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小河区获悉,今日起,小河区黄河路交叉路口贵州石文化艺术馆恢复名为贵州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市民可免费参观。据了解,2001年,前身为贵州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贵州石文化艺术馆建在黄河路交叉路口交通环岛下层,该馆是一座圆形透空沉降式大型建设,占地面积为 5400平方米。当时行人过街只能经由地面。但随着近年来小河区城市化进程加快,黄河路交叉口交通环岛处人流量大幅增加,交通压力骤升,行人过街十分不便。据介...
在中国历史上关系国家社稷的红尘女子中,陈圆圆算是传奇色彩者之一。然而,陈圆圆在吴三桂兵败湖南衡阳后,香归何方一直是后人追寻的一个不解之谜。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导师、明清研究中心主任徐凯等5名权威人士,近日深入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考察,基本确定了陈圆圆最后的归宿之处,从而揭开了“陈圆圆香归何方”这一中国历史迷案。 昔日,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使早已虎视中原多年的清军,突破了吴三桂...
media_span_url(´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0-07/23/content_20420808.htm´) 第1页:碑文暗藏“陈圆圆王妃” 第2页:墓已被盗一空 马家寨陈圆圆墓碑。资料图 马家寨陈圆圆墓碑。资料图 陈圆圆香归何处...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陈圆圆不是在莲花池投池自尽的吗,怎么跑到贵州去了?”昨日,“陈圆圆香归贵州岑巩”的新闻让昆明人格外关注,“这是不是一次炒作,是不是现在很流行的名人故里之争”? 在昆明人的眼里,陈圆圆是昆明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大家是听着陈圆圆与莲花池的故事长大的。2008年开放的莲花池公园,不仅重建了当年吴三桂为陈圆圆在莲花池边修建的安阜园...
据新华社贵阳7月18日电 贵州北盘江流域考古发掘重要成果之一的贞丰孔明坟遗址,作为贵州已发掘的时代最早的位于河流阶地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列入中国重要考古新发现。 2007年至2009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贞丰县孔明坟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揭露出一处大型的新时期时代石器制造场,获得各类遗物2万余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打制石器。遗址中发现的石器制造场,在中国也较为少见,具有明确的初级制造区、精...
因独特的传统竹管乐器玉屏箫笛而闻名的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制定出台了贵州省首个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 玉屏县是中国5个侗族自治县之一,也是贵州省唯一的侗族自治县,其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8%。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有"中国箫笛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北侗文化艺术之乡"之称。 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玉屏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7月11日,伴随着贵定县第六届盘江冰脆酥李节的开幕,“金海雪山贵州调研”主题笔会在贵定县音寨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久、省政协副主席吴嘉甫出席。 “金海雪山·贵州调研”主题笔会由省委政研室、省科学决策学会主办,贵定县委、县政府承办。笔会以“书画搭台,调研唱戏”为主题,邀请省内外知名书画家聚集音寨,用书画文化为载体...
“孔明坟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北盘江、红水河、右江流域的地域类型考古学文化、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的文化发展演变问题,以及珠江流域的古文化交流和传播问题都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日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贞丰县孔明坟遗址获中国重要考古新发现,这是继普安铜鼓山遗址、六枝老坡底新石器时代遗址群分获2002年、2006年中国重要考古新发现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遗址位于贞丰县鲁容乡孔...
新华社贵阳6月27日专电 (记者 王丽)随着文物保护视野的不断扩大,隐蔽在贵州深山的军工厂、汞矿开采遗址等一些近现代工业生产遗迹,开始跻身文物名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曾在西南、西北偏僻之地建设大批隐秘军工企业,如今这些工业遗迹开始进入文物保护视野。 在国家文物局日前发布的“2009年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中,丹寨工矿业遗址等均位列其中,而在“2008年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中,就有红...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及川西高原一带分布着众多的族群,《史记》等汉代史籍称之为“西南夷”[1]。由于文献记载有限,对西南夷历史的探索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考古发掘与研究。有关西南夷的考古工作各地开展的程度不同,其中与夜郎关系密切的贵州地区在这方面一直相对较为薄弱。不过,随着赫章、普安等地考古工作的逐步展开和深入,这一局面正在改变。近来,作为贵州战国秦汉考古的一项重要成果...
筛选 发掘现场 作为沅水上游重要支流的锦江,明清之际曾是贵州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舟楫往来,繁荣一时。对它更为悠远的过去,史料并不能做出明确回答。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者近期在该流域所展开的一系列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揭示锦江是贵州几大流域中古文化遗存较为密集的流域之一,迄今已发现20处。 山水秀丽的锦江流域历来都是文化繁荣之地,在名山梵净山秀水锦江的哺育下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通过...
为配合贵州省重点工程项目——天柱白市电站的建设,2009年9~12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考古学系联合对天柱县白市电站淹没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在已发掘的八个遗址中,发现了史前、战国秦汉、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文化遗存,取得重要成果。其中在远口镇坡脚、学堂背和月山背三处遗址发现有新石器时代遗存,出土石制品9000余件。从发现的陶片和石制品特征看,表现出与湘西地区同期遗存间的密切文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