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2007年3至8月、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为配合龙滩电站建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贞丰县文物管理所对贵州省贞丰县孔明坟遗址进行了连续两次的大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700余平方米,揭露出了贵州省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共获得各类遗物2万余件,其中绝大多为打制石器,陶片仅发现数十片,磨制石器发现也很少(基本都是局部磨光,通体磨光者仅数件)。各类器物的比例体现了...
2010年3月2日,贵州省文物保护工作会议在省会贵阳召开。来自全省9个市、州、地,省博物馆、考古所、文保中心和历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文物普查工作经验交流县、局机关全体同志共5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贵州省文物局张安琪副局长主持会议。 王红光局长做了题为“规划全局、稳步推进,努力实现我省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的工作报告。他在报告的开篇分析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形势和任务。他指出,当今...
鱼梁河边炊烟袅袅,顺着钟乳石和向外延伸的崖壁升腾而去;一处自悬崖内流出的潺潺泉水边,几位妇女卖力地清洗着男人们打猎所得的食物;孩子们则嘻嘻哈哈地玩耍……这极可能是几千年前一群先人依洞而居的生活场景。 几千年后的现代,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地方发现了许多生活遗迹,以及500多幅形态生动的岩画。可是,保存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作为贵州省规模、数量最大的巫山岩画,最近却...
2010年1月18日,贵州省召开全省文物保护项目及经费需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来自全省9个市州地文化(物)局局长、文物科长和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和文保中心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贵州省文物局局长王红光、副局长吴建伟出席会议。 王红光局长指出,文物经费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省文物经费有了较大的增长,使文物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呈现出欣欣向荣...
窑具 2009年9月至今年1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考古学系合作,对贵州天柱县白市电站淹没区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本次发掘先后在远口镇坡脚村、六池村、中团村的坡脚遗址和瓦罐滩窑址等8个地点展开,出土石制品9500余件,完整或可复原瓷器3600多件。 此次发掘是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贵州黔东南地区展开的首次大规模田野考古发掘,而瓦罐滩窑址是贵州经科学考古发掘的第...
贵州省文物考古所和四川大学考古系合作日前在清水江流域天柱白市电站淹没区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坡脚遗址等8处古遗址,出土大量陶器为中国古代陶瓷史提供了新“注解”。 为配合贵州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天柱白市电站的建设,2009年9月至今,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考古系合作,对天柱县白市电站淹没区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据了解,此次发掘先后在远口镇坡脚村、六池村...
昨日,从思南县文物部门获悉,该县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田野调查阶段中,在全县共调查登记文物246处,新发现文物88处。 据了解,该县自2008年6月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田野调查以来,对能反映乌江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进行了重点发掘和保护,新发现88处文物,其中包括长坝乡清代李氏宗祠,凉水井镇磨石溪清代同治五年间修建的张氏宗祠和鹦鹉溪镇的明代生基坪古墓葬群都是此次普查中的重大发现。 据了解,目...
1月5日,记者从天柱县境内考古发掘工作汇报会上获悉,去年9月份以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有关部门联合对清水江天柱境内进行大规模田野考古发掘,发现了两座楚墓。 据悉,考古工作人员对坡脚、坪上等8个遗址进行首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新石器、战国、唐宋、明清四个时段的石制品9500多件,完整或可复原瓷器3600多件。此外,考古中还发现战国时期遗存墓葬两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随葬品有玉璧一块,一面素面...
2009年12月29日至30日由贵州省文物局张安琪副局长带队,贵州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考核评议小组一行到遵义市、黔东南州对2009年当地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工作进行了检查考核。 根据贵州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物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博物馆 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黔文发〔2009〕121号)文件精神和2009年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实施方案的要求,省文物局邀请...
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海晏县民间艺人王凤英、湟中县民间艺人李联霞远在贝宁的学生纷纷打来电话,向他们的中国老师表示新年的祝福……今年10月23日至11月25日,受文化部的委派,省文化新闻出版厅选派她俩远赴贝宁当“教授”,在贝宁中国文化中心和贝宁政治首都波多诺夫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剪纸和掐丝唐卡的培训,不仅将青海省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术带出省门,走出国门,而...
12月10日,彝族民间艺人在贵州威宁草海举行的国际观鸟节上表演“撮泰吉”。彝族“撮泰吉”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被称为“戏剧活化石”。“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意思为“变人戏”,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威宁草海是亚洲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享有“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