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格热利是距莫斯科60公里远的一个小镇,景色非常优美。到了格热利,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之美。这个风景如画的地区生产带蓝色图案的瓷器和多颜色的乌釉陶器,它们被冠以“格热利”之名,这种融合了格热利美景的艺术品不仅在俄罗斯闻名遐迩,并且已经远播到俄罗斯的周边国家和地区。格热利陶瓷艺术品吸引着那些喜欢美丽、富有想象力、和谐、高艺术水准等元素的人们。格热利是俄罗斯的陶瓷艺术摇篮和中心,这里制作的陶瓷最具代表...
玉璧足(严格来说叫“拱璧底”,与唐明初的宽厚平足有异,下面简称玉璧底)是明中后期至清三代时期广泛运用的一种民窑削足方式。 其特点为: 1、足脊较普通明清带底釉的削足宽,特征为外足高,内足底,中间端面为宽弧线。按宽度分可分为宽玉璧和窄玉璧。 2、内部均有跳刀纹和部分带有收心镙纹及同心圆状旋纹,和深挖足的痕迹,底无釉 3、按削足的足型分,可分为内足垂直和内足内斜两类, ...
珐琅又称“拂郎”、“佛郎”、“发蓝”,发音相近,都是对一种人为加工而成的玻化物质的称谓。它以天然长石、石英等矿物质为主要原料,加入纯碱、硼砂等化合物作助熔剂,加入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作乳浊剂,添加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锑等金属氧化物作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煅烧、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得到珐琅熔块,再经粉碎、细磨得到珐琅粉(图1-1、图1-2)。将珐琅粉调和后,涂施在金、银、铜等金...
浅绛,听上去非常迷人,就像是少女腮上的轻红一般。不过这个名词原是中国画的概念,指以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最为著名的当然就是近年来无人不知的黄公望,他被视为浅绛山水的始创者和代表人物。也被视为元人画的代表之风。而这种在纸绢上设色铺陈的画风,如果一旦延伸到洁白如雪的瓷板或是瓷胎上,将会如何? 答案就是清末的浅绛彩瓷,这是当时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
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为宫廷烧造御器的官窑。它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此外,哥窑虽贵为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之一,但奇怪的是宋人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元、明、清的记载又甚为混乱。有人说哥窑窑址在浙江龙泉,也有人说在浙江杭州,更有人相信它就是子虚乌有……因此,哥窑的身世直到今天依然是个不...
陶瓷装饰与器物的用途、造型和社会审美取向,有着密切而又不可分割的联系。装饰是对陶瓷器进行艺术加工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器物的外观质量、丰富文化生活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陶瓷装饰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釉下装饰,另一类是釉上装饰。这里有传统工艺,也有近现代工艺。学习鉴定就要了解其发展和演变历史及其艺术特点与风格。 釉下彩是以各种高温颜料,在泥坯或素烧坯上绘画纹样,再施以透明釉、入窑经高...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明代成化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期,古玩界有句话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说得就是成化瓷器在明朝各代瓷器当中是最拔尖的。近几个月来,围绕着2.8亿港元天价鸡缸杯的各种事件和热议,使得成化斗彩瓷器再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实际上,人们对于成化斗彩瓷器的热衷与追捧,其实并非仅仅只是停留在天价成交所带来的震撼,更多的还是对于成化斗彩瓷器本身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那么,成化...
古陶瓷的研究方法 郭学雷 深圳博物馆 副馆长 研究员 中国古陶瓷研究经历三个阶段。民国之前,主要是明清文人鉴赏时的品评。民国时期的窑址考察,主要是以陈万里先生为代表的,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中国成立后窑址的系统的调查,科学发掘。研究由单一的古玩鉴赏,单一的文物考古手段已经扩大到了各个相关领域。而且古陶瓷研究已经开始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发展,呈现出各学科交叉渗透的局面。 目...
日本中国古陶瓷研究新进展 小林仁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主任学艺员 日本有很多中国陶瓷。可以分两种:一个是收藏,收藏里有传世收藏的,有20世纪收藏的,还有私人捐献的。其中大部分(藏品)现在在公家的、私人的博物馆、美术馆,还有其他的(存在于)一些寺庙或私人(收藏中)。我工作的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有很多中国和韩国的陶瓷,所以我们研究自己馆藏的东西。另一个,日本还有出土的中...
清宫画珐琅研究 余佩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器物处副处长 研究员 台北故宫近年来配合本院研究与收藏举办的展览中与陶瓷有关的包括宋代五大名窑(官哥钧汝定)以及明清官窑。选择清宫画珐琅作为报告主题的原因是,最近举办关于珐琅的展览。早期画珐琅研究包括1930年代杨啸谷的《古月轩瓷考》、1960年代George Loehr的《清廷的传教士画家》,刊载于东方瓷器协会学报第34期以及198...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陶瓷窑口,其窑址位于今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附近。长沙窑以烧造日用陶瓷为主,其产品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市场,而且通过“海上陶瓷之路”远销海外。虽然长沙窑不见于文献明确记载,但大量事实证明了其在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长沙窑的产品以釉下彩和诗文题记装饰为世人所叹,其中在瓷器上书写诗文题记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首创之举。在这些诗文题记中,常见的多是诗词和谚语,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广告以及功能用语...
经常欣赏馆藏元青花和把玩自己多年搜集的元代青花瓷器标本的时候,总被元代青花绘画的纯净和高超的艺术韵味所感染。瓷绘艺术不同于纸绢上的绘画艺术,它们虽然有共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感染力,但由于各自的绘画载体、使用颜料、绘画手段及完成作品过程的不同,则表现出了各自的艺术特色。当然,无论是元代青花瓷上的绘画还是元代纸绢上的绘画,其绘画线条追求的都是锥画沙、屋漏痕、折钗股、虫蛀木的艺术效果,并同时追求书法用...
清中和堂款瓷片 在瓷器收藏上,历来都是重官窑而轻民窑,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在古代官窑瓷器代表着皇家尊严、国运昌隆,更是一个时代经济发展水平和艺术造诣的集中体现。所以,收藏瓷器,官窑瓷器的身份认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儿。 此事虽重要,但认定的过程并不容易。一些胎釉明显不及“皇家血统”的、臆造无根据的、图案画风不符合历史人文环境的,都能很容易划归到民窑甚至是赝品的行列,但对一些胎釉精美、造...
在众多的绘画纹样中,有一种较为少见的“八破”纹。“八破”又称“吉破”、“什锦屏”,景德镇陶瓷彩绘艺人俗称之“锦灰堆”,是十九世纪后期出现并延续到二十世纪中期的一种特别带有市井文化品位的民间绘画纹饰。这种以残破文物片段堆叠构成的画面,纹式细致,大多是直接对实物的写生,追求形似逼真。表现出市民百姓的一种崇古复旧,追求风雅的审美心态和文化背景。虽然影响在后期有所衰淡,但随着现代陶艺的崛起,又成为诸多陶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