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方便赏花的游客顺道科普,位于鸡鸣寺路上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将增加周五对公众开放,具体开放时间为3月25日到27日、4月1日到4日(清明节),9:00—17:00(16:00停止售票)。 据介绍,博物馆现已经WiFi无线全覆盖,同时达尔文实验站正常对外开放,动手的同时也能学到修复化石的知识。大型互动项目“恐龙立体魔方”、“澄江动物群多点触摸人机交互系统”、互动拍照设备“与恐龙合影”也等着大家来体验...
16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钱学森纪念馆三期工程落成,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钱学森生前秘书顾吉环共同为“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专题展示区”揭幕。 该校钱学森纪念馆于2011年12月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正式开馆。一期工程主要为展览厅和室外展示区,陈列珍贵图片和实物近600幅(件),二期工程以实景实物复原钱学森工作、生活场景及东二甲导弹及运载车、导弹燃料加注车等。钱学森纪念馆(三期)室内展厅用房和...
近日, 黑龙江省博物馆 枫叶 小镇分馆对外展出《古生物化石及 熊展 》。本次的两大部分展览是在原有的《生态生命生存——贝林标本之美洲动物特展》的基础上又扩充的陈列展览,展馆陈列全部免费对外开放。 展览第一部分是《丛林总动员之熊出没》特展,共展出12具熊骨架标本、9只熊剥制标本、2只熊塑化标本。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科包括九种:大猫熊(大熊猫)、眼镜熊、棕熊、美洲黑熊、北极熊、亚洲黑熊、阿特...
本周四(1 月 14 日),科学家表示他们对在 1991 年发现的冻结于欧洲冰川中的 5,300 年前木乃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冰人体内的肠道微生物进一步揭示了人类迁徙历史。据悉,这具称为“奥茨 (Otzi)”的冰人木乃伊生前曾徒步穿越现代意大利和奥地利之间的厄兹塔尔阿尔卑斯山脉 (Otztal Alps),因遭暗箭射杀身亡,终年 40 至 50 岁。图为冰人标本。 相关研究人员将该冰人木乃...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钱币普查 “现已发现十几个门类700余属种。植物化石中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尤以植物的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保存也十分完好;动物化石包括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和哺乳动物。”山东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馆长衣同娟告诉记者,这些古生物化石因产自临朐县的山旺村而得名“山旺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万年前,此前发现的山旺山东鸟填补了我国新近纪早中新世晚期鸟类化石的空白,东...
山东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已完成数据采集、平台报送9万件。 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馆长衣同娟介绍可移动文物普查情况。 工作人员介绍山东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情况。 山东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在普查中做到应查尽查,除原有登记造册的馆藏文物外,还清点出钱币近九万枚。 10月29日下午,“文化遗产保护”全国媒体齐鲁行采访团走进山东临朐县山旺古生物化石博...
(1)11月2日,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整理三趾马动物群古生物化石。 近日,为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和提升展示效果,国内最大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之一——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组织技术骨干和科研人员对馆藏的近万件古生物化石进行整理修复,并对展厅重新规划布置,以系统展示奇蹄类三趾马、鼬鼠、巨鬣狗、巴氏剑齿虎等古生物化石。此次大规模布展工作预计11月底结束,届时部分珍贵古生物化石将在布置后的新展厅...
15日,由新疆鄯善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丝绸之路化石保护论坛》在鄯善县开幕,此次论坛吸引国内知名古生物化石专家到场,共谋丝绸之路化石保护工作。 鄯善地区古生物化石资源十分丰富,已先后出土,“鄯善龙”、“嘉峪龙”、“蝴蝶龙”等恐龙化石,2008年吉林大学教授、古生物学家孙革率领的中德古生物与地质联合实验室和中德新疆地质工作站科考队在七克台首次发现“鄯善新疆巨龙”足迹,前年又发现了规模巨大的龟化石群,还...
图为纳莱蒂人头骨(左)和现代人类头骨(右)的对比。BBC 据英国媒体9月10日报道,科学家日前在南非的一个墓穴中发现类人生物的遗骨,表示这一发现可能会改变人类对我们祖先的认知。 科学家本次总共发现了1550多块类人生物的骨骼化石,将其命名为“纳莱蒂人”。分析发现,纳莱蒂人能够举行仪式。在生物分类方面,科学家已将其列入现代人类自身所处的人属当中。 科学家无法确认纳莱蒂人生前的寿命。不过,李·伯...
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生物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段育龙仔细记录着培养机上微生物的变化情况,“敦煌壁画上一旦出现明显的菌斑,它肯定是有微生物,需要以这种方法对其进行测定分析。” 敦煌石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卢浮宫”。但由于受所处气象环境、壁画制作材料及壁画所附岩体矿物质组成等因素影响,敦煌壁画产生了多种病害,其中最典型的有壁画颜料变色、褪色,壁画颜料层龟裂、起甲,壁画地仗层酥碱、粉...
记者昨日获悉,在即将到来的这个暑假,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将推出“寻找化石之旅”夏令营活动。小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博物馆活动,多角度感知古生物的奥秘。 据介绍,“寻找化石之旅”夏令营活动共举办两期,分别是7月8日至10日、7月22日至24日,参与对象主要是南京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记者从活动行程表上看到,为期3天的夏令营活动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参观古生物博物馆、观看3D电影、恐龙及澄江生物群科普互动体验;参...
国宝级骨骼化石、恐龙艺术复原画作、全场科技AR互动、智能机电恐龙……将于6月12日在青岛奥帆中心博物馆开展的“巨龙重生——青岛龙归来ALIVE特展”引发了众多恐龙爱好者的关注和期待。昨天,工作人员开始入场布展,组装恐龙骨架,最引人注目的棘鼻青岛龙成为本次特展第一支“复活”的巨龙成员,正翘首以待,等待着岛城观众的“超时空交流”。 1951年,新中国第一具完整恐龙骨架化石——棘鼻青岛龙化石...
5月27日,首都博物馆书画装裱专家楼朋竹(右一)在展示利用生物揭展剂把一幅古书画的背纸轻松完整揭离。 5月27日,首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展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利用生物揭展剂和传统揭展剂(水)对古书画作品进行揭展的对比效果。 5月27日,首都博物馆书画装裱专家楼朋竹在展示利用生物揭展剂把一幅古书画的背纸轻松完整揭离。 5月27日,首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展示利用生物揭展剂(上)和传统...
巨大的合川马门溪龙会不会复活?猛犸象和原始牛会不会打架?5月23日晚,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开启奇妙之夜,30名孩子循着生命演化的足迹,参观、夜宿,在夜晚的古生物博物馆领略科学的魅力。 观看古生物3D电影,在古生物老师的带领下夜游博物馆,化石密室寻宝,修复5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制作石膏浮雕,在家长陪同下搭帐篷夜宿博物馆,在恐龙模型陪伴下进入梦乡……据了解,此次奇妙夜活动由中科院天地生科学文化传播...
家长和小朋友在博物馆内支起帐篷,准备在这里度过“奇妙”的一夜■本组图片由华商晨报 掌中沈阳客户端记者 宫晓天 摄 孩子们对各种恐龙化石和古生物模型十分感兴趣 熄灯前,孩子们凑在一个帐篷内一起玩耍 本报讯(华商晨报 掌中沈阳客户端记者 杜宝忠)夜晚的古生物博物馆是什么样的呢?可怕的霸王龙会不会复活?猛犸象和原始牛会不会打架?赫氏近鸟龙能飞出窗外吗? 昨晚,沈阳54名小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