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刚被采出的化石 几乎每家都有一口这样的井 每家每户一口井 500贱卖“贵州龙” 富源村民疯采倒卖贵州龙化石已成当地村民主要经济来源相关部门称:监管太难 贵州龙化石,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文物价值,主要分布于我省曲靖市富源、罗平两县与贵州省兴义市交界的。近年来,富源县村民疯狂的挖掘倒卖贵州龙化石,此事在去年被媒体曝光后,私挖乱采的情况曾一度得以遏止。可时隔一年后...
近日,一名科普爱好者在黄平县谷陇镇教孝村发现了一件镰虫化石。 据介绍,镰虫属三叶虫属镰虫科,生活在迄今5至4.4亿年前的奥陶纪。据黔东南州科协有关人士介绍,由于镰虫虫体较薄,体节密集,此种化石很难完整保存,此前我国科技专著上的镰虫化石图片均未有一张完整化石图片,可以说这件化石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块完整的镰虫化石标本,具有较高的科研参考价值。
12月23日,记者从铜仁市文物局获悉,该市近日在城区一工地发现的一块化石,经考古专家鉴定系三叶虫化石,距今已有3亿多年的历史了。 据发现该化石的铜仁吉祥爆破公司工人杨秀英介绍,11月底,他们在铜仁城区一建筑工地打地基搞爆破时,一个用于砌堡坎的石头被炸成两块后,发现石头的两个断面上均有一个十分清晰的图案,比手掌小一些,其中一块石头断面上的图案是凸出的,另一块石头断面上的图案则是凹陷的,上面的纹路非...
11月14日,笔者从清镇市文保部门获悉,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省文物保护中心专家“领衔”的《清镇市东门广场曹家坡明墓调查与发掘报告》已于近日“出炉”。专家认为,该墓地出土的文物及墓葬方式,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现象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作用。 今年4月11日,在清镇市东门桥一建筑工地上,开挖地基的民工发现了一块长4.1米、宽2.1米、厚20厘米的巨大青石,...
一枚由西南苗族部落世代相传的铜铸方印日前现身,它是否就是那枚悬而未决的夜郎古国王印,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革利乡10月30日首度向新闻媒体展示了这枚方印,并宣称这可能就是我国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一直在寻找的古夜郎国王印。 这枚方印边长为5.5厘米,厚1.5厘米,高3.8厘米。当地的夜郎王印研究者杨文金介绍说,方印藏于当地一支礼仪风俗非常独特的蒙正苗族部落,一位苗族老人称他...
位于黔西县天坪村,古墓总量达300多座 黔西县天坪村有一处古墓群,该墓群占地20多亩,古墓总量达300多座,其中明朝和清初的石棺古墓有百座以上,至今,这些墓石浮雕的精美图案还清晰可见。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古墓群位于天坪村的一座小山上,墓石浮雕上刻有龙、凤、狮、象、车马等等,墓碑一般不大,均镶于墓首,墓碑的中部为“天地”,左日右月合之为明,时间最早在明永乐七年。据当地知情...
昨日,安顺的周女士向记者展示了一套极其罕见的“阴阳”版鱼龙化石。该化石正面是凸出的,反面是凹进去的,合在一起便是一条完整的鱼龙。可以看出,这条鱼龙化石是在一块整石上剥离出来的。鱼龙化石长约10厘米,宽约2厘米,极有可能是一条刚出生不久的鱼龙。它的牙齿、脚趾、骨骼等均很清晰,其形态就像正在大海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周女士介绍,该化石是她9年前收藏的。
桐梓县夜郎镇一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宋墓群,引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高度重视。昨天,记者赴桐梓对此进行了采访。 修公路挖出古墓 连接习水县温水镇和桐梓县新站镇的习新公路目前正在建设中,这条公路途经桐梓夜郎镇。7月17日,该路段一辆挖掘机挖出了几块异样的石头。“这是古墓!”几位工人经辨认后惊呼。很快,夜郎镇政府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接报赶来,亦认定此为古墓。...
专家清理安顺幺铺第9座“铜线裹尸”墓,出土陪葬品填补安顺历史空白—— 经过安顺市几位文物专家的精心清理,昨日,安顺开发区幺铺镇歪寨村发现的古墓终于清理完毕,文物专家称,该座古墓的主人是一位妇女,墓中陪葬品的出土,填补了安顺的一项历史空白。 昨日中午12时30分许,墓葬清理结束,安顺市文化局文物科的几位文物专家仅在墓室里发现了十几粒绿色小珠子,人们期待的脚上戴“...
考古专家现场初步判断为宋末至明初时期少数民族墓葬 本报11日报道了安顺开发区幺铺镇歪寨村8座古墓中发现“铜线裹尸”一事。昨日,从该村传来消息说,有村民又挖出了一座古墓,从墓中发现了裹尸的铜线(如图)。 玉米地中挖出一座古墓 记者接到报料后,赶到了歪寨村。见一块玉米地里已围了数十村民,地中有一被挖了约1米深的大坑,被村民们清理后,四周露出了石块砌成的墓室。 据村民韦...
7月9日,记者从遵义市文化局获悉,素有贵州“文化富矿”之称的遵义目前已经查明有文物1000多处,为此该市将通过打造长征文化品牌、播州土司文化品牌、抗战文化品牌、沙滩文化品牌等措施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 遵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现全市查明的不可移动文物有10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9处...
新华社贵阳7月10日专电(记者周芙蓉)记者日前获悉,意大利政府将向我国民族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贵州省提供200万欧元低息贷款,用于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娄清介绍,贵州将利用这笔贷款,从苗族文化入手,以村落文化环境保护为重点,按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相关要求,做成一个既保护民族文化,又能让村民富裕的可持续发展的示范项目。 娄清说,当前的旅游开发已经危及到民族文化村寨的生存和...
图为王渔父《花鸟》局部。 金黔在线讯 眼下正值贵州字画拍卖淡季,昨日,贵州翰林拍卖有限公司举行字画拍卖会,100幅作品近半流拍,就连平时备受追捧的我省著名画家宋吟可、王渔父、孟光涛的作品也有好几幅流拍。 我省著名画家王渔父作品《花鸟》是昨日拍卖会上争夺最为激烈的一副作品,这幅画起拍价3.8万元,经过几十轮竞拍,最终以10万元的价格成为此次拍卖会的标王。拍卖前一直被拍卖公司看好的宋吟可的一幅...
为保护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遗产,在贵州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努力下,一条即将动工建设的高速公路,为民族文化保护“绕道”。 贵州省考古所副所长娄清近日告诉记者,这条厦门至成都的高速公路,预计年底动工。按规划,这条高速路将通过以贵州黎平肇兴鼓楼风雨桥为核心的堂安、纪堂等8个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单的侗族文化村寨。 娄清说:“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必将对原生态...
本报讯 日前,陈列在贵州省安顺市兴伟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一条新中国龙化石,经专家精心剥离,龙首上惊奇地出现对称的一对“龙角”,与中国神话中的龙非常酷似。 据专家介绍,这条龙属于新中国龙,总长7.6米,其中头部长0.76米,颈长0.54米,身长2.7米,尾长3.7米,身宽约0.68米,头部呈三角形,嘴长就有0.43米,头部最宽处大约0.32米。龙角就是从头部的最宽处左右两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