,胎体特征有灰胎,质地较粗。有浅灰胎,质地细腻,浅灰色接近白色,很悦目,青瓷中的梅子青、粉青、月白等富有美玉质感的这类青瓷就是在此类胎体上出现的。有棱线的器物在棱线处可...
龙泉窑以烧造青瓷闻名于世,其釉汁透明,釉色淡青中微带灰色。北宋早期龙泉窑器物皆为淡青色釉,釉层透明,表面光亮,色泽青中泛黄,釉色有失纯正。中后期,龙泉窑早期的淡青釉瓷器已经停烧,这时改烧青黄釉瓷。釉层薄是因为还原气氛控制不好,致使釉色优劣不一。好者青中带黄,劣者呈黄绿色、淡黄和砖红色,釉中甚至还有鸡眼。釉面开片较多,釉层常常有聚集成点状的现象。釉中含有较高的氧化钙,所以釉面光泽很强,缺乏柔和感。釉...
耀州窑在唐代处于初创时期,由于陶洗不精细,坩土中的杂质较多,胎中所含的颗粒状铁元素烧成后为釉下小黑斑,使瓷器不够匀净、光洁。有的还有颗粒状小眼与针隙。少数器物在施釉前粉饰一层白色化妆土,大多直接施釉。五代瓷器较唐代胎质细密,气孔较小。胎釉深、浅两色,深色较暗灰、铁黑,浅者呈灰白色。通体使用化妆土,从剖面看除深灰和铁灰的黑胎外,还有两条醒目的细白线加于胎釉之间。 宋代早期瓷器一般胎釉较粗,胎上...
清同治炉钧釉诗文方瓶 诗文方瓶“成化年制”底款 这件清代炉钧釉诗文方瓶(图1),高26厘米,口径13.5厘米,底径13.5厘米,方口,宽沿,口沿边缘描金,瓶身施炉钧釉,釉色青绿,且满布月白、淡红色斑点,瓶体四面各书两句七言诗,方圈足,瓶底内书“成化年制”四字寄托款(图2)。 炉钧釉是景德镇窑清代雍正年间才创烧的一种低温色釉,它是一种仿钧釉的颜色釉品种。据清代著名陶瓷著作《...
今年的香港春拍,古董板块交出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单,成交率与成交价格都高出人们的预料,多件拍品创下同类纪录,甚至以估价的几十倍价格成交,有力拉升了春拍总体局势。那么,市场已经全面回暖了吗?艺术品市场的又一个“2008年”到来了吗?当下或近几年最值得买的艺术品门类是什么? 著名古陶瓷收藏家、鉴赏家楼钢分析认为,未来两三年中,艺术市场会进入“小阳春”,其中古董板块会持续稳定走高,“未来三到五年里...
南宋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梅花鹿纹碗 南宋吉州窑最具特色的是黑釉瓷器,且最负盛名。黑釉是不惹人喜爱的釉色,历代产量都不多。到了宋代,茶色贵白,为了观茶色和斗茶风尚的需要,吉州窑和福建建阳水吉镇的建窑一样,大量烧制各种各样的黑釉花盏及瓶罐等物,不仅产量大,而且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诸如树叶贴花、剪纸贴花、黑白彩绘、黑白剔釉、剔釉填绘和玳瑁釉等,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它利用天然黑色涂料,通过独特的制作技艺...
资料图 辽代陶瓷的釉质精良,莹润如脂,色泽鲜艳,平滑光亮,给独特多姿的造型穿上色彩斑斓的外衣,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老窑瓷 辽代陶瓷釉色基本上是以白釉、黄釉、绿釉以及“黄白绿”综合运用的“三彩釉”为基本格调,兼有黑釉、紫釉、茶叶末色釉、蓝釉、红釉、酱釉、混釉等彩釉,也有各种描金器的存在。其中的白釉多施于地子,作为黄、绿釉的衬托;黄釉多施于各种花卉;绿釉多施于各种花叶。当然...
李胜强坚持手拉坯创作作品 作为钧瓷艺术的重要新生力量,艺术家李胜强在坚持传统的道路上逐渐寻找到自己的钧瓷艺术语言,以“羽毛釉”和《日月同辉》《西域佛音》等创新造型、釉色享誉业界。在他看来,当代钧瓷艺人的使命与责任不仅仅限于继承,还要树立正确的钧瓷发展思路,弘扬钧瓷文化,留给后人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霓裳羽裁作钧釉 已是深秋时分,循小径直走,步入神垕古镇李胜强所工作的窑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