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崖墓挖出汉代"动物园" 陶俑和异地棺画像吻合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会同泸州市博物馆和合江县文管所,历时14天连续奋战,四川汉代崖墓群首次规范化、标准化考古行动——合江城郊魏家祠汉墓群考古清理工作接近尾声。10月6日,魏家祠9穴汉墓群中的7座墓穴清理完毕。出土文物中,除2具汉代画像石棺和3具汉代陶棺外,还有大批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汉代陶俑、陶鸡、陶猪、陶狗等随葬品,这些汉墓群仿佛是一座活生生的汉代“动物园”!
最大收获 14天挖出文物数十袋
合江县文管所汉棺博物馆仓库,数十袋尚未清理的各类出土文物堆积如山。9月24日,中秋佳节前一天,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入驻合江魏家祠汉墓群,开始四川汉代崖墓首次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清理考古。29岁的汉唐史考古硕士任江,与合江县文管所58岁的文物部部长朱能清,一老一少一头扎进考古现场。“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8点以前乘公交车赶到考古现场,中午在当地农民周奎家吃饭,天黑前回到宾馆整理资料写考古日记,10余天来天天如此,忙得不可开交。”“哪些地方该用力,哪些地方要轻刨,10余天来,我们挖土都挖出考古专业水平了。”几名墓穴清淤农民笑着说:“墓穴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挖烂了多可惜!”
最大悬疑 陶俑和异地棺画像惊人吻合
“魏家祠汉墓群的出土文物中,汉代陶俑、陶鸡、陶狗、陶猪等一应俱全。其中不少出土陶器随葬品的完好程度,大出我们所料。”朱能清从一个黑色塑料袋中拿出一具陶俑对记者说:“这件红色陶俑不得了,它不仅是至今为止合江汉墓中出土的最大一尊人形陶俑,且人物造型和神态,居然与多年前异地出土的26号汉棺上的石刻画像吻合!”
这尊高40厘米、头戴毡帽、身着华服、高大华丽、一双不成比例的纤纤细手提着一个瓶形器皿的中空陶俑,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却完好无损。记者将之与汉棺博物馆中的26号石棺画像对照,果然形同孪生姐妹,其巧合程度令人匪夷所思!魏家祠出土众多动物造型的陶器中,一只长23厘米、高19厘米、厚12厘米、尾长11厘米的雄性红色陶鸡,其完好程度和硬度也令人叹服。
考古意义 四川汉墓终有完整档案
“墓穴清理仅是考古的一部分,目前进行的墓穴建造相关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整理、绘图等工作,对合江魏家祠汉墓群系统考古非常重要。”任江硕士认为,“长江与赤水河交汇处的合江县,是四川汉代崖墓最主要的集中分布区之一。由于诸多原因,四川汉代崖墓尚无一套完整系统的考古资料,使其文物价值大打折扣。本次系统考古,正好填补这一空白,也是合江魏家祠汉墓群考古最大价值所在。”
合江魏家祠汉墓群出土文物究竟价值几何?任江表示:“前档头双阙,后档头人面蛇身交尾女娲伏羲图,一号墓中的2具画面石棺,是汉墓的标志,毫无争议肯定是国家一级文物。至于陶棺等其他出土文物,其级别和价值现在很难说。文物的价值不能以单件去评定它,如把它放在汉墓中系统评价,那就不一样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