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代螺钿人物故事香几 对国内不少收藏爱好者来说,日本可谓淘宝好去处。日本是除了中国之外,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位列“流落日本的十大中国国宝”之首的,便是现存于正仓院的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螺钿,泛指产于江河、湖海中的贝类;“七彩螺钿”则是特指产于太平洋西岸、东南亚等地的“蝾螈海螺”,因色彩鲜艳,又名“七彩螺钿”、“夜光贝”等。七彩螺钿器属于漆器门类,但实际上以螺钿为主要原...
这两尊三彩女侍俑出土于陕西关中西部凤翔原上的一座唐代墓葬中。两尊造型基本相同,均高17.5厘米,都是高髻垂于额顶,面带微笑,细目小口,袒胸,上穿襦衫,下着长裙曳地,胸部襦衫束于裙内,双手合袖于腹前,体修长。脸与露胸施粉彩。两俑的区别在于,一件的发髻呈蝴蝶状,襦衫施蓝、绿、黄三色彩釉(图1);而另一件的发髻挽一大结,襦衫施绿、红、黄三色彩釉(图2)。 古代把侍奉君王后妃和侍候达官贵人的女子...
“盛世·和平——‘一带一路’下的唐代文物”展6日在天津开始预展览,99件(组)唐代文物“穿越时空”从深圳北上,展现1000多年前因海陆两条丝绸之路而连结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繁荣。 据了解,本次展览由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等有关单位和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主办,展出文物由深圳望野博物馆提供,99件(组)展品包括唐代的金、银、铜、玉、瓷、陶、琉璃等材质器皿,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件。 深...
日前,考古工作者在对河北黄骅市一处唐代煮盐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再次发现两口盐井,连同现场发现的卤水沟、摊场、淋卤坑、盐灶等大量遗迹,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煮盐流程,再现了千年前的手工制盐技艺。 新发现的两口盐井位于遗址东北部,井口直径约2.5米,井壁由条形砖砌成,砖面已被草木灰染成黑色。井口处发现大量草木灰和红黏土堆积物,井底发现部分残木架、苇织物等。算上2016年12月份发现的一口盐...
11月23日,记者从省文物研究所获悉,继去年12月发现一口古代盐井后,日前考古工作者在对黄骅市羊二庄镇东部一处面积近1500平方米的唐代煮盐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再次发现两口大口径盐井。盐井连同现场发现的卤水沟、摊场、淋卤坑、盐灶等遗迹,组成了较完整的煮盐流程,再现了千年前的手工制盐技艺。 黄骅是“长芦盐”主产地之一,盐业生产历史悠久。专家表示,黄骅唐代煮盐遗址的发现印证了古代文献记...
陝西省考古人員近日在西咸新區發現了一座帶有七個天井的高級別唐代墓葬。 這次發現的唐墓一共有兩座,位於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北朱村,大墓坐北朝南,墓道長43米,深14米,由墓道、天井、甬道和墓室幾部分組成,由於遭到過盜掘,目前隻出土了陶俑等少量的隨葬品。考古人員介紹,按常規天井的多少代表著墓主生前身份的高低,七個天井的墓葬應該安葬的是身份顯赫的皇親國戚,但令人意外的是,出土的墓志顯示這座墓葬的主...
东晋十六国的位至三公铜镜、清康熙“二龙戏珠”双耳梅瓶、西汉双龙纹玉佩……百余件文物的信息出现在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其中不乏国家一级文物。平台发布的照片记载着这些文物曾经的样貌,如今,它们均已被盗或丢失。 11月15日,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上线,截至11月23日,该平台共发布157条被盗文物信息。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对这些信息梳理统计发现,...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繁荣的时期,无论是经济,还是艺术文化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使得艺术品收藏市场也十分兴旺。而当时的皇家宫廷机构,内府收藏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成为中国鉴藏史上的一个高峰。 一、内府的收藏机构与鉴藏家 唐代皇家极力倡导收藏,尤其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其在做秦王时(公元618年—626年),对书画已颇有兴趣,府中学士在辅佐之余,时常为其书画鉴定题跋。至登基以后,原来的秦...
