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博物馆奇妙之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家长和小朋友在博物馆内支起帐篷,准备在这里度过“奇妙”的一夜■本组图片由华商晨报 掌中沈阳客户端记者 宫晓天 摄

 

  孩子们对各种恐龙化石和古生物模型十分感兴趣

 

  熄灯前,孩子们凑在一个帐篷内一起玩耍

 

  本报讯(华商晨报 掌中沈阳客户端记者 杜宝忠)夜晚的古生物博物馆是什么样的呢?可怕的霸王龙会不会复活?猛犸象和原始牛会不会打架?赫氏近鸟龙能飞出窗外吗?

 

  昨晚,沈阳54名小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在恐龙化石脚下搭起了帐篷,边参观学习边体验,一起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

 

  在恐龙脚下搭帐篷

 

  昨晚6点,来自省实验小学等学校的54名小学生来到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科普部刘主任一声令下,“古生物博物馆奇妙之夜”正式展开。

 

  54名孩子身穿海军蓝背心,在家长的带领下,在博物馆二楼展厅搭起了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帐篷,夜晚的博物馆一下子多了100多名来客。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杨书记介绍,当日“博物馆奇妙夜”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先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带着问题参观400余件古生物化石,并寻找答案,观看后进行知识有奖问答。

 

  有孩子好奇地看着身边一只大型蜥脚类恐龙,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只黄河巨龙,有18米长、8米多高,相当于三层楼高。

 

  孩子们还在4楼展区参观一块恐龙的胫骨化石,工作人员介绍,这只是块恐龙的小腿骨。一名孩子用手摸着说:“这么大的骨头啊,要是全身是不是就能够到棚顶了?”

 

  随后,孩子们观看了“会飞的恐龙”3D电影,每名孩子都手工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恐龙模型。杨书记介绍,“‘会飞的恐龙’讲的是最早的带羽毛恐龙赫氏近鸟龙,这是我们和上海等博物馆创作的,在21日首次上映的新电影。”

 

  熄灯了

 

  10岁男孩等恐龙复活

 

  一名小学4年级的男孩告诉记者,自己叫小强,今年10岁,是和同学一起来这里感受奇妙之夜的。

 

  晚上9点,展厅传出恐龙的叫声,大厅一下暗了下来,帐篷群内传出孩子的好奇声,“恐龙来了吗?真的叫了啊。”

 

  小强问记者:“恐龙会不会复活呢?”

 

  旁边一名女生说,“化石不会复活的,我6年级了,都学过。”

 

  小强的父亲问:“要是恐龙像电影里一样都复活了,你怕不?”

 

  小强回答:“不怕,要是复活了,我和恐龙也是一伙的,它不会咬我。电影第二集不是演了吗,恐龙和人是一伙的。”

 

  小强的父亲介绍,孩子是第一次在外面住帐篷,帐篷还是借的,这次是为了锻炼孩子,也让他多学习科普知识,特意买的睡袋来参加奇妙之夜。

 

  展厅里的灯虽然熄灭了,但是每个帐篷内仍传出点点的亮光,仍有孩子拿着手电不肯入睡。10岁男孩小谢也说:“我在等恐龙复活呢。”

 

  小谢父亲笑着说,平时在家晚上9点就睡了,现在他们这么兴奋,这一夜看来是睡不了了。这里环境好,室内也安全,人多孩子也不害怕,要是人少就该害怕了。

 

  另一位家长袁女士介绍,孩子10岁,上小学4年级,也是第一次在外搭帐篷过夜。这次主要是带孩子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奇妙夜太有意思了。

 

  这时,帐篷里的一名小女孩举着手里的恐龙蛋玩具称:“这次来我学会很多古生物知识,30道知识问答题都答对了。长四个翅膀的恐龙是顾氏小盗龙,这里还有世界上第一朵花辽宁古果……”

 

  保证安全

 

  博物馆派人值夜

 

  漆黑的展厅内,仍有工作人员来回走动。杨书记表示,“很多孩子还在兴奋中不肯入睡。我们会安排工作人员照看孩子,也在展区搭帐篷和孩子们一起住。晚上他们起夜上厕所,工作人员也会起来帮着引路。”

 

  杨书记说,今天早上,还会带孩子出早操,有老师带着孩子在校园内跑一圈,早餐后结束奇妙之夜活动。

 

  直到晚上11点20分,大部分孩子都疲惫地睡了,但是,还有几个孩子仍在帐篷里窃窃私语,不肯入睡。

 

  ■活动揭秘

 

  有恐龙的夜晚更神秘

 

  组办“博物馆奇妙夜”活动灵感来自哪里?昨日,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科普部刘主任介绍,“博物馆奇妙夜”电影播映后,夜晚的博物馆是什么样更加让市民,尤其是孩子们好奇。

 

  提出这个点子的是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杨书记。杨书记介绍,去年暑期,博物馆利用晚上搞了一个活动,当灯光打开的瞬间,孩子们都兴奋地惊叫起来,伴着恐龙的模拟叫声和灯光效果,孩子们感觉像亲临古生物世界一样。那时就有了想法,尤其是看到电影《博物馆奇妙夜》后,更加快了博物馆奇妙夜活动的推动。当时试运行了一次,只召集了20多个孩子,孩子们非常兴奋,对恐龙的求知欲望特别强烈,一晚上都在不停地询问自然知识,那一晚他们学到的知识可能要比平时一年接触的还要多。

 

  据了解,在国外有古生物博物馆搞夜间露营亲子活动,我国南方有些城市也搞过僵尸复活等一些博物馆奇妙夜,但在东北地区还属首次,尤其是以恐龙为主题的。

 

  对于此次活动,杨书记介绍,原计划让孩子在一楼大厅搭帐篷,那里有更多的恐龙蛋,但是一楼地凉,不适于露营,最后定在了二楼,“二楼展厅有18米长的黄河巨龙化石,有会叫的恐龙生效模型,同样会给孩子们带来神秘感。”

 

  杨书记透露,下次活动还要增加一些亲子互动和寻宝类的活动,增加孩子的参与性。

 

  ■活动目的

 

  古生物专业人才断代

 

  应从小培养

 

  谈起组织活动的目的,杨书记说,目前沈阳师范大学设置的古生物专业只有一个班,全国也只有这么一个班。目前来看,搞古生物专业的人才已经断代,新一代人很少了解古生物。

 

  “科普自然知识应让孩子从恐龙时代开始学习,从小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杨书记说,古生物专家董枝明,就是因为参观一次博物馆而对此产生了兴趣,最终成长为恐龙专家的。

 

  ■活动计划

 

  带孩子去野外“寻宝”

 

  古生物博物馆成立4年来,共接待了4000个团队和70余万人,共近100万游客。

 

  昨日杨书记介绍,近些年古生物博物馆连续开展了科普进校园活动,主要是针对中小学、幼儿园,专家带着古化石和展板进课堂给学生讲解自然科普知识,“有时我们更希望学校能到博物馆上自然课。”

 

  今年还要带着展板做成的科普大篷车到省内周边地区推广科普知识,另外,还和科协合作办社区科普大学、小讲解员培训等活动。

 

  杨书记透露,“今年我们还计划开展特殊的实践活动,带孩子到野外去采集化石,让孩子每人都拿着地质锤亲自去寻宝,再由专家现场讲解什么样的是化石,化石的来源、地质层等自然知识。”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