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博物馆部分展品。8月4日从宁波市旅游局了解到,由宁海县民间收藏家黄仁普收藏的800件各类海洋生物藏品,将于今年10月前在海洋生物博物馆亮相,目前,该博物馆已完成布展等相关工作。 据了解,该博物馆位于宁海县强蛟镇宁海湾旅游集散中心,总投资240余万元,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博物馆共分三个展示区,一层为珊瑚展示区,二层为贝壳展示区,三层为鱼类、甲壳类展示区,有展品800余件。黄仁普十余年来...
古代人以什么为食?主要耕种什么农作物?通常,考古人员通过研究考古实物资料和文献来解决这些问题。如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科技考古学者试图发现人类和动物骨骼中隐藏的证据,描绘古代人的生活。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胡耀武的一项成果显示,战国时期的先民比两汉时期的食用更多肉类,而两汉时期,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种植得到了...
青海新闻网讯 海南大地是一片神奇的地方,我省考古学者在这里发现了众多古生物化石。专家指出,这里也许曾是剑齿象、三门马等古生物生活的绝佳场所。 4月16日,青海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国道告诉记者,多年来,他们组织专家学者考察共和盆地时,在恰卜恰镇附近发现了大量古生物化石。 “当时,我们发现的化石包括剑齿象、三门马、羚羊、牛科等动物种属。从古生物学和地质学角度分析,这些化石距今有二三十万年至一百万年...
近日,甘肃省博物馆召开《甘肃古生物化石》改陈大纲专家评审会。省文物局局长杨惠福、副局长马玉萍和北京自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山西晋祠博物馆相关专家参加评审会。《甘肃古生物化石》是甘肃省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曾获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自2006年12月开展以来,为弘扬甘肃历史文化、普及科普知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博物馆陈展观念的日益更新、古生...
国土资源部27日召开了《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根据《条例》,从3月1日起,未经批准在国家级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和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内非法发掘古生物化石的,除没收发掘的古生物化石外,还将处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据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丽霞介绍,近年来,作为世界古生物学家“圣地”的中国,盗采...
2012年8月20日,国土资源部网站公布了“关于《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在网页中,有网友跟帖说:风能是国家的,古生物化石也是国家的。言语中不乏揶揄讽刺之情。 在前段时间新闻中,黑龙江出台了《气候资源探测与保护条例》,也规定:风能、太阳能归国家所有。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风能是国家的,太阳能也是国家的,难道我们吹风、晒太阳,也要向国家缴费么...
陆地温度超五十摄氏度 海洋表面达四十摄氏度 距今2.5亿年前的生物大灭绝造成了当时地球上绝大多数物种的消失,并延续了长达500万年后才逐渐复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英国利兹大学、德国爱尔兰根大学—纽伦堡大学在合作研究中发现,导致如此冗长的沉寂期是因为温度的急速升高,在赤道很可能达到了陆地50℃和海平面40℃的致死高温。相关论文发表在10月19日出版的国际顶级自然科学学术刊物《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