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惊现"铜线裹尸"墓续:女墓主距今约千年

专家清理安顺幺铺第9座“铜线裹尸”墓,出土陪葬品填补安顺历史空白——

经过安顺市几位文物专家的精心清理,昨日,安顺开发区幺铺镇歪寨村发现的古墓终于清理完毕,文物专家称,该座古墓的主人是一位妇女,墓中陪葬品的出土,填补了安顺的一项历史空白。

昨日中午12时30分许,墓葬清理结束,安顺市文化局文物科的几位文物专家仅在墓室里发现了十几粒绿色小珠子,人们期待的脚上戴“条托”(铜线缠绕)的情况并未发现。至此,该墓葬里共出土了几枚铜发簪、两副铜线“条托”,数十粒绿色珠子、几枚铜戒指和少量已腐烂的人骨。

记者看见,出土的铜戒指非常有特色,并非铸造或打磨而成,而是用铜线一圈一圈缠绕的,每枚戒指上各系有两个铃铛,连铃铛都是用铜线缠绕而成的,状如田螺,连接处是焊接的。但戒指太小,一般人的手指根本戴不进去,拿在手上一摇晃,戒指上的铃铛仍然“叮当”作响,令人惊奇。

歪寨村居住的村民几乎都是布依族,村民们说他们的祖先已在此居住了数百年,但一直没有听说这一片有坟墓,墓中出土的陪葬品均不是他们布依族所用物品。

安顺市文化局文物科副科长郭秉红在现场告诉记者,该墓属宋末至明初时期的墓葬,距今已有800—1000年的历史,从出土的陪葬品来看,这不是儿童墓葬,是一具女尸骨,从墓室非常小的情况看,这应该属于二次墓葬,即埋葬后又将尸骨挖出进行第二次墓葬。郭科长说,我国少数民族将祖先尸骨进行第二次埋葬的情况非常多。据悉,反映安顺明朝以前的文物非常少,该墓葬陪葬品的出土,填补了安顺宋末至明初这一时期的文物空白。

目前,专家已将出土文物带回作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