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疯狂贱卖贵州龙化石 相关部门称监管太难(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刚被采出的化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几乎每家都有一口这样的井

每家每户一口井 500贱卖“贵州龙”

富源村民疯采倒卖贵州龙化石已成当地村民主要经济来源相关部门称:监管太难

贵州龙化石,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文物价值,主要分布于我省曲靖市富源、罗平两县与贵州省兴义市交界的。近年来,富源县村民疯狂的挖掘倒卖贵州龙化石,此事在去年被媒体曝光后,私挖乱采的情况曾一度得以遏止。可时隔一年后,当地村民又开始疯狂采“龙”。近日,本报深入云贵两省交界的富源县十八连山乡华毕村委会蚂蚁沟、祭羊山、姚家屋脊等村寨,对私挖倒卖贵州龙化石的情况进行走访调查。

文物碑旁 加工作坊正忙碌

祭羊山、蚂蚁沟和姚家屋脊村地处云贵两省交界,地处偏远山区,村中仅有一条石头公路与外界相连,只有底盘较高的车辆才能安然出入。

距离祭羊山村约500米的村外,有一幢用石头搭建的房子,里面堆满了黑色方形的石块,以及用于加工贵州龙化石的电机、切割机、雕刀等工具。这些小块的黑色方石有的已经加工出来,上面凸现出非常清晰的贵州龙、鱼、虾等图象,另外一些没有来得及加工的方石,隐隐可见表面上有贵州龙和各种动物的图案。

正在加工化石的两名工人说,他们所加工的都是从附近山里采来的真材实料,每块都有不同的价格,均价不低于三四百元。随后,两名工人又开动了雕刻工具,用条形雕刀在一块块方石上雕出龙的形状来,雕刻工具的上方还挂着一只装满冷水的桶,桶里的水沿着一根输液管大小的塑料管,直接浇到雕刀上。十几分钟后,一块毛石就被雕刻出清晰的贵州龙原形。

距离此地约50米的路边,耸立着一块贵州龙化石云南遗址的石碑----第三批县级古生物化石遗址。这块由富源县人民政府2000年6月8日立的石碑上清楚的写着:雨汪贵州龙化石发现于2000年1月,公布于天生桥和新伍依村地下石灰岩中,面积五平方公里,考古论证形成于中三迭纪时期,为原始喙头类海生爬行动物中的贵州龙,迄今1亿9千5百万年前至2亿3千万年之间。化石属古脊椎动物化石,对研究亚欧大陆板块运动学说具有重要的价值。

真假难辩 贵州龙价格不一

“你们是来走亲戚还是买货的?”一走进祭羊山村的村口,不时有骑着摩托车或走路的村民上来与记者搭讪。

见有买家主动上门,一位坐在村口亭子纳凉的刘姓男子将记者领进家中,主动介绍靠在墙跟脚那几件镶了玻璃框的贵州龙化石。他说,墙跟上的镜框中,有的装有3条小龙化石,有的装有5条小龙化石,数目不等,价格是以每条小龙500元计算,依次类推。

“这已经上最低价格,不能再低了!”当问及对方价钱是否可以低一些,姓刘的男子连连摇头,表示没有讲价的余地。刘先生随手打开一个被包裹成四方形的大木盒,里面放着一块1米多长、约40厘米宽的贵州龙化石,这块化石上的贵州龙身长约70厘米,龙身上的骨骼非常清晰。“这块石头我喊15000元,如果你真的想买,我还是可以少一小点。”刘先生还说,在这块石头下还摆着一块价值3万元以上的石头,石面上的贵州龙身长不低于1.3米。

而在村民赵先生家,石头从包装上显得更加规范、讲究。与前一位刘姓先生相同,赵先生不断展示了自己的几件贵州龙化石中的珍品后,指着一件约1.5米长的贵州龙化石非常决断的说:“我的这些货都是质量上乘的,你从我手里拿只需几万元。如果你们拿到昆明那些大市场上,随便卖卖都可能卖到10多万元!”