极具西域特色的唐代“羊木臈缬屏风” 每年秋季在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举办的正仓院展,对全世界的文化界人士来说,是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 所谓正仓院展,就是展示正仓院里的文物。正仓院位于日本奈良市东大寺大佛殿西北,是日本在八世纪中叶所建的一所珍藏皇家宝物的仓库。正仓院共收藏文物九千余件,其中有数百件盛唐时期从中国漂洋过海到达日本的艺术珍品,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世上仅存的孤品,即便是日本本土的制品,...
在唐代的三彩器皿中,瓶类器是非常少见的,一般所见的净瓶、长颈瓶也多为佛教器皿,做工精细,数量稀少,在三彩类器皿中属于比较高档的藏品。 这件三彩长颈瓶和一般的唐代三彩长颈瓶还略有不同,它的底足和三彩净瓶类似,而颈和三彩长颈瓶相似,只不过颈部还多有两道弦纹,比较独特,在功能上更倾向是一件纯观赏器,和那些平足的佛教三彩长颈瓶有些区别。 这件三彩长颈瓶施釉非常完整,釉色格外鲜艳,它的工艺中所用...
上海博物馆珍藏的唐越窑海棠式大碗是传世唐越窑瓷器的代表作品。它高10.8厘米,口纵23.3厘米,口横32.2厘米,足径11.4厘米,器型硕大丰满,在同类器物中实属罕见。碗的口沿作四楞花瓣形状,俯视如一朵盛开的海棠花。全器施釉均匀,青中闪黄,色泽柔和。圈足内外施釉,内腹底有16个支烧痕,露胎处呈灰白色,略泛氧化的储红色。此碗不仅润泽如玉,而且器型规整,反映了唐代越窑制品的高度水平。 唐代瓷器的...
何家村窖藏中的银石榴罐共有4件,罐体呈鸡蛋形(或说石榴形),一端逐渐收拢为细管口,并在罐口留有约为0.5厘米的小孔。其中一只配有棍式孔塞,顶端制成花蕾的造型。这一组石榴罐非常小巧,高仅9.3厘米,外径3.05厘米。 早在1954年7月号的《化学通报》中,袁翰青先生《从道藏里的几种书看我国的炼丹术》一文就指出,南宋道家著作《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以下简称《秘旨》)中展示的一款“石榴罐”为水银蒸馏...
精致豪华的器物,有时会被选为那个时代工艺美术作品的代表。鸳鸯莲瓣纹金碗富丽华美,经常被各种书籍采用,或做插图,或印在封面,成为唐代金器最高水平的象征。金碗共出土两件,纹饰造型相同,内壁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实测的一件重达391克,就唐代纯金的器皿来说,超过它的大小重量的还未见到。 金碗犹如盛开的花朵,大体取自莲花的造型,碗壁通体锤揲为莲瓣,然后用錾刻的手法在每个莲瓣内錾出各种动...
10月15日,记者从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在市商务中心区某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在其中一座唐墓中发现了数十件唐代瓷俑。如此多的唐代瓷俑“集体亮相”,在三门峡尚属首次。 俑有陶制、泥制、石制、瓷制、铜制等,商代后期开始出现,春秋时期墓葬俑较多。秦汉时期,各种俑大量出现,如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徐州狮子山汉楚王墓俑。到了唐代,俑仍然是常见的随葬品,以三彩俑、乐舞俑、侍俑为主。宋代俑随葬较少,...
唐彩绘牛车 1992年巩义市北窑湾唐墓出土。白陶。由模制和捏塑而成。 陶塑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塑的前躯。新石器时代的陶塑虽然造型小而质朴、简略,塑造技法比较稚拙,但已颇具艺术魅力。夏商时代的陶塑艺术又有了显著进步,以极其简练的手法,出色地塑造出日用陶器的造型。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厚葬风气的盛行,陶塑的主要用途发生了变化,从欣赏品衍变为随葬的冥器,品种也随之不断扩大,制作方法日趋丰富。经秦汉、南北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