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战国青铜矛、南朝岳州窑鸡首壶青瓷、番邦鼓……自今年5月下旬开始,洞庭湖博物馆人文实物资料征集小组深入华容,开始人文实物资料征集登记。通过初步甄别,目前已完成华容县征集工作,并收集到180余件人文实物资料。在民间,除了征集到反映洞庭湖区农耕生产、渔猎经济的实物,其中还有不少罕见宝贝。 接下来会在沿洞庭湖的岳阳县、湘阴、汨罗等重点地区开展征集登记,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在全市各地的征集工作。 ...
近日,荆州市川店镇望山桥村“望山桥一号楚墓”发掘工作进入最后阶段,主棺已出土,完好无损,这让考古人员充满期待。 昨天,记者来到发掘现场,一座长、宽30余米,深约20米的大型墓坑已经完全展露出来,主棺被海绵布遮挡住。墓坑底部考古专家正围着一座长方形的墓室进行测量、清理,塔吊不时将清理出的文物吊起。 据考古工地领队、荆州博物馆副馆长贾汉清说,一号墓仅挖掘、清理出的土方已超过一万方。这在...
踩点、探洞、结伴、自备工具、盗墓,相信看过《盗墓笔记》的人都会被这些精彩的盗墓过程所吸引,然而,当这些情节在现实中真实上演,就成了犯罪的过程。近日,旌德县法院对参与盗掘古墓葬的李某、马某、黄某等5人分别判刑。 2013年10月的一天上午,被告人黄某驾驶越野车载着被告人李某发、李某九及黄某华(另案处理)来到旌德县三溪镇已经踩好点的一座山上,用随车携带的铁锹等工具对一座古墓葬进行挖掘,盗得一把青...
上一期专栏,为您介绍了六朝时期从欧洲传入中国的玻璃杯,今天说说起源于本土的“耳杯”。这种“杯子”,造型上保留了盘子的浅肚,左右各有一耳型把手,用于饮酒或饮茶。 耳杯最早广泛使用于战国时代 目前六朝博物馆展出了多种耳杯,比如图中这件青铜质地的。它由杯子本体以及配套的托盘组成。耳杯的造型与今天我们普遍使用的,由欧式玻璃杯演化而来的杯子完全不同。耳杯更像是从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演变而来,从...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深圳御宝轩正在展出一套七件套编钟。据了解,此套编钟铸于战国时期,外观完整,形制相同,大小相次,整体呈深绿色,有些许锈迹,保留至今实属不易。据专家介绍,编钟结构看似...
考古挖掘现场 双龙玉璜 6日,一块纹饰精美的双龙玉璜现身郭家庙墓地曹门湾墓区一号墓葬。考古专家称,玉璜是中国古代历史最悠久的礼器,本次出土双龙玉璜玉质上等、雕纹精细如发丝,证明墓主人身份尤为显赫。 当日下午,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清理墓中古件。“这儿发现一块玉饰。”一块裹满泥土的玉器在清理中轮廓初现。考古领队方勤甄别发现,这是一块古老的双龙玉璜。 据了解,在中国古代,玉璜...
近段时期,北京的珠宝展异常多,老国展、农展馆、北京会展中心一股脑都办起了珠宝展。在这些珠宝展上,翡翠、蜜蜡、白玉好像要让位给最近非常火爆的南红玛瑙、松石青金。 在这异常火爆的珠宝展上异军突起了战国红,战国红的展位也异常地受到文玩玩家的吸引,一件件价值过百万元、千万元的战国“红缟王”现身珠宝古珠精品展,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文玩玩家的眼球。在人们赞叹古珠“艳而不俗,娇而不媚,沉稳大气”高端、大气的...
“2014首届中国·宣化战国红玛瑙暨珠宝文化博览会”将于9月19日至9月21日在张家口宣化县举办。12日下午,该活动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这一消息。博览会期间将举办专题研讨会、慈善拍卖会、展销会、大型文化演出和文化旅游推荐等丰富活动。 战国红玛瑙与出土的战国时期文物中一些玛瑙饰物近似,它以质地坚硬,色彩艳丽,存量稀缺而备受推崇,更有“红尊黄贵”之说。而宣化战国红玛瑙蕴藏于南部山区塔儿村...
玉,石之美也。中国人自古尚玉,正所谓“君无故,玉不去身”。从古至今,玉被各个时代的人们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寓意。在战国时期,玉更被视作“美德”的象征,诸子百家崇玉、王孙贵族爱玉,佩戴美玉成为一种风尚。而据史料记载,战国七雄中,楚玉为玉中之最。而在出土的战国玉器中,造型柔美的玉器大多都是楚玉,专家称与楚人爱美有关,也反映了独特的楚玉文化。 上世纪70年代,在长丰县杨公公社发现的战国晚期楚国贵族墓...
两千四百年前的阳干鲫鱼 考古挖掘现场 28日,荆州出土一件楚国皮铠甲、10多条阳干鲫鱼…… 下午,考古人员在荆州中学新址夏家台258号墓,打开头箱,先后取出30多件随葬品。墓中文物丰富多样,出土两千多年前阳干鱼,更是前所未闻,研究价值重大。 荆州中学新址在郢城南,新火车站东南,在13万平方米范围内发现楚、汉、唐、宋、明墓400多座。258号墓是战国中晚期一座中型墓,距今约24...
前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关注荆州中学新校址夏家台墓地考古发掘进展,今天上午11点多钟,考古人员又有重大发现,一座规模较大,保存非常完好的战国楚墓出现在大家面前。 在荆州中学新校址夏家台考古发掘现场,记者看到一座墓葬的墓室,考古人员正在用白色的糊状物对棺椁上的随葬品进行拷贝,这座墓葬就是今天上午11点多钟,考古人员发现的战国楚墓。这座典型的战国中期楚墓整个棺椁,因为氧化作用呈现黑色,但保存非常完好...
昨日,荆州中学新校址夏家台墓地考古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战国楚墓。墓室呈长方形,整个棺椁呈黑色,外形完整,用麻绳捆扎,麻绳脉络清晰。 荆州博物馆考古领队田勇介绍,棺椁正上方,考古人员发现4条鱼和一只动物后肢,鱼肉虽然腐化,但仍清晰可辨。棺椁一头是一件做工精美的皮质铠甲,各部件完好无缺,包裹铠甲所用红色丝绸颜色鲜艳。 田勇说,考古人员计划把整个棺椁起运到荆州博物馆进行保存研究。夏家台考古...
12月18日,茶陵县秩堂镇晓塘村考古又有新发现。继市、县考古专家最近在晓塘村荒塘坳2号墓,新出土近30件文物之后,18日又在越人古墓里发现疑似棺椁。据专家推测,如果开棺之后,能认定当时这里为军事重镇,则茶陵建县历史可提前数百年。 荒塘坳2号墓,或为全省最大越人墓 今年9月,茶陵县破获一起盗墓案,缴获一些青铜陪葬品等。10月,市、县文物局组建考古队,对被盗的晓塘黄泥坡战国墓进行抢救性...
因一起盗墓案,一个战国古城遗址逐渐浮出水面。 今年9月,株洲市茶陵县破获一起盗墓案,缴获6样大件青铜陪葬品和4样小件陪葬品。经省文物局鉴定,部分被盗陪葬物品属于东周战国时期器物,为国家三级文物。 10月,株洲市、县文物局组建考古队,对被盗的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随着发掘的进行,考古人员不仅发现了古墓群,还初步挖掘出了护城河、城墙、水井等遗址。考古专家推测,这应该是战国时期的军事重镇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