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邢窑是我国最早作为订烧贡瓷的官瓷之一,早在唐代早期就已为宫廷烧制贡瓷。《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开元中河南贡白瓷”直至五代,邢窑一直为宫中烧制瓷器。邢窑贡瓷产品的特征,是在瓷器的底足内刻有“翰林”和“盈”字铭文。 陕西西安唐大明宫遗址、西安唐西明寺遗址、西安唐青龙寺遗址等都出土有“盈”字铭白瓷,在考察邢窑遗址时也采集到了带“盈”字铭文的细白瓷残器和瓷片,款字风格如出一撤,说明“盈”字铭白瓷确是...
唐代 · 蓝釉陶驴 唐 1956年陕西省西安市小土门出土 高23.5厘米、长26.5厘米 陶驴全身施蓝釉,鞍鞯勒饰俱全。形态生动,虽未提腿扬蹄,但它那昂首的姿态及抖擞的精神,似乎正引颈长嘶,备鞍待发。 最为珍贵的是它全身施蓝釉。在唐代三彩陶器中,黄、绿、白三种釉色最为常见,蓝釉器则少见,蓝釉俑就更少。蓝釉出现于盛唐时期,其氧化呈色金属主要是钴。唐三彩中蓝釉的...
图1 唐青花寿字云龙纹瓷碗 唐代吉语常见的只有“大吉、吉、盈、腾、寿”。“寿”在唐代多种材质、器物上都有体现。有“衔绶”的很常见,是寿的谐音,意长寿。在铜镜上有“永寿之镜”,在出土瓷器上也有寿字。 “‘寿’字变化是汉字中最多的,它有上万个异体。字体长的叫长寿,长生不老;字形圆的叫圆寿,也叫团寿,象征无疾而终。字体变化无尽,有楷体、宋体、篆体、石鼓文、蝌蚪文、各种花体、梵书等。”(摘自《...
唐代壁画是令人惊艳的存在,置身其中,宛若穿越回旧时皇室和贵族生活,有优雅自然宁静,也有历史风云和波折故事。去年燃爆的网红节目《国家宝藏》中,观众一睹了懿德太子阙楼仪仗图的皇家威仪,折服于大唐的昂扬国威。其实,这仅仅是陕历博馆藏唐代壁画的冰山一角。 真正走进唐代壁画珍品馆,可以看到温柔的仕女、典雅的建筑、贵族生活中的乐舞、礼仪、马球等丰富的图像。可以强烈感受到一千多年前的人文景象和盛世繁华。 ...
陕历博《唐代壁画珍品馆》 导语:唐代壁画是令人惊艳的存在,置身其中,宛若穿越回旧时皇室和贵族生活,有优雅自然宁静,也有历史风云和波折故事。去年燃爆的网红节目《国家宝藏》中,观众一睹了懿德太子阙楼仪仗图的皇家威仪,折服于大唐的昂扬国威。其实,这仅仅是陕历博馆藏唐代壁画的冰山一角。 真正走进唐代壁画珍品馆,可以看到温柔的仕女、典雅的建筑、贵族生活中的乐舞、礼仪、马球等丰富的图像。可以强烈感...
图3 图2 图1 在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期的唐代,因西域的开拓,新疆和田玉大量输入了内地,使得唐代的玉器多以此种材料为主。尽管它们的生产数量不多,但其品种和艺术风格上均有新的发展,且于质量上更加精雕细琢,故玉雕承前启后的特点十分明显。尤其是唐代玉器的文玩化功用,相较周汉玉器更显亲切可爱,更具玩赏性能。其中唐代玉器中的摆饰和头饰,通常以肖生玉器为主,且多为动物形象。如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
在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期的唐代,因西域的开拓,新疆和田玉大量输入了内地,使得唐代的玉器多以此种材料为主。尽管它们的生产数量不多,但其品种和艺术风格上均有新的发展,且于质量上更加精雕细琢,故玉雕承前启后的特点十分明显。尤其是唐代玉器的文玩化功用,相较周汉玉器更显亲切可爱,更具玩赏性能。其中唐代玉器中的摆饰和头饰,通常以肖生玉器为主,且多为动物形象。如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亚洲艺术馆’)馆藏...
唐代 · 彩色釉陶骑马男俑 高39厘米 长38.3厘米 重2.725千克 灰白色陶胎,除俑头、颈及手为彩绘外,周身均施彩色釉。 男俑黄衫、绿襟、黑靴,端坐于马上,马身施褐釉,间施绿釉,四足及底板施白釉。为唐代彩色釉陶器中的上品。
唐代 · 三彩女立俑 高42厘米 1959年陕西省西安市中堡村出土 女立俑面庞丰润,娟秀的双眼微眯,下颌微抬,以优美的角度向上仰视;红唇微启,甜美的微笑中似乎充满着对生活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遐想。她站姿优雅,身段袅袅婷婷,穿落地长裙,轻薄的衣裙与丰腴肥美的体态完美结合在一起,衣裙自然流畅的丝绸质感和优美的曲线条,充分体现出唐代女性的柔美、端庄、矜持、风雅和高贵。
青瓷是中国陶瓷家族中最大的一支,中国陶瓷最早就是从青瓷开始的,早在商代就有了原始的青瓷。 早期人们对瓷器色彩的追求是被动的,还不能主动地对烧造色彩进行掌控,所以只在偶然的情况下瓷器才呈现出青色。不过这种青色与后世青瓷的青色有天壤之别,有的时候呈现黄色,有时候呈现褐色,有的时候只是闪着一点儿青。 越窑是青瓷中最重要的一支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到了唐宋时期,中国人烧造的青瓷就非常完美...
东市遗址内出土的茶叶沫釉瓷壶残件 和佛教传播有关,放生文化在唐代非常的兴盛。特别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唐肃宗甚至颁布圣旨,要求全国81个州郡必须设立放生池。而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还为这些放生池专门书写了碑文。 根据日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陕西第一工作队日前公布的隋唐长安城东市遗址考古成果显示,经过多年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的东北角发现了唐代放生池遗址,这也和文献记载的位置基...
从古至今,饮茶品茗,一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历代君主、文人雅士到平常百姓,都能领略到品茶的情趣。茶道文化盛行与唐,人们在饮茶的同时,将佛教的义理融入其中,茶宴之上,宾客们谈经赋诗,共论茶道,将禅宗义理与人生观念融合在一起,对于茶道的推广和禅宗思想的普及起着重要的作用。 唐代长沙窑贴花执壶 茶道的盛行必然使得当时的各种茶器风靡于市。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
图一(左)图二(右) 花釉瓷器是河南地区唐代瓷器中一个创新品种,古玩界称"唐钧".在黑釉、茶叶末釉、酱褐釉或灰白釉等地釉上点缀出蓝色、天蓝色、黄褐色、灰紫色或乳白色彩斑,给人以天然造化、变化莫测之感。唐人南卓《羯鼓录》中就有"鲁山花瓷"的记述。文博界把河南鲁山段店窑、郏县黄道窑、禹县下白峪窑、内乡邓窑及山西交城窑、陕西黄堡窑等处发现的花瓷产品,通称为"鲁山花瓷".鲁山花瓷创造了二液分相釉...
为更好地服务社会,连接公众,实现文化惠民,5月18日,在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上林湖越窑博物馆正式开启“上林讲坛”,首期邀请到谢纯龙先生为大家讲述唐代的越窑青瓷。 谢纯龙,原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慈溪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浙江省“文物工作三十年”荣誉称号获得者。自1981年起,长期从事上林湖越窑遗址的保护和研究公众,先后参与慈溪市域内各青瓷窑址的调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