记者在村中走访了四五户村民,家家都摆有大小不同的贵州龙化石,价格低的只要几十元,高的则动辄上千,乃至几万元。这些贵州龙化石的骨骼比较完整、纹路也非常清晰、传神,几乎没有任何残缺。图案除造型各异的贵州龙外,还有鱼、虾、海白菜等数使种动植物原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政府批示对化石保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路的下方都是积岩层

危井作业 家家户户有个洞

走在祭羊山村,无论是房前屋后,还是田间地角,到处都是开挖贵州龙化石留下的石块残片。由于这些石块的外形比较规整,村民们都喜欢用它修建建房和铺筑路面。举目四望,房子是黑乎乎的,路面是黑乎乎的,田地也是黑乎乎的……

寻着堆积如山的化石边角石料,记者来到祭羊山村后山约50多米的豌豆地里,两块地埂之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深坑。坑道底部,有一个约60厘米宽、1米多高的狭长井口,仅可容一个进出的洞穴中,不时传出挖掘石块的声响。

走进洞口,洞内摆着切割机、镐头、插线板、衣服等物品。往深处走,洞内的空间变得比井口宽敞了许多。昏暗的灯光下,一对中年夫妻正在不停的挖采贵州龙化石。洞内空气污浊空间狭小,夫妻俩对准岩石层中黑色条纹的部分开凿,几分钟后,就挖下了一整块间方六七十厘米的石块。

记者刚退出井口,中年夫妇就抱着两块留有贵州龙印记的化石走了出来。这对夫妇说,在当地的祭羊山和蚂蚁沟等几个村寨中,几乎每户人家都有这样一个洞,家家都在挖采贵州龙化石。他们家的自留地不在化石分布区域,所以,这眼井是他们家以250元/月的价格租来的。他们家挖采这口井已经好几年了。

当问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业有没有安全隐患时,夫妇俩说,在井里作业,因为没有风机等换气设备,每隔个把小时就要爬出井去呼吸新鲜空气,呆上十多分钟,才能回到井里作业,否则身体很难承受。井内的岩石层异常坚硬,一般不会出事。不过这几年以来,还是出过一些事故,但至今还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鞭长莫及 实施监管难度大

事实上,自去年有媒体暴光了富源县十八连山乡盗采贵州龙化石的现象后,当地相关部门也对此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祭羊村村书记说,当地的自然条件比较落后,贵州龙化石被发现后,村民们靠挖采贵州龙化石变卖致富。不过,贵州龙化石被国家定为文物,村民们变卖文物是犯法的,因此,当地政府并不允许村民这样做。

针对村民挖采、倒卖贵州龙化石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富源县文物管理所的桂进咏所长,“我们也知道华毕村委会的文物市场管理非常混乱,但是,这些文物都分布在大面积的荒山野岭和村民的房前屋后,地盘太大,我们一无人手,二无资金,实在是鞭长莫及呀!”桂进咏说,为了管好贵州龙化石这批文物,县政府还专门下发过文件,考虑到文物管理所和乡文化站人手少,没有执法权,县里只好将这方面的工作划归乡国土资源管理所执法队来管理,并将《文物法》等宣传材料下发到每户村民的手中。

桂进咏说,根据文管所掌握的情况,当地根本挖不出那么多的贵州龙化石,在村民手中及待出手的大部分化石都是假的,存在着严重的制假售假现象,村民们非法私挖乱采贵州龙化石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井里没有基本的通风条件,没有厢木,没有专业设备,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利益的趋势下,村民们仍不顾一切地蜂拥蜂拥而上,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县里也曾下决心整治这种不法行为,可由于执法人员太少,只要一进村,进行私挖乱采的村民就将挖采到的化石藏匿起来,等执法人员一走,他们又从自家的房前屋后将化石取出来,接着继续进入井下开采化石。